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儒林外史(原卷版)-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专题11 九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解析版)

专题11 九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解析版)
示例2:我更倾向于“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这一评价。杜少卿讲求孝道,对父亲的门客娄老爹极为敬重,娄老爹病重时他亲自服侍,病逝后亲往祭奠,善待娄老爹后人;他乐善好施,施恩不望报,凡是别人有求于他,他都慷慨相助,如帮鲍庭玺重置戏班子;他蔑视功名,皇上征辟,却拒绝出仕;他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具有某些民主主义的成份。
俩人都醉心于功名,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都半生潦倒,受人欺凌和嘲笑侮辱。都晚年中举,飞黄腾达。
【解析】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 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从“天字号”“又是一头撞将去”等信息可知,他指的是周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儒林外史》有关的文学常识。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杜少卿是“杜家第一败类”,还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的这种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原著情节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答观点倾向于前者,可从他施舍他人的都是祖上留下的钱财,钱银用尽时只会靠变卖家产等角度来答。如答观点倾向于后者,可从他讲求孝道,乐善好施而不求回报,敢于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挑战朱熹等角度作答。一定要联系到相关情节。
专题11 九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解析版)
专项训练卷·一
计划用时:20分钟 题量:3题 满分:18分

2021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突破:《儒林外史》

2021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突破:《儒林外史》

专题11 九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1、名著阅读(1)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将_________作为主要揭露和讽刺的对象,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请写出一位贤者的名字:____ ___ __。

(4分)【答案】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徽君等【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危害。

根据阅读积累,列举任意一位贤者即可,如杜少卿。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他在省城要看贡院①,不想才到天字号②,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扶着他立了起来。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注)①贡院:明清时期省城乡试、京城会试的场所皆称为贡院。

②天字号:贡院连贯排列着隔离考生的窄小单间,天字号即第一号。

①他是《儒林外史》中的________________(人名)。

(2分)②他见到天字号和号板,为什么要一头撞死?他和范进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_【答案】①周进②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所以想一头撞死。

俩人都醉心于功名,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都半生潦倒,受人欺凌和嘲笑侮辱。

都晚年中举,飞黄腾达。

【解析】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从“天字号”“又是一头撞将去”等信息可知,他指的是周进。

中考复习《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中考复习《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中考复习——课外名著阅读——《儒林外史》阅读【作品赏析】《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全书以一位正直文人王冕的故事为引子,接着写了周进、范进中举的故事。

周进是个老童生,一生之中科举不得意,直混到给商人管帐的地步。

在商人的资助下,他捐了个监生,又先后中了举,成了进士,官至广东学道。

在南海主考时,他拔了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

范进中举后,竟发了疯病,被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醒。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

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

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

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

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

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

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

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

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

一旦达到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

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

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那些所谓的“儒生”,他们满口“之乎者也”,可实际上并无什么才学,表面上对功名不屑一顾,可实际上醉心于功名利禄,他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由于这种极端的野蛮的疯狂的追求,导致了官场的黑暗龌龊,许多读书人的心灵被扭曲,甚至变态。

可若要究其错源,归根结底是是黑暗的社会,是封建科举制度给了他们“信念”、“理想”,让他们到死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儒林外史》真题精练(单一题)(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儒林外史》真题精练(单一题)(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11《儒林外史》真题精练(单一题)1.(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

他临死的时候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A.灯盆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B.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C.两位舅爷不在跟前,非常挂念D.还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了解情况。

原文是这样叙述的:只有他老婆赵氏明白:“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完,挑掉一茎灯草,严监生果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没了气息。

从原文可知,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的意思是:他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叫人不要点灯草,要点最多只能点一茎灯草。

故选A。

2.(2023·新疆乌鲁木齐·统考模拟预测)一部《儒林外史》,写尽了明清之际士林生活的百态。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匡超人就是典型代表。

按匡超人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②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③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④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⑤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A.①③②⑤④B.①⑤④③②C.③①⑤④②D.③⑤④②①【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的掌握。

《儒林外史》是清代现实主义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作者以写实主义描绘了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批判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和礼教的虚伪;一方面歌颂少数人物坚持自我、守护人性,以此寄寓作者的理想。

