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论坛,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虹桥论坛,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作者:***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22年第12期
每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全球好物的“大秀场”,还是一场论道世界共创开放繁荣美好未来的思想盛宴。

作为进博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下简称“虹桥论坛”),聚焦“全球开放”核心主题和“国际公共产品”功能定位筹办,目前已发展成为国际政商学界高端对话交流平台。

连续五届进博会暨虹桥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都会发表主旨演讲或致辞,向世界传递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来自全球各行业的嘉宾围绕热点话题贡献真知灼见,为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凝聚共识,寻找方向。

走进第五个年头的虹桥论坛“含金量”越来越足,开放声音更加响亮,专业化程度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

第五届虹桥论坛以“激发全球开放新动能共享合作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分为“开放共担”“开放共治”“开放共享”三个板块,举办“RCEP与更高水平开放”高层论坛、《世界开放报告2022》发布暨国际研讨会等分论坛,规模从第四届的14场扩大到24场,探讨全球开放发展热点议题;中国9个中央部委、4个地方省市、3个专业智库参与主办专业领域分论坛,发布开放领域近20个专业化、权威性报告;新增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减灾办、国际贸易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主办分论坛,5场次分论坛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发表演讲。

同时通过境内外主流媒体,借助多种传播形式,放大“虹桥声音”。

把握应对挑战的“黄金结合点”
开放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使发展指数提高0.512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利用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寻找最适合的“度”。

开放的问题不是0或1的两难取舍,而是“黄金结合点”的抉择把握。

第五届虹桥论坛“ 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中的这段话,道出了开放对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意义。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
研究所和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报告,试图通过对世界开放进程的矛盾分析,为逆全球化、大国博弈及脱钩断链等诸多现实问题找到答案。

《报告》首次公布疫情之后的世界开放指数,通过开放指数的测度,对2008-2020年129个国家的开放趋势作远景扫描,对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世界的开放现状作近景特写,探究对立统一中的“开放逻辑”。

《报告》提出“开放合意度”理论,尝试回答什么样的开放是合意的开放,怎样实现合意的开放。

《报告》牵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根据研究,经历过工业化国家的开放水平通常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的U形,且U形底是人均GDP大概在3000-10000美元之间,正好是世界银行标准下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水平。

随着经济体进入中高收入、高收入阶段,开放水平便开始稳步提升。

“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基础积累阶段,目前正处于U形演进的上升阶段。

这也意味着,中国要进入高收入国家就必须以开放促发展。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处理好‘合意’问题。

这涉及到真正对自身国情、全球环境、所处时代和发展阶段的了解,做到对优势劣势在哪、强项短板、机遇挑战等心知肚明。


《报告》显示,近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老牌发达经济体开放程度均有所下滑,而主要发展中经济体则有所上升。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开放指数从2012年的
0.7107提升至2020年的0.7507,提高了5.6%,排名从第47位提升至第39位,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唯一超过5万亿美元的国家,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存量连续5年保持全球前三,全国版负面清单从2017年的93项降至31项,高水平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开放不可逆、不会逆,民族复兴之路将是扩大开放之路。

”《报告》再次唱响中国开放的强音。

促进区域共同繁荣
也许是巧合,20年前,也就是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外商签署自贸协定,20年来,中国已与2 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

15个国家组成了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

在“RCEP与更高水平开放”高层论坛上,世贸组织原副总干事、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在论坛上回忆起一个细节:《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谈判前,国内也有反对的声音。

当时中国刚刚加入WTO,各行各业对“入世”的影响还有疑虑,还在喊“狼来了”。

但中国的开放显然不会停顿,相关谈判正常开启。

两年后,易小准去吉隆坡出差,听到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演讲中说:“亚洲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经济倒退了10 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找上门来,把东盟国家带回世界舞台,我们应该感谢中国。


柬埔寨副首相兼财经大臣安蓬莫尼拉表示,RCEP是近年来区域开放合作最大成就,为促进地区经贸领域合作、加强地区和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整合提供了全面框架,将为实現地区发展愿景和全球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RCEP生效实施以来,区域国家企业积极利用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规则、贸易便利化等,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贸易额达8.32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0.5%,RCEP生效实施红利日益凸显。

“中国在促进全球开放中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希望中国在多边贸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多边主义发展。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说。

出席论坛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务实举措,全面落实市场开放承诺和协定义务,促进自贸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中方愿同各成员国一道,进一步提升RCEP建设水平,不断深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积极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建设,促进区域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汇合作之力,谋共享之福
以经贸合作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合作推进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打击侵权假冒国际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虹桥论坛分论坛的议题中的这些“合”与“共”,清晰地表达出一个观点:应对全球治理挑战,必须开放合作、共享机遇。

“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顺应历史大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应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虹桥论坛上,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经济最新和最紧要问题坦诚交流。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说,今年是第五次参加进博会,和第一次来参加的感受很不一样。

“一年又一年,我们持续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也从中获益良多。

在过去两三年里,我们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从仅仅是参展商变为投资商,再从投资商变为合伙人,与进博会同创造、共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解决当前世界发展难题,需要更多进博会这样的合作对话平台。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表示,中国坚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

“很多欧洲国家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经济更富创造性和韧性,这需要人们通过更多的对话来分享经验,进博会为各国沟通交流提供了一个优质平台。


“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

”虹桥论坛上的开放之声必将激发全球开放的新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