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七单元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三十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三十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的判读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通常以某一资源或资源调配为背景,以区域图或资源调配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性、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意义等。
(2014·浙江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图形解码]
答案:(1)D (2)A
判读技巧
第一步:注意图名,识别图类。
题目涉及的调配对象可能是水资源、油气资源,也可能是煤炭、电力资源等,要根据材料加以识别。
第二步:识别区域,抓住特征。
资源调出区、调入区以及经过区域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环境特征要有较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
第三步:瞄准目标,深化思维。
明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某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联系调出区和调入区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条件,评价线路选择的优劣以及工程建设的影响(意义)。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流域调水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地和供水区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图1 B.图2 C.图3 D.图1和图2
2.图2调水线路施工中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为( )
A.开挖尼罗河水道
B.沿途荒漠生态保护
C.输水隧洞穿越运河
D.西奈半岛输水渠
3.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域的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
②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
③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高耗水工业
④补偿并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⑤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于防治地面沉降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解析:第1题,图1为美国西部的北水南调工程,是从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向南部地中海和热带沙漠气候区供水;图2为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水源地所在的尼罗河下游与供水区的西奈半岛均为热带沙漠气候;图3中的中线和东线工程都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输水到温带季风气候区。
第2题,穿越苏伊士运河工程是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中的最大单项工程,也是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
第3题,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属于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1.B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