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试卷.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
B.
C.
D. 2 . 下面各组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
纳ff(cui)肃S(mu)寒喋(jin)劫博(出)
绥yp(qlng)
赎物(zdng)
醍防(tl)
临立(yi)
张皇失措(huang)
精疲力JfGie)
锐不可
^(dang)
转弯旃角(mb)
下面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内。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4分)
(1)寒噤肃穆张皇失措丰功伟
迹()
(2)荒谬溃退头发班白精疲力
竭()
(3)悠闲阻遏月明风轻富丽堂
皇()
(4 )瞥见地窖响彻云宵荡然无存()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我班的外语基础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我们看到了奥运之星”灿烂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C.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D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4.默写。
(5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2分)
(2)树树皆秋色,o《野望》(1分)
(3)气蒸云梦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
(4)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1分)
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一句话从中提炼出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
(3分)
据美国商业周刊14日报道,继美国政府一项报告曝光美军装备广泛使用中国稀土金属之后,美国议员要求就此事召开听证会。
报道称,诸如智能炸弹、夜视镜及雷达等美国设备广泛使用中国稀土金属,这导致美军存在潜在“薄弱环节”。
6.综合性学习。
(10分)
海口市某校八年级(2)班拟举行一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拟标语】请你在活动现场,以“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主题拟写一条标语烘托气氛。
(2分)
(2)【比积累】写出一句战争名言写出一句描写战争的完整的诗句、
(3)【探寓意】1982年11月16日,第3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哥斯达黎加的倡议,
通过决议而将1986年确定为“国际和平年”。
和平年的徽志是由联合国图案设计组集体创作。
图案由双手放飞的和平鸽与橄榄枝组成。
请你仔细观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它的寓意。
(2分)
和平年徽志
(4)【说看法】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2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波及人口15亿以上。
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 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参战国家和地区60多个,波及20 多亿人口。
战争双方共动员军队1亿多人,战争山洪死亡人数达5000万,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
材料三: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到2010年1月4日,至少造成11. 06 万伊拉克人直接死亡,4370名美军士兵死亡,美军战争费用将近7150亿美元。
伊方经济损失巨大,无法统计。
二、阅读部分(44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伯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7、本文作者是(朝)著名诗人。
(2分)
8、解释词语。
(4分)
(1)欲穷其林穷:(2)便要还家要:
(3)处处志之志:(4)欣然规往规: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4)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1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用语言概括。
(3分)
12、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境界?
(3分)
(二)凿碑高手余显斌
他是个瞎子,偏是个凿碑的高手。
他长到9岁,刚认识几个字时得了一场病,眼瞎了。
他爹一声长叹,让他学别的手艺,好长大谋生,可他不,只爱凿碑,因为凿碑是他的祖业。
他初学凿碑,并不动手,而是坐在父亲身边听,一边问父亲凿的是什么字,走的
是哪一笔。
不久,一听锤声钎音,他就知道了是什么字。
父亲大惊,说这小东西是凿碑的料。
以后,更是有意培养他。
14岁上,他就精通了碑上凿字,而且篆隶楷草无体不会、无体不精。
到了16岁,各种龙风花纹更是刻得栩栩如生。
他凿碑有讲究,尤其墓碑,上面轻易不凿龙。
他说,龙是神,是一个民族的神圣所在,不能随便凿在墓碑上:凿在好人墓碑上,龙能生色;否则,玷污了神灵。
一日,有人请他凿碑,上有“樱花之予”四字,并以双龙护碑。
他把银元推开。
默坐了一会儿,道:“给谁凿?”
“你只管凿,管是谁。
”来人很干脆。
“瞎子不接不明来路的活。
”他冷冷摇头。
“告诉你。
是皇军小野二郎少将。
将军战死沙场,临终遗言,要葬在他征服过的土地上,要用他征服过的民族的图腾来服侍他。
”来人说,声音如剑。
透着寒气。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是大官,少于5万块银元,想也别想。
”
来人愣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钱能通神,果然不错。
”第二天,银元送来, 他分文不取,发给百姓,可当夜“当啷啷”又被大家扔了回来。
落了一屋。
他一声长叹,带几个人,上了后山,一心扑在整治石料上。
经过半个月又挖又炸。
用了日军整整五六百斤炸药,终于在后山寻到了两块上等石料。
他笑笑,很满意地道:“一块做碑座,一块做碑。
”
然后把巨石运回来,一个人关起门来雕凿石料,绝不许人参观。
一个多月后。
石碑凿成。
碑文以钟鼓文雕凿,双龙盘旋,腾云欲去。
最让日军称叹的,是碑座,巨大的石鼓形,上有嵌碑的棒口,四龙盘绕。
石鼓四边,云牙海水,樱花灿烂。
日军司令见了,拍拍他的肩,连夸大大地好,大大地好。
他抚须微笑。
无言回家。
小野二郎骨灰下葬时,最隆重的仪式是立碑,几十个日兵将基座抬到墓前放好,然后,又抬起巨大的石碑,向基座棒口插去。
日军司令带领日军,在墓前列队致敬。
石碑落下,“轰”的一声震天巨响,基座石碑粉碎,日军顿时血肉横飞。
原来,他所要的炸药,除用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藏在掏空的基座里。
日军气势汹汹,围了他的家,破门而入,里面空无一人。
以后。
当地人再没有看见他。
(选自2010年第4期《中外故事》,有删改)13.本文题为“凿碑高手”,试联系全文说说高手“高”在什么地方?(3分)
14.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为什么百姓当夜把他发给他们的银元又“当啷啷”扔了回来呢?(2分)
16,从下文看,他为什么要“关起门来雕凿石料,绝不许人参观”呢?(2分)
17.试说说文中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善良的种子朱成玉
%1父亲常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1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不含糊。
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
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路回家。
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省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1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
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
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连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
大概是买票的时候,被人瞄上了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
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是个小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
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
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都像是偷钱的人。
%1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了车下一个女人声嘶力竭的
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1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一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
她说她家死了男人,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
她呼天抢地。
车里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的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1“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
”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1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
他解开自己的袋子, 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
”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的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个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
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
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
那女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劲儿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
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
%1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
父亲也自始至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1下车的时候,人很挤。
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
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
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 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1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11)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
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18.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一()一“女人”的种子被偷_()—()
19.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
20.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划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请结合父亲不同心境简要说说。
(3分)
21.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请用“——”在原文中
标出。
(2分)
22.选文第②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3分)
23.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
(2分)他认得,敏
敏甲甲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件封呢。
三、写作天地
24.地震废墟中一个坚强的微笑、病床上一个乐观的微笑、夕阳下一个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我们都曾微笑过, 我们都曾看到过……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