③“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是第十六回回目,应排在第一处;①“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是第十七回回目,应排在第二处;⑤“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是第十八回回目,应排在第三处;④“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是第十九回回目,应排在第四处;②“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是第二十会回目,应排在第五处;故按匡超人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③①⑤④②;故选C。

专题11儒林外史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篇目详解实战演练课件(共121张)

专题11儒林外史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重点篇目详解实战演练课件(共121张)
阅读理解·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
主讲人 xxx
《儒林外史》(九年级下) --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作者:吴敬梓 类别:古典讽刺小说 成书时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
1.识记与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文化常
考点 识; 解读 2.体会作者的批评精神和创作意图;
3.理解作者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
4.领会作品精妙的讽刺手法。
社会背景 封建社会腐朽,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 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写作动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不走传统士人出仕 为宦、显亲扬名的道路。憎恶士子们热衷功名利禄。
02 内容提要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 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 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应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 评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以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 些观点反应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陋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国史列 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分。正如作者的挚 友程晋芳在《怀人诗》中所揭示的:“外史记儒பைடு நூலகம்,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 稗史传。”作一正统记史之外的儒林传记,并且有意把书中故事假托产生在明代,以 类“正史”,而实际上描画的却是清代广泛的社会生活,反应了与作者同时代的文人 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厄运。
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 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 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情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 尤其是采用高深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11《儒林外史》-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轮复习提分冲刺知识梳理(全国通用)

11《儒林外史》-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轮复习提分冲刺知识梳理(全国通用)

《儒林外史》核心考点一、识记内容:1.作者:吴敬梓2.朝代:清代3.主要人物及人物关系:(1)王冕: 明初著名画家,以画荷花闻名。

他淡泊名利,隐居山林,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与秦老:忘年交,秦老敬重王冕的才华,支持他的选择,并在他离乡时照顾其母。

与时知县:时知县仰慕王冕才华,欲推荐他给危素,但王冕不愿与趋炎附势的官员结交。

与危素:朝廷官员,赏识王冕的画作,但王冕不愿攀附权贵。

与朱元璋:朱元璋慕名拜访王冕,请教治国之道,王冕直言进谏。

(2)周进: 一位屡试不第的老童生,后被好心人捐资得以进学,最终考中进士,成为广东学道。

与梅玖:同乡,新进学的秀才,以轻浮的言语嘲讽周进,但最终得到周进的提拔。

与范进:周进在广东做学道时,赏识范进的才华,将其拔为案首,改变了范进的命运。

与金有余:周进的姊夫,带他去省城做生意,在周进绝望时帮助他捐监进学。

(3)范进: 一位屡试不第的老童生,因中举而喜极发疯,后被周进提携,最终成为官员。

与胡屠户:范进的丈人,一位粗鄙的屠夫,在范进未中举前对他百般羞辱,中举后又极力奉承。

与张静斋:乡绅,热衷于攀附权贵,在范进中举后,对他极力拉拢,并怂恿他去“打秋风”。

(4)严监生: 一位吝啬成性的地主,临死时因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最终被赵氏挑掉一茎才气绝身亡。

与王氏:严监生的妻子,贤惠善良,早逝。

与赵氏:严监生的妾,在王氏死后被扶正,精明能干,管家有方。

与王德、王仁:王氏的两位兄长,秀才,为人势利,在严监生病危时,为争夺财产,强迫赵氏扶正。

(5)娄氏兄弟: 娄三公子玉亭,娄四公子瑟亭,出身相府,却怀才不遇,心存不满,常发表一些对时政不满的言论。

与蘧公孙:娄家表亲,少年才俊,被鲁编修看中,招为女婿。

与杨执中:娄氏兄弟因其忠直而捐资助其出狱,但杨执中不愿攀附权贵,没有登门道谢。

与鲁编修:娄家表亲,赏识蘧公孙的才华,招其为婿,却因公孙不喜八股而失望。

(6)蘧公孙: 少年才俊,博学多才,但却不喜八股文,最终放弃科举,潜心著述。

《儒林外史》(练习)-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

《儒林外史》(练习)-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

《儒林外史》常考题型汇总基础检测一、判断下列有关《儒林外史》的表述是否正确。

(错的画×,对的画√)(1)吴敬梓,明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通过写范进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引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画尽了世态的炎凉。

()(2)“范进中举”是吴敬梓短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3)《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

