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第一轮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 10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的判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规范特训10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6·浙江文综,1)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完成下题。

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变化,读图可知,甲到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北移,说明气温上升,故A 项错误;乙到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向南移,但幅度较小,说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应该导致气温持续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C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气温应上升,这与实际气温变化不符合,D项错误。

答案:B
(2018·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期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小麦和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的变化。

读图回答2~3题。

2.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北界推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种植习惯变化
C.机械化程度提高
D.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
3.据图推测该区域农业生产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棉花、玉米的种植面积缩小
B.春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
C.复种指数有所增加
D.作物适宜种植高度有所下降
2~3.解析:第2题,图中显示该区域冬小麦、冬油菜适宜种植区的北界向偏北方向推移,说明该地区的气温,尤其是冬季气温有较为明显的上升。

第3题,随着气温的升高、热量的增加,喜温作物如玉米、棉花、冬小麦、冬油菜等的种植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喜凉作物(如春小麦)会呈现种植面积缩小的趋势;同时由于气候变暖,作物适宜种植的高度也会有所上升;作物的复种指数随着热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答案:2.A 3.C
(经典题)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5.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4~5.解析:第4题,据图中经纬度、海陆位置及河流状况等信息可知,图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故A项正确。

第5题,干旱气候条件下,若树种根系不发达,很容易死亡,故A项错误;叶质坚硬,树皮厚有利于旱季时保存水分,故B项正确;在干旱的情况下,叶面宽大、多气孔,更有助于水分的散发,故D项错误;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故C项错误。

答案:4.A 5.B
(2018·青岛市模拟)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

据此回答6~7题。

6.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7.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
6~7.解析:第6题,根据气温曲线图得出:夏季气温里斯本低于雅典。

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且都处于沿海平原,但里斯本附近受(加那利)寒流影响,所以气温较低,夏季凉爽。

第7题,根据降水柱状图判断:年降水量里斯本大于雅典。

两地都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盛行西风控制,雅典距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的影响较弱,所以降水较少。

答案:6.D 7.B
(2014·浙江文综,9~10)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8~9题。

8.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9.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8~9.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①地平均温度全年低于20℃,无法满足某作物正常生长和结实的气温要求(≥20℃最短4个月),①地全年大部分时间水分盈亏量<0,全年平均也应是<0,表示水分有亏缺,
(1)判断N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10分)
(2)推测P、Q两地7月的水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6分)
(3)描述1月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6分)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2分)1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2分)7月南半球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N地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2分)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2分)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

(2分)
(2)P地水温较高。

(2分)P地距大陆较远,冬季水温较高;(2分)该海域盛行离岸风,Q地冷海水上泛,水温较低。

(2分)
(3)东段位于南半球,西段位于北半球。

(2分)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南半球;(2分)西段南面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洋气温较低,赤道低气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陆地。

(2分)
13.(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4分)
材料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

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6分)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6分)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气温的特征及成因、降水的时间分布,风向变化及成因。

(1)据图
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其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

(2)气候类型根据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大陆西岸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是受洋流、地形及盛行风影响。

(3)结合大气环流的特征,冬夏季高低压中心位置的变化,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主导风向。

(4)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山地阻挡寒冷气流。

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

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温度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

(8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6分)
(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

(6分)
(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