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案及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案及课后反思教材分析
1、在前一课,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

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

本课将特意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觉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2、通过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我们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性,开展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纸、用老虎钳夹断铁丝、用螺丝刀拧螺钉、用镊子夹东西,等等。

会使用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X于经验的累积,学生们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的教学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使用撬棍的过程,观察撬棍工作的特点,从而认识杠杆类工具。

分辩是不是杠杆就看他是否具有杠杆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搜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感情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搜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通过实验研究发觉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

小 2、小学科学课,尤其是实验课,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导,而不是整个灌输知识,提问方法也要改变,要以启发学生思考答复为主,而不是为了赶进度而自问自答。

3、实验时教师还应了解该关注学生哪些问题,要抓特别事例、典型事例,加以引导,使之学会正确的探究方法。

深刻某一小组进行实验指导时,应兼顾到其他小组在干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