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的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的调查
卢美琪李军马立琪潘乐淇翁梦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85100)
摘要:本文从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与国内其他制造业城市进行比较和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的调查,分析佛山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现状并得出佛山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的结论。

最后借鉴绿岛湖都市产业区的建设经验,给出依托现有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佛山;现代服务业;绿岛湖都市产业区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33—0123—03
一、佛山市经济发展现状
1.制造业是佛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佛山近五年来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9年佛山市生产总值为10751.02亿元,同比增长6.9%。

第一产业增加值156.92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044.62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549.48亿元,同比增长8.1%O佛山市的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37.8%,增加至2019年的42.3%,五年内仅增加了 4.5个百分点,2019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5:56.2:42.3,第三产业的占比远低于第二产业,这说明了佛山市的第三产业增速不足,而制造业依然是推动佛山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见图1、图2)
图12016年〜2019年佛山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16年〜2019年的佛山统计年鉴.2019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图3数据显示,佛山现代服务业近五年的平均增速为9.6%,增长速度较快,但每年的增长速度不稳定,2015年的增速为10.4%,而2019年的增速为&3%,近五年的增速在7.6%〜12.2%之间波动。

2019年佛山的现代服务业增值为2734.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49.48亿元,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0.1%。

总的来说,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但增速呈下降趋势。

(%)
70
60
50
40
30
20
10
-60*--59^-
3B.5
-37^-
56.2
-42^
-2
17
0[-
2016年2017年丨2018年2019年■产业结构对比11111
■第一产业 1.7 1.7 1.5 1.5 1.5
■60.559.258.456.556.2
■第三产业37.839.140.14242.3
■产业结构对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图22016年〜2019年佛山三大产业的比重趋势
数据来源:2016年〜2019年的佛山统计年鉴.2019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年份
2015201620172018
图32015年〜2019年佛山现代服务业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2015年〜2019年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1.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
佛山市2019年第三产业增值为4549.48亿元,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例为42.3%,增速为&1%。

通过与其他制造业城市东莞、宁波、无锡的服务业总体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四个制造业城市中,佛山经济总量位列第三,但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占比最低,与经济总体发展不匹配(见图4、图5)。

全国流通经济
123
图42019年四个城市第三产业情况
数据来源:四个城市201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52019年四个城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例及增速数据来源:四个城市201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
近五年来,佛山市的现代服务业整体趋于稳定增长,直至2019年,佛山市现代服务业增长值为2734.64亿元,增长率为8.3%。

其中,金融业增长1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4%,房地产业增长5.5%,其他服务业增长10.5%。

我们选取了佛山现代服务业中规模较大的六个行业即房地产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来分析佛山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

根据表1数据,房地产业占据着服务业的主要份额,近五年的平均占比为20.63%,每年都占服务业的18%以上,2018年的占比与2014年的占比基本相等。

金融业发展规模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相差不大。

前者的平均占比高于后者不到2个百分点,到2018年两者的占比已经差距不大。

2014年以来,金融业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从2014年的12.62%下降到2018年的10.51%。

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五年来是逐步增加的,从2014年的9.22%上升到2018年的10.28%。

占服务业比重较小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15年〜2017年三年期间的平均占比分别为7.00%、5.05%和3.69%。

2017年同2015年比较,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略有上升,其余两个产业的比重都略有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佛山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是不平衡的,房地产业所占比重过高,达1/5。

金融业发展缓慢,占服务业的比重逐年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迅速,预计不久后其发展规模会超过金融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三个产业占比过小,三个产业的占比总和与房地产业占比相当,是佛山现代服务业中的薄弱行业。

综上,佛山现代服务业主要以房地产业为主,其他行业规模较小,存在内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表12014年〜2018年佛山市六大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
三、绿岛湖都市产业区调查情况
1.产业区发展模式
绿岛湖都市产业区位于禅城区南庄镇,其建设方式是通过政府主导,反租土地,在租用土地期间彻底将该地区打造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园区在生态系统打造、园区开发建设、园区运营、园区招商、园区管理与服务等方面,通过探索与创新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即“绿岛湖模式”,具体包括:“三生融合、产业互补”的生态系统模式,“区镇联动、四级开发”的园区运营模式,“兼顾各方利益、资金封套运营”的开发建设模式,“专业运营、以商招商”的招商引资模式,“组织架构完整、服务高效便捷”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2.现代服务业建设经验
绿岛湖都市产业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突破传统都市产业园区“纯经济区”的框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与经营理念融合、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融合、企业发展与园区发展融合,建设新型都市产业区。

