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化学
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23gNO2含有N A个氧原子
B、1L0.1mol·L-1的氨水中含有0.1N A个OH-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1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 N A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被加热的物质放在酒精灯的内焰部分加热
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称量药品时用镊子夹取砝码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水受热不易分解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A.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④⑥⑦
C.③⑥⑧ D.①③④⑥
参考答案:
C
①氢键与稳定性无关,水受热不易分解与H﹣O化学键有关,故错误;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也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故正确;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也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Cl,故错误;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单质不存在化学键,故错误;
⑥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则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可能为金属单质,故正确;
⑦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⑧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4. 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H2O2(l)=O2(g)+2H2O (l)△H=﹣196 kJ·mol﹣1
B.2N2(g)+O2(g)=2N2O(g)△H=+163 kJ·mol﹣1
C.2Ag(s)+Cl2(g)=2AgCl(s)△H=﹣254 kJ·mol﹣1
D.2HgO(s)=2Hg(l)+O2(g)△H=+182kJ·mol﹣1
参考答案:
A
解:A、反应是放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
B、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任何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反应是放热反应△H<0,△S<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
D、反应是吸热反应△H>0,△S>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A.
5. 下列物质长时间存放在敞口瓶里,发生变质的是
①水玻璃溶液;②亚硫酸钠溶液③五氧化二磷;④碳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略
6. 在水溶液中能常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2-
B. K+、SO42-、Cu2+、NO3-
C. Ag+、Fe3+、Cl―、SO42―
D.NH4+、OH-、Cl-、HCO3-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实验中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A.常温下将64g铜片投入过量浓硫酸中
B.向100.0mL 3.00mol/L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
C.1mol MnO2粉末与含4mol HCl的浓盐酸共热
D.常温下1mol铝片投入20.0mL 18.40mol/L硫酸中
参考答案:
B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必须加热反应;
B、铁在稀硝酸中反应,依据溶质物质的量和铁物质的量计算分析判断;
C、浓盐酸随反应进行浓度变稀后不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
D、18.40mol/L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铝发生钝化现象;
解答:解:A、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必须加热,常温下将64g铜片投入过量浓硫酸中不能溶解,故A错误;
B、向100.0mL 3.00mol/L的稀硝酸中含有溶质0.3mol,加入5.6g铁物质的量为0.1mol,Fe+4HNO3=Fe(NO3)3+NO↑+2H2O,Fe+2Fe(NO3)3=3Fe(NO3)2,铁能全部溶解,故B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会渐渐变成稀盐酸,不能和二氧化锰继续反应,不能完全溶解,故C错误;
D、18.40mol/L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铝发生钝化现象,反应阻止,金属不能溶解,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性质的分析应用,反应过程中酸溶液浓度不同反应产物不同,注意稀硝酸的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中等.
8. 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
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成叶蝉散的过程如下:
邻异丙基苯酚叶蝉散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叶蝉散的分子式是C11H16NO2B.该过程为取代反应
C.叶蝉散在强酸、强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
D.可用FeCl3检验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
参考答案:
略
9. (2005·全国卷Ⅰ)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最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参考答案:
A
非金属元素(一般是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所以A正确。
B中非金属元素的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它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的电子数,也就是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
He原子最外层两个电子,但He不是金属,所以C错误。
第Ⅴ族元素中的Sb、Bi的最外层都是5个电子,但它们都是金属,D错误。
10. (2分)(2012?龙岩二模)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组成可表示为[AlFe (OH)n Cl6﹣n]m,该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金属铁、铝及其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如下流程来制取
PAFC:
下列判断无法确定的是()
参考答案:
B
A.[AlFe(OH)n Cl6﹣n]m可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故A 不选;
B.由于Al、Fe以及Fe2O3的物质的量关系无法确定,则不能确定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成,不能确定是存在Fe2+还是Fe3+或是二者都有,则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一定成血红色,故B选;
C.加入X应为氧化剂,可将Fe2+生成Fe3+,因.[AlFe(OH)n Cl6﹣n]m中Fe为+3价,可起到净水剂的作用,故C不选;
D.如呈强碱性,则不可能生成.[AlFe(OH)n Cl6﹣n]m,因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D不选.
11. 向体积均为1 L、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投入0.28 g Fe,则图中的曲线符合反应事实的是()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煤中含有苯、甲苯和粗氨水,可通过干馏得到
B. 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C. 甲苯和乙苯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多均为7
D. 由乙醇和乙酸生成乙酸之酯属于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
D
【详解】A.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将煤进行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焦炉气、煤焦油,从煤焦油中可分离出苯、甲苯和粗氨水。
煤中不含苯、甲苯和粗氨水,A错误;
B.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可以先确定碳链,再将两个氯原子采取“定一移一”法确定位置:,
,共有9种,故B错误;
C.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则甲苯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考虑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则乙苯可能有八个碳共平面,故C错误;
D.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看做乙酸中的羟基被CH3CH2O-取代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答案:D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B.溶液中c(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电解质
D.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下列烷烃中,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最多的是
A.异丁烷 B.2-甲基丁烷 C.丙烷 D.3-乙基戊烷
参考答案:
B
略
15. 以下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的流程图,图中圆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试剂,方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分离方法,方框内是有关物质的名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NaOH溶液,①为蒸馏 B.②、③均为蒸馏,①为分液
C.②为分液,C中含有醋酸钠 D.b可以是硫酸,也可以是盐酸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9分)高锰酸钾俗称PP粉,为强氧化剂,遇到有机物就放出活性氧。
这种氧有杀灭细菌的作用,且杀菌能力极强。
某学生欲在实验室配制1 L 0.06 mol/L KMnO4稀溶液,用来清洗伤口。
(1)实验过程中需用托盘天平称取KMnO4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其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则上图所示操作应在下图中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B.①与②C.④与⑤
(3)若该同学在配制溶液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操作有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称量KMnO4晶体时,指针偏向右边
B.将KMnO4晶体放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含有少量蒸馏水的容量瓶中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振荡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参考答案:
(1)9.5(2)C(3)ACD
m(KMnO4)=1×0.06×158=9.48(g)≈9.5 g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6分)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如: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化合物I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完全燃烧需要消耗_____mol O2。
(2)化合物III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
参考答案:
18. 某芳香族化合物H常用作防腐剂,H可利用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①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92的烃;
④D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之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由A→B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使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4)检验F中含氧官能团的试剂为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由F→G的反应类型为
(5)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7H8 (2分) Cl2、FeCl3 (2分,写成氯气、氯化铁或催化剂均得分)
(2)+3NaOH→+NaCl+2H2O
(2分,化学式写错、不配平不得分)
(3)9 (2分)
(4)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制新氢氧化铜) (1分)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1分)
(5)(2分,化学式写错不得分)
19. 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D.+5价砷转化为+3价砷时,失去电子
参考答案:
D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压轴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5价砷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则+5价砷类物质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一转化是维生素C参加反应的导致的,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解答:解:A、+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反应中含化合价降低元素的物质为氧化剂,则+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故C正确;
D、化合价降低,元素得到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信息的利用及元素化合价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