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商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二、填空。

(1)在《儒林外史》中,足以与范进媲美,被科举制度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人是。

(2)在《儒林外史》中,是一个以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

(3),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后隐居于会稽山中。

(4)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5)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

(6)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7)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 ,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的特点。

(8)【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2024年中考冲刺名著阅读直通车第11部 《儒林外史》课件

2024年中考冲刺名著阅读直通车第11部 《儒林外史》课件

13.读完《儒林外史》,班上同学展开讨论。甲说:“《儒林外史》 是典型的讽刺小说。”乙说:“不尽然,它也在宣扬传统美德,树立了许多 正面形象。”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举例说明。
示例:我同意甲的观点。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含蓄幽默的言辞,揭露 封建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富贵和封建官吏贪污受贿的卑污灵魂,抨击腐朽的 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如对范进、高翰林、汤知县、严氏兄弟一类人物, 作者无情地给予讽刺。
第11部 《儒林外史》
一、文学常识训练 1. 张铁臂 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 娄氏兄弟 钱财,此 后,他以 张俊民 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 蘧公孙 “看破了 相”。(均填人物名) 2. 牛浦 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 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 他冒名顶替 牛布衣 ,到处招摇撞骗。
8.下面对《儒林外史》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整本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 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B.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揭 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 C.书中的严监生是以一个厚颜无耻、巧攻豪夺的奸诈、卑鄙 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其最传神的就是“云片糕”事件。 D.鲁翰林的女儿和王玉辉的三女儿都直接或间接地中了科举 制度的毒,缺乏了女性应有的美。
7.《儒林外史》中的主要人物都非常具有典型性,他们的生活状态 是当时社会上一群人的写照。以下性格类型和人物形象不吻合的是( B )
A.腐朽儒生的典型:周进、范进 B.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匡迥 C.高洁傲岸的典型:王冕、杜少卿 D.八股信徒的典型:马静、鲁编修
【解析】匡迥,字超人,也就是小说中的匡超人。他原本是一个孝 子,父亲病重的时候,他侍奉在侧,十分孝顺。但当他流落他乡时,他受 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 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 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因此,匡超人不是一 个贪官污吏的典型代表,而是被社会污浊沾染,最终人性发生扭曲的一类 人的典型代表。故选B。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名著阅读 11儒林外史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部分 语文积累与运用  名著阅读 11儒林外史

后来堕落成 虚伪、自私 冷漠、忘恩
死,用无中生有的“诰命夫人”头衔和荣华富贵来 负义、好吹
糊弄和打发自己的哥哥去安排后事。
牛的人。
第11篇 儒林外史
人物剖析
人物
相关情节
形象特点
①私自撬开老和尚的枕箱,偷看牛布衣留下的诗稿,
并冒充牛布衣。
无德 典型
牛浦郎 ②冒充牛布衣与董瑛相会,为显出气势,让舅丈端茶 (第21~24回
第11篇 儒林外史
内容概述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知识分子群像的长篇讽刺小说,
全书五十六回,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 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书名中的“儒林” 指的是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 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 深刻的批判。作品既描写了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鲁编修等一群儒生的 种种荒诞与虚伪行为,也描绘了逃婚的才女各色人等,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 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世俗的风气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 恨她。第三次由于媒婆极力夸大鲍廷玺的身家情
有极重的权 力欲,迷恋做 官太太。
况,就嫁给了鲍廷玺,成了鲍太太。
第11篇 儒林外史
人物剖析
人物
相关情节
形象特点
①不愿做妾,从宋家连夜逃出。
才貌双全、
女子 形象
沈琼枝 ②逃到南京后靠卖诗过日子。 (第40~41回
) ③江都县差役来捉拿沈琼枝,到了知县那里,沈琼
第11篇 儒林外史 人物剖析
人物
相关情节
形象特点
①十岁时辍学放牛,自学画荷花,拒绝危素
才华卓越、

专题11 《儒林外史》(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诵读手册之名著阅读

专题11  《儒林外史》(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诵读手册之名著阅读

2021年中考语文诵读手册之名著阅读专题11 《儒林外史》(九年级下册)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安徽全椒人。

18岁考取秀才,23岁继承家产又很快荡尽。

33岁家迁南京,生活贫困。

36岁因对科举生厌,拒绝科考。

54岁客死扬州,朋友买棺收殓,归葬南京。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创作背景吴敬梓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的清朝处在统治的最高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但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