将发展与惠民相结合,确保开发建设成果惠及片区人民,建立覆盖整个园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员工养老、医疗、生育、住房、失业救济等提供社会保障。

统筹产业功能区建设,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合一,把生产和生活统筹起来,建设集产业集聚区、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产业区遵循提高产业层次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则。

产业区
124
全国流通经济
属于发达地区的后发园区,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在吸引投资、引进企业和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虽然佛山普遍用地紧张、众多项目寻求扩张空间,但产业区仍注重产业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抬高入园项目的门槛,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

产业区创新推出了“四级开发”模式,即“政府+园区总运营商+主题园运营商+企业”,政府负责园区总体规划审核,制定资金扶持政策,对入住企业实行税费减免,为园区提供人才保障等。

通过“四级开发”模式,实现“以园引企”做强产业,形成“园企一体”的集群发展态势。

产业区的定位是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而发展生产性服服务业首要的是要吸引复合型的人才。

为此,产业区着力集聚设计、人力资源服务、大数据应用、产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等高端资源要素,并引进高端复合型人才。

同时注重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形成更完善的成果转化生态圈,为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的双创条件。

产业区不断做大产业集群的规模,通过产业的规模化来降低企业成本、延伸产业的链条,促进园区的高端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园区建设质量。

绿岛湖都市产业区凭借着其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促进了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推动了佛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也为佛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四、对策
1.依托制造业的优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依托佛山具有优势的装备制造、陶瓷、不锈钢、家具等制造业,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紧密结合优势制造业发展的规划,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家居设计服务、商务租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引导中小型制造企业将服务外包,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以优势制造业拉动服务业发展,重视发展规模过小的服务业行业,优化服务业的结构。

支持经营多元化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分离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形成专业的第三方服务,通过实行主辅分离,建设成一批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并推动企业向自主研发、营销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环节延伸,扩大佛山服务业总体规模,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建议。

加强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优化公共服务和提升服务水平,为充分激发市场机制的活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佛山市政府可以从人才、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着手开展,建设适应经济新局势的宽松营商环境。

进一步实现精准支持服务业企业,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的监管体系,激发服务业企业的创新动力,营造保障企业守法创新的法治环境。

优化政府服务,完善政府职能,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设计研发、技术创新等公共技术服务,重点扶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规模不足的服务业。

3.引导产业区位集聚,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通过产业区位集聚,优化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生态环境。

引导佛山服务业集中布局,依托制造业集聚区,扩大现代服务业需求,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解决服务业总量不足的问题。

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应给以与工业园区相同的政策扶持,支持现代服务业实现区位集聚。

通过产业的规模化、资源要素的共享化、社会资本的集中化、竞合机制的高效化,来降低企业成本,发挥外部性优势。

不断推进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建设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内部产业之间的共同进化机。

在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服务辐射空间,延伸服务价值链。

4.集聚高端人才,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集聚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力量,聚合高端人才,为佛山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佛山现有的教育办学模式不足以满足企业对于高端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要。

急需推动产学研结合,建立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紧密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填补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源的缺口。

强化对佛山市人力资源问题的跟踪研究,如紧缺人才研究、人才社会化服务研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研究等,为建设现代服务业人才体系奠定基础。

建立高层次人才团队技术转化平台及创业平台,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更完善的成果转化生态圈,为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优质的双创条件。

通过研究成果产业转化,使得更多研究成果能走出实验室,为生产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效率提升提供高质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军.佛山经济发展及其战略选择[M].成都:西南财经
大学出版社,2019.
[2]周松兰•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J].特区经济,
2008,(04):43〜44.
[3]杨书群.基于产业融合的佛山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
业互动发展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12(5):18〜23 +78.
作者简介:
1.卢美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
贸易。

2.李军(指导老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
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

3.马立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
贸易。

4.潘乐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
贸易。

5.翁梦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
贸易。

全国流通经济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