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
情绪的影响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的
作用。

方法:选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分别予以心理护理、基
础护理,总结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指标(SAS评分与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前对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为无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总结分析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
者的基础护理中施加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情绪指标;护理满意度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常见于老年群体中,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
还会给患者带来不良情绪,由于病程相对较长,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对患者的自
我管理意识要求比较高,如果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不高,则可能会影响到血糖水平
控制效果,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等。

为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
情绪,可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还能经过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自我管理
水平,稳定患者血糖水平[1]。

本文主要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施加
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抽取60例,经双盲法分组,实验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30例,接受
心理护理,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0岁到82岁之间,
平均年龄(68.46±3.04)岁。

参照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30例,接受基础护理,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1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68.02±3.42)岁。

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患者入院后需要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予以必要的用药指导与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可通过鼓励、安慰等语言安慰患者,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前提下需要联合应用心理护理,体现出心理护理的针对性,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评估:于患者情绪波动期间对患者实施心理评估,并创建健康档案,将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文化程度、疾病知晓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等,必要情况下可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便于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针对已经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心理。

(2)心理调节: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每天感到快乐的事情进行记录,便于后续帮助患者回忆幸福事件,提升患者愉悦感,在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时也能有效调节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在患者住院期间,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与鼓励,通过微信、当面沟通以及电话等方式加强患者与亲朋好友、家属之间的交流;鼓励患者通过运动、艺术等方式放松身心,如书法、散步等分散患者注意力。

(3)放松疗法:指导患者规律深呼吸,通过呼吸训练方法改善不良情绪,同时也可通过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全身,在听音乐时尽量选择柔和的音乐,减少躁动音乐、忧郁音乐的倾听,也可通过参与自身感兴趣的娱乐活动改善情绪,如广场舞等,舒缓情绪。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应用SPSS21.0分析,情绪指标等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t 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的情绪指标
护理前,对比患者之间的情绪指标,差异不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情绪指标对比(±S)
组别


SAS评分SDS评分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实验组
3
53.26±
9.54
33.23±
5.16
55.24±
8.16
35.16±
5.67
参照组
3
53.16±
9.78
39.45±
6.15
55.19±
8.71
40.21±
6.37
t0.0401 4.24370.0229 3.2435 P0.96820.00010.98180.0020 2.2比较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非常满

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实验组
3
19
(63.33)
11
(36.67)
0(0)
30
(100.00)
参照组
3
14
(46.67)
11
(36.67)
5
(16.67)
25
(83.33)
X² 5.4545
P0.0195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且由于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糖尿病病程比较长,属于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水平不能有效控制,将会累及多种组织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患者常常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2]。

负面情绪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血糖控制效果,为此需要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包括心理评估、心理调节以及放松疗法等,心理评估便于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不良情绪,基于患者情绪变化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能保证心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护理来说,侧重点在于满足患者的心理
需求,能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3]。

从结果上看: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高,P<0.05;患者护理后情绪指标有下降趋势,实验组低于参照组,
P<0.05。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景英,刘萍. 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1):170-172.
[2]柴杨.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0):226-227.
[3]江国栋,吴华,陈春燕,等.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20):3351-33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