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以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等方法统治思想、约束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书名上,“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指学术界等。

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

主要内容全书共五十六回,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

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与品德,而是为功名利禄所颠倒,丑态毕露。

通过描绘这幅儒林“群丑图”,展现金钱权势对人的品格的毒害,表明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主要人物艺术特色1.《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首先表现在笔法的客观、真实上。

作者摒弃了传统的叙事方法,他宁愿退居幕后,对作品中的人物只作旁观式的笔录,通过精确的白描,不加任何渲染。

话本小说中那些“但见”“原来”“看官听说”之类表示作者观点的评价性文字消失了,人物的可笑、可悲、可叹之处全由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来表现,全篇“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儒林外史》(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部编版)

《儒林外史》(知识梳理+真题演练)-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部编版)

《儒林外史》【教材出处】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P64~P67(《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作者简介】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小说家。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一些①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还有一些贪官污吏,也介绍了一些在功利面前心如止水的人物,表现了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作品主题】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小说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

【阅读方法】①体会批判精神。

《儒林外史》中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是为了展现这种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讽刺丑恶的同时,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这与反面人物的丑恶举止形成强烈对比,更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②欣赏讽刺笔法。

不同的讽刺笔法,令作品具有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讽刺对象的感情、立场和观点。

③联系现实深入理解。

讽刺作品包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阅读时,要努力联系现实,深入思考。

【思维导图】【主要人物形象】1. 正面的典型2. 腐儒的典型3. 贪官污吏的典型4. 无德的典型5. 土豪劣绅的典型6. 女子形象【例题精讲】1.【2020年正衡单元测】(1)《儒林外史》中的蘧家和娄家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交B.仇人C. 姻亲D.邻居(2)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匡超人本是一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B、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2021年中考必读名著专题冲刺高分复习第11部 《儒林外史》

2021年中考必读名著专题冲刺高分复习第11部 《儒林外史》

第11部《儒林外史》(九年级下册)【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幻灯片226【情节概述】《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如写周进、范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

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

周进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动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声大哭,竟然难过得死去活来。

后来在一些小商人的帮助下参加了考试,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时来运转。

当他考中举人时,以前讥讽挖苦他的那些人,都来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学问的人。

又如范进,中举前家里穷得没有米下锅,抱着一只老母鸡去集市上卖。

当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时,竟然喜极而狂,变成了疯子,幸亏岳父胡屠户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复了清醒。

这时候,当地的乡绅等有头脸的人物都对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财产的,范进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变化。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

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

每个时代都会有这么一段"外史",而吴敬梓用一支妙笔写下了自己的时代。

虽然是两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小说,但是本书对现代读者几乎没有阅读障碍,阅读的过程仿佛穿越,又好像旅行,作者竟有如此妙笔,那个时代竟然如此精彩。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近三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汇编

中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近三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汇编

鲁迅曾评价一人一书道,“在中国历来作讽刺小说者,再没有比他更好的了”,“讽刺小说从它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这就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代表作,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后人对其评价甚高。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可谓定评。

作为九下的一部必读名著,也是中考必考的名著之一,《儒林外史》近三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汇编,帮您抓住考点、科学备考,以不变应万变,助您一臂之力!通过整理汇编近三年各地中考真题,《儒林外史》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等常识内容2.小说情节3.小说人物形象4.相关专题探究5.小说讽刺笔法01作家作品等常识内容【2020年浙江杭州中考题】根据阅读积累,选择与下列名著相对应的鲁迅先生的评论。

(1)《世说新语》_____(2)《西游记》_____(3)《镜花缘》_____(4)《儒林外史》_____A.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B.罗列古典才艺,亦殊繁多,所叙唐氏父女之游行,才女百人之聚宴,几占全书什七。

C.事起后汉,止于东晋,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下至缪惑,亦资一笑。

D.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答案】C D B A【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与写作特色的把握。

【2021年天津中考题】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答案】(1)周恩来(2)虎妞(3)范进(4)西游记【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

【2020年甘肃天水中考题】(1)下图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___________》,在这部小说中___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答案】(1)《儒林外史》科举制度【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基本内容的了解。

