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伦理回击“祛责挑战”的几种进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击 “ 祛责 挑战 ” ,它也就 在何种层 次上构建 一种 “ 责任论 ”的道德哲学理论。我们 由此探究责任伦 理 回击 “ 祛责挑战”的基本进路。
二 、责 任伦 理 回击 “ 祛责 挑 战” 的基本 进路
在此 ,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就是 :责任伦理学 如 何才 能 有 力 地 回击 “ 祛 责挑 战 ” ?应 该看 到 ,这 个 问题是 我们 今 天理解 一 种具 有建设 性 效应 的责 任 伦理 学 的不 可 回避 的思想人 口。概 括起来 看 ,大 致 上有 如下 几种 基本 的理 论进 路 。 ( 一) 在超验与经验之间回击 “ 祛责挑战”的 总体进路 通过对 “ 超验罪责论”的现代转化 回击 “ 祛责 挑战”是一种总体进路。这里所说 “ 总体进路”是 说 :其他的各种具体的进路都是在这一总体方 向上 展开 的 。我们 据此 可将 责任 论 在总体 上 划分 为 “ 超 验论 ”和 “ 经 验论 ” 两种形 态 。前 者属 于责任 论 的 传统形态 ,遵循的是一种本体思维进路 ,即从 “ 存 在者存在”的深度追问中探究责任的本质及其来源 问题 ;后者属于责任论 的现代形态 ,遵循 的是一种 伦理 思维 进路 ,即从 “ 行 动者行 动 ” 的实践哲 学路 径 中探 究 责 任 的本 质 及 其 来 源 问题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对超验罪责论 的现代转化 ,使我们面对 “ 超验 与经验”之间的张力。而该 “ 总体进路”则属于现 代性 道德 转 型 的一 部分 ,它在 理论形 态 上构成 了现 代道德哲学 的基本进路 。我们称之 为有别 于传 统 “ 超验论 ”的 “ 经 验 的责 任论” ⑤ 。这个 “ 总体进 路” , 内含 有 现 代 道德 哲 学 各种 形 式 ,包 括 归 责伦 理学 和责 任伦 理学 两种 基本 形式 在 内 。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我们有必要 回溯一 下传统伦理学对超验罪责论 的诠释进路。超验罪责 论 的认知 旨趣 ,一 言 以蔽 之 ,指 向道德 的 “ 超 验 根 基” 。 即是说 ,与 人 的本 己 的孤独 和 脆 弱相 比 ,传 统 “ 超验的责任论”在本体意义上预设 了一种具有 无限责任能力的存在者或者神秘存在 ( “ 上帝 ” ) , 它既是人的世俗责任的无条件前提 ,又是一切 “ 祛 责论”的本体论根据 。以超验罪责论 的观点看,人 的流 离飘 荡 ,不是 无 缘无 故 的 ,是人 的行为偏 离 或 背离 了根 本 或本 源 的结果 。他 只有 不再 为这 片大 地 接纳时 ,才会永久地立起背负 自己行动的罪责。在 基督 教 伦 理 学 中 ,它 被诉 诸 一 种 “ 超验理据” ,即 “ 原 罪 ”( s i n ) 。一 旦 “ 我 们 ”这 些 “ 罪 人 ” 的心灵 转向上帝 , “ 我们”世俗的罪责就会在上帝之爱 的光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0 5
种不同类型的不可避免的 “ 祛责挑战” 。 在西方传统中 ,基督教 《 旧约 ・ 创世纪 》中的 “ 该 隐”之问 ,“ 我 岂是我兄弟 的看护人” ,是从个 体存在者的本体论规定 的角度给出的一种 “ 祛责挑 战” ,它 内含 的意 思是 : “ 我 是 我 ,我 的兄 弟 亚伯 是 亚 伯 ,我 的存 在 与 亚 伯 的存 在 有关 系 吗 ? ”在二 战 后 的纳 粹 审 判 中 ,例 如 在 耶 路 撒 冷 的艾 希 曼 审 判 中,纳粹罪犯 ( 例如艾希曼 ) 的辩护理由,就有如 下这样的 “ 祛责辩护” :“ 我的过错只是平庸地执行 了上 级 的命令 ” 。这种 “ 祛 责辩 护 ” ,是从 职责 行为 的合法性给出的一种 “ 祛责挑战” ② 。而在现代集体 行 动 中 ,人们 经 常遭 遇一 些有组 织 的不 负责任 ( 或
总是 与 “ 祛责 挑 战 ”相伴 而行 。 因此 ,责任 伦理 学
面临的难题是 :责任伦理如何 回击各种类型 的 “ 祛 责挑 战 ” ① ?


