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符号进行心理表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符号进行心理表征
语言是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对应符号系统,是建立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通过心智形成联想的,语言的研究不能脱离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

人脑中的知识是以符号表征的,知识表征存在于人的心理表征系统之中。

19世纪美国语言学家惠特尼的思想,通常被认为是索绪尔符号学思想的直接来源,索绪尔的任意性概念和他对语言的符号学阐释与惠特尼的观点十分相似。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第一编第一章,索绪尔在阐述语言符号的一般原则时,提出了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这一重要概念,他把任意性称作语言符号性质的第一原则。

根据索绪尔的解释,语言符号是在大脑中产生联系的两个要素之间的结合,或概念和听觉形象之间的结合。

他认为,构成符号的两个要素都是心理的,因此说“语言符号是一个两面的心理实体”。

该观点的形成源于索绪尔对言语活动过程的理解和把握,在对话发出者的脑子里,被称为概念的意识事实是跟用来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的表象或音响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即某一概念在脑子里引起一个相应的音响形象,这完全是一个心理现象,紧接着是脑子把音响形象有相互关系的冲动传递给发音器官这样一个生理过程,随后是声波传递给接受方的物理过程,而在对话接受者处,言语活动则与上述过程相反。

显然,在言语活动过程中,索绪尔突出了语言符号的心理性特点。

但他的看法有片面性,即忽视语言的社会性。

不能把语言看成纯粹的心理现象。

索绪尔为了说明构成符号的这两个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而对符号性质的第
一原则做了如下阐述: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性的,既然我们所说的符号是通过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

索绪尔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语言符号是由两个要素或成分即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第二,能指和所指都是心理的,所以符号是一个两面的心理实体;第三,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也就是说,能指和所指在心智中形成任意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