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的管理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教育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特别注重"以人为本"和提高公民素质的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而然成了德育的主要实施者。
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比较重视通过制定完整的班章、班规把它作为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并附有详细明确奖励或处罚条例这确实对规范学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往往对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的正确引导和发展难以有突破很难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
因此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以德治班"的管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是当前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实施以德治班的重要性1.传统德育的弊病是以德治班顺利时行的障碍传统德育有以下几点的弊病第一在德育内容上偏重于理论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节与教学工作相离与社会需要相背离。
同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德育是德育部门的事情。
第二传统德育具有不切合实际的目标。
它把公私完全对立起来强行推行一种以牺牲个人利益为道德标准、做人看而不是为自身发展的德育不但使学生丧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第三传统德育头脚倒置的教学顺序。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要求越来越低由于中学受"应式教育"的影响而不断提高文
化素养而对基础道德要求越来越低。
进入大学就像进入自由自在的"人间天堂"。
第四传统德育在教育方法上毫不讲究教育学规律。
不是由浅入深的不讲可接受性、循序渐进激励性和实践性原则一味鼓吹"灌输"不讲究德育要内化。
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进行道德教育不注意根据个别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只注意开会、听报告而不注意个别谈心、面对面的思想沟通。
以上四点弊病严重阻碍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以德治班"顺利进行的障碍。
2.以德治班是符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而以德治班正是重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培养学生成为新时期的"五爱"
和"四有"新人是符合《公民道午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实质。
基于上面二点来看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和提高公民的素质就迫切需要调整和构建与当今时代相适合的"以德治班"的班级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以德治班"的管理机制1.学校制度是以德治班的重要保证以德治班得以实施需要一个"德治"环境要靠学校组织和制度来保证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及相应的学校规章制度。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
"学生在高中三年必须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师须知》、《班团干部职责》、《文明班级公约》、《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违纪处理意见》、《国旗法》等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使以德治班真正实行下去。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德治班的基础建立"以德治班"的管理机制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着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情感关系。
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或充满信任的友好关系使师生心理距度达到和谐的程度要把教师的奉献融入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当中。
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前提以对学生的热爱为出发点。
如果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味地阐述道理而忽视感情的沟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反如果师生是建立在情感关系的教育这样效果就会截然相反。
比如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情绪往往比较高涨容易满足班主任应该及时跟学生分析具
体情况并提出下一个目标以做到"胜不骄"而当学生遇到挫折遭到挫败时犯错误时情绪往往比较低落班主任更应该及时与学生交谈找出失败或犯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斗志"达到"败不绥"的效果。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鼓励和期望是前进的动力。
班主任应多鼓励少批评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从而来增师生的情感关系达到师生间的沟通、共舞。
(2)地位关系。
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学生依附、适应教师。
也就是学生处在从属于教师的地位上但是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要求教师为了学生更主动、更活泼地学习、生活、处事应努力地适应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这样才能使师生的心理距度拉近达到学生的德育内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