不 可限定 “ 责任”时 ,总是免 不 了种种 “ 祛责挑 战” 。这些挑战分别是 :或者通 过某种合法程序 ,例如通过抽签的方式诉诸运气或 者通过投票的方式诉诸民主 ,来规避责任 ;或者通 过扩大某项个人权利 ,以压缩相关行为者应承担的 行 为 责 任 的 范 围 和 大小 。 事 实 上 ,在 “ 权 利 一 责
反 思的责任伦理学的进路。反思的责任伦理学与 日 常的归责伦理 学之 间的张力,是责任的现代禀性的具体
体现 ,是 现代 道德 哲 学应 对 “ 祛 责挑 战 ”的 双重视 野 。 关键 词 :责任 伦理 ;祛 责挑 战 ;现代 性 中 图分 类号 :B 8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4 — 1 4 9 4 ( 2 0 1 6 ) 0 5 — 0 0 2 2 — 0 5
责任伦理 回击 “ 祛责挑战”的几种进路
口 田海 平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 0 0 8 7 5 )
摘 要 :责任 总是与 “ 祛责挑战”相伴 而行。责任伦理如何回击 “ 祛责挑战” ?文章认为,有三种进
路 。通过对超验罪责论的现代转化应对 “ 祛责挑战”是第一种进路 ,属于现代道德哲学的基本进路 ,从 中 分出第二、第三两种具体的 “ 经验的责任论”的进路 。通过对行为归责之界定应对 “ 祛责挑战”是第二种 进 路 ,属 于归责伦 理 学的进 路 。通过 倡 导一 种远距 离的责任 伦理 学应 对 “ 祛 责挑 战”是 第三种 进路 ,属 于
现代社会是一个 “ 有限责任”的社会 。责任的 任 ”这个 “ 对 子 ” 中 ,如果 只看 到或 只强调 权利 而 有 限性表明 ,在权利与责任的对应性关系中,某个 看不 到 或 者 弱化 相 应 的责 任 就会 导致 “ 祛责” ;或 权利对应某种责任 ,而某个责任也对应某种权利 。 者通过扩大行为责任人的范围令所有人成为责任人 然而 ,面对现代社会权利意识 的 日益 高涨 ,尤其 的 “ 同谋”进而达到 “ 祛责”之 目的;或者通过某 祛责”之 是个 人权利 的膨胀或泛滥 ,现代人并 没有相应地 种悖论方式使得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导致 “ 进 人 责 任 意 识 之 提 升 ,相 反 ,却 深 切 地 感 受 到 一 后果 ,等 等 。这 些 样 式 都 属 于 “ 祛 责 挑 战 ” 的样 种 责任 的 “ 落寞” 。这种 巨大 的 反差 ,推 动我 们 探 式 。在 现 实 生 活 中 ,无 论 是 个人 生 活 ,还是 社会 、 讨 其背后 隐蔽着 的深层 的责任伦理难 题 ,即责任 经济 、政治 、法律等层面的公共生活 ,都会遭到各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 重大项 目 《 生命伦理 的道德形 态学研 究》( 1 3 & Z D 0 6 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田海平 ,哲 学博士 ,北京 师范 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 、博士 生导师 ,价值 与文化研 究中心研 究员 ,北京 师范 大学社 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协 同创新 中心教授 ;国家社会基金重 大项 目 “ 生命伦理的道德形 态学”首席专 家。
研 究 方 向 :伦 理 学 、 中西伦 理 思想 比较 研 究 。
囡 V o 1 . 3 2 2 0 1 6 N o . 5
“ 集体责任”的不负责任) ,例如 ,人们经常听到如 下 这 般 辩 解 :“ 这 是 组 织 的决 定 而 非 某 某 人 的 责 任” 。这显然是从一种 “ 集体行动 ”的视角 ,给 出 的一 种 “ 祛 责挑 战 ”③ 。 上述 “ 祛责挑战”以各种不 同的形式出现在个 人行为 、组织行为 ( 包括企业行为 、单位行为 、政 治行为等集体行动 ) 和职责行为之中,成为隐蔽在 责任 背后 的幽灵般 的 “ 祛责挑 战” 。在 现代条 件 下 ,当我 们 面对 各种 形式 的 “ 祛 责挑 战 ”来思 考 责 任的本质和来源时 ,我们至少可 以得出以下两个基 本判 断 : 第一 ,责任不是无件 的、绝对的,而是有条件 的、相对 的。从责任 的条件看 ,一般地劝告人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