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标题作用(经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用意答题思路指津】
•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 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 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 如2009年汕头一模《黄昏渡》:“作者以 ‘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
• (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黄昏”和地 点“渡口”,这就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
•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 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 如《名师大讲堂》P206《梦非梦》:“如何理解 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 题目的本意是 “梦不是梦”,小说内容叙述的是关主任做了个 梦,可现实中小李、小金并没有把它当做梦来看 待(“梦非梦”的第一层含义);而后关主任竟 然也把梦中的事情作为衡量、提拔下级的依据, 也就是说关主任也没有把梦仅仅当做梦而已 ( “梦非梦”的第二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 际上都是“梦非梦”在文中的指代意义。
• 示例:(1)碑
•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本文的情节包 括订碑-看碑-运碑-立碑,这几个过程可以使用“洗碑 ”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词,该词是情节的线索,又 能对读者强烈地提示文章的情节及核心情节内容。②“ 碑”“洗碑”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碑”既是指 “石碑”也是指罗永才内心的“亡妻之悲”;“洗碑” 既是指“罗永才刻石碑纪念亡妻”也是指“刻石碑洗掉 内心的悲伤,缓解内心的悲痛。”“悲”暗示了罗永才 的心理及其转化(“悲”到“洗悲”)过程。③点明小 说主题。罗永才在洗碑的过程中,从王石匠身上的淡定 ,老山民身上的坚忍,大自然的美好,感悟到生活的美 好,学会了洗掉悲痛,淡定从容坚忍的面对生活的人生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表层含义词典义常用义深层含义比喻义象征义明确小说中人物交代情节内容地点人物暗示人物形象以及时代特点交代人物概括情节交代人物以及人物形象特征1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思路指导
人物
情节
环境
主题
四级循环答题思路
题,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表现主题)
• 8、①有暗示隐喻象征的作用,引人深思,使小 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②似拙实巧、俗中见雅、 以小写大,以实写虚//③照应开头或结尾,或与 之对比反衬//④一语双关,画龙点睛。
(运用的手法技巧)
1.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 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 2009年揭阳二模《黑色旅游》:“‘黑色 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这 个“黑色旅游”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 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 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 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 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 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看法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 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③形象生动,象征“家”、家乡气息,象征天伦之乐
。 ④暗示小说主题,老家的气息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
驱散游子心中的孤独寂寞忧郁沮丧。 ⑤标题“贝格斯太太”没有上述优点,特别是缺乏悬
念感,没适。理 由:
• 如2009年深圳二模《锁》:“小说题目‘锁’有 什么含义?”这里的“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 的“门锁、双保险锁” ,实际上是文章所要揭示 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锁”;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 2009年梅州一模《暗记》:“试分析题目‘暗记’ 的含义。” “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指石丁画 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 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也是 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回顾】小说标题的内涵
• 表层含义 • 深层含义 • 双关手法
词典义、常用义 比喻义、象征义
题型二:作用、好处类
• 1、交代写作对象(主要的人物形象、物象)
和故事发生的环境。
• 2、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
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标题内容)
• 3、概括小说主要事件(主要内容情节)。
•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 深化了小说主题
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
果”的作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
• 如2009年惠州二模《白痴》:“结合你对 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白痴” 作为小说的标题。”
•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 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1分)并且以 “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 痴”相呼应,(1分)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 突出了作者对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1分)同 时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 (1分)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 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1分),以“白痴”为 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 思,深化了主题。(1分)
• (2)王石匠 •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
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 (3)转变 •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16
• 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 为标题?(6分)
以“鹤”为标题: ①点明故事。故事的主角虽是“白鹭”,但它一直被 “我”以“鹤”的身份来豢养。 ②“鹤”贯穿全文,起着线索的作用,使故事情节出人 意料,既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对人的行 为进行反思。 ③深化主题。通过自己养“鹤”的回忆以及“鹤”的遭 遇,委婉地流露出作者对人性的召唤和对世间生命的爱 恋,也深化了对人因崇尚高贵品质而伪善(附庸风雅的 虚荣心)的批判。
1主题2人物3情节4环境5顺序6线索7悬念8手法
以“祝福”为题有什么好处?
①是小说的线索,贯串起祥林嫂一生的遭遇 。
②交代了小说的情节(小说起于祝福,终于 祝福,中间几次写到祝福)。
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④暗示了主题。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是杀害祥 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 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 说反封建的主题。
1.“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 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2011高考山东卷)
• ①标题一语双关(或反讽)(手法) • ②“审丑”是一种绘画“原则”(或“流派”“风
格”“理论”等),老人成为学生的“审丑”对象; (本义) • ③老人外貌丑陋,做人体模特被人们视为“丑”事, 但这“丑”下面深藏着为孙子权利付出的淳朴心灵; (深层含义1) • ④小臭儿不孝(或“忘恩负义”),嫌弃爷爷,是 真正的“丑”。(深层含义2) ⑤作品抨击了不孝者灵魂的丑陋,讴歌了淳朴善良 的无私大爱。”。(主旨义)
小说题目的拟题
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孔乙己》《阿Q正传》 2、以事件为题。《宝玉挨打》《失街亭》 3、以地点、时间、背景为题。《荷花淀》 《晚秋》
《雷雨》 4、以线索为题。《药》《项链》 5、以主旨(情感、寓意)为题。《变色龙》 6、以问题为题。《丧钟为谁鸣》
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6分)
【关于小说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 事项】
•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 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 • 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 • 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 • 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 突出人物形象;
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 扣中心;
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题型一:含义(内涵、意蕴)类
答题模式
(1)联系表层含义 (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表面义) (2)体会深层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等) (3)联系全文内容、关注标题特点 (4)联系文章主旨、作者情感。
• 4、寄托作者情感。
• 5、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①表明
人物……性格(品质), ②表明作者……的
情感与态度
(塑造人物)
• 6、①贯穿全文线索,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②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③铺开情节,
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展开情节)
• 7、突出主题。含蓄或形象的揭示主旨//深化主
• (2)“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 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 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 渲染了萧索的氛围。
• (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 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 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 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 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 “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
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
用。
• 如2009年珠海二模《半张纸》:“小说标 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 析。”
• (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 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 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 载体;
17
【关于小说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 事项】
•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 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 • 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 • 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 • 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