02小说情节【2021年重庆中考题】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儒林外史(原卷版)考点穿透《儒林外史》一览表【一、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

目录(节选)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______回。

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

”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

用着我,只好替考。

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

”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

”当晚别了回寓。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2020年江西省中考语文】21.班级拟开展“读名著,谈感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写一篇发言稿,交流你的读书心得。

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专题一:《红星照耀中国》中的长征精神专题二:《水浒传》中的人物专题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三、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5. 班级举办以某部名著为专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

下面是该手抄报的版块标题: ①百折不挠,终得正果;②带你认识团队的力量;③妖魔鬼怪猜猜看;④一部富于想象力的“童心之作”,下列语句也适合作为该手抄报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鬼狐花妖亦深情B.读书人的命运悲歌C.英雄绰号背后的玄机D.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四、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名著阅读9.下列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底两万里》中,海底世界的奇幻美妙,潜水艇的强大功能,都显示了作者凡尔纳的非凡想象力。

B. 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儒林外史》中,胡屠户看不起女婿范进,范进中举后,他又说范进是文曲星下凡,对范进毕恭毕敬。

D. 《五猖会》中“父亲”严厉而尽责,他能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支持。

【五、2020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和韩愈一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B. 鲁迅《社戏》里提到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老年女子。

C.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 《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吝啬鬼”严监生、不慕荣利的范进等。

【六、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阅读从《儒林外史》中节选的四个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学道道:“你今年多少年纪了?"范进道:“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

(A)”学道道:“你考过多少回了?”范进道:“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学道道:“如何总不进学?”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片段二】他爬将起来,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

(B)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得疯了。

”【片段三】胡屠户道:“我那里还养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著么?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C)你们不知道,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

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片段四】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

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什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

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D)24. 对片段中画横线处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语道破范进为了取得报考资格谎报年龄,瞒上欺下的虚伪卑劣行径。

B. 活脱脱地写出了范进闻讯后的喜极失态。

C. 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胡屠户的市侩特性暴露无遗了。

D. 居丧尽礼与食膳吃荤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25. 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旦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

________【七、2019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语文】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主要运用夸张、对比手法,描述了奥楚蔑洛夫因小狗主人的身份不同而引起的态度前后多次变化,把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已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八、2019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走进名著。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江①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验,将灵枢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注]①江(hòng);争吵,混乱。

(1)选文出自名著《》,作者是。

(2)结合这一情节,简要分析严监生的形象。

【九、2019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语文】25.下面回目分别出自《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三部名著,全都出自于同一部作品的一项是()①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②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③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④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⑤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⑥爱少俊访友神乐观,逞风流高会莫愁湖⑦镇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众寻师⑧虞秀才重修元武阁,方盐商大闹节孝祠A. ①④⑦B. ②⑤⑥C. ③④⑦D. ⑤⑥⑧26.下列人物都出自部编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

如果从中找一个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请以“我会选择《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做朋友”为开头,写一段话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结合名著的内容,概括人物特点,至少出现一个与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件。

80字左右。

尼德·兰朱赫来刘志丹王冕【十、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

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

作品类别人物类别人物思考︽儒林外史︾主要形象杜少卿虞育德严监生次要形象娄焕文郭铁山胡屠户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我理解:④__________。

①______形象杜少卿沈琼枝虞育德②______形象牛浦郎潘三严监生热衷科考的形象范进周进匡超人不屑科考的形象杜少卿庄绍光③______名师点睛部编本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归纳表册次作品及作者训练目标关键词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自主推荐鲁迅消除鲁迅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独特的角度凸带着体验、思考读,结合现实读,鲁迅的童年;二、鲁孙犁《白洋淀》点通关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也劝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子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乙】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

学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

”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

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胡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

将各卷汇齐,带了进去。

发出案来,范进是第一。

【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20. 阅读选文【甲】【丙】,联系原著,说说周进和范进“疯”的不同原因。

21. 阅读选文【乙】,联系原著,具体分析周进录取范进为第一的原因。

22. 讽刺艺术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成就,阅读上面选文,联系相关情节,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二、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睛睁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众人看A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3)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__》,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__(填人名)(2分)(4)文段中A伸出两个指头的意思是指什么,体现了A怎样的形象特征?(4分)三、下图是文学名著《儒林外史》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