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锦绣中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锦绣中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单元检测题(含答案解
析)
一、选择题
1.24+16÷8,要先算()。
A. 24+16
B. 16÷8
C. 24+8
2.三(1)班有女生25人,男生5人。
如果每5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 )组。
A. 6
B. 26
C. 50
3.26与19的差乘5,结果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 26-19×5
B. (26-19)×5
C. 26×5-19
4.校园里有杨树和松树共36棵,其中杨树有27棵,松树比杨树少( )棵。
A. 18
B. 9
C. 27
D. 28
5.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
B. 295
C. 0
6.把20-15=5、 5×6=30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A. 20-15×6
B. 5×6-20
C. (20-15)×6
7.三(1)班举行同读一本好书活动。
《孔子的故事》共131页,小明每天看10页,已经看了2天。
要求“第三天应该从第几页看起”,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 10×3
B. 131-10×2
C. 10×2+1
8.小明收集了一些邮票,他拿出邮票的一半多2张给小华,自己还剩下25张。
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列式是()。
A. 25×2-2
B. 25×2+2
C. (25+2)×2
D. (25-2)×2 9.100减去39除以13的商,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 100-39÷13
B. (100-39)÷13
C. (100-13)÷39
10.下面算式中先算减法的是()。
A. 45-35÷7
B. 3×(9-2)
C. 59-9×6
11.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两人画片数同样多.王晓星原来有()张画片.
A. 15
B. 51
C. 74
12.三年级有24名男生和16名女生,每8人分成一组参加跳绳比赛,可以分成几组?列式正确的是()
A. 24+16÷8
B. 24÷8+16
C. (24+16)÷8
二、填空题
13.20加10的和再除以5,商是________。
14.一辆玩具汽车32元,妈妈用100元买了3辆汽车,找回________元。
15.计算18+12×6应先算________法,再算________法,计算结果是________。
16.把16+12=28和28÷4=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
17.在横线上填上“>“”<”或“=”。
7×9-63________30+2×6 1+5×9________(1+5)×9 3×5+2________5×7-18
18.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3×________<27 5×________<38 ________×9<26
________ ×4<21 ________×8<16+27 6×________<93-48
________×5<20+38-21 ________×4<72-45
19.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7×________<64 ________×8<21+16
________×9<72-23 16+27>6×________
70-38-13>2×________ 38+20-25>________×7
20.李丽华在计算“48-□÷4”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减后除了,结果得数是4,请你想一想正确得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21.二(3)班的3位老师带着同学们去划船,应该租几条船?
22.
(1)买一套衣服最多花多少钱?
(2)用80元钱,买一件36元的上衣和一条38元的裤子,还剩多少钱?
23.三(1)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24.一整盒马克笔有8支需要32元,单卖每支5元,整盒的马克笔比单卖的每支便宜多少元?
2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有一面靠墙,其他三面由篱笆围成,篱笆至少有多少米?
26.相同只数的白兔、黑兔采蘑菇,每只白兔采3个,每只黑兔采4个,一共采蘑菇35个。
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 24+16÷8,要先算16÷8。
故答案为:B。
【分析】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解:(25+5)÷5=6(组),可以分成6组。
故答案为:A。
【分析】可以分成的组数=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一组的人数,其中三(1)班一共有的人数=三(1)班有女生的人数+三(1)班有男生的人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26-19)×5。
故答案为:B。
【分析】题中是求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所以列式时,用小括号将减法括起来,再乘第三个数。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27-(36-27)
=27-9
=18(棵)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杨树和松树的总棵数及杨树的棵数,要求松树的棵数,用杨树和松树的总棵数-杨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然后用杨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松树比杨树少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60×8+5
=480+5
=485
60×(8+5)
=60×13
=780
相差:780-485=295。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一个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个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乘法,计算后用减法算结果相差多少。
6.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综合算式是:(20-15)×6。
故答案为:C。
【分析】因为第一个算式的差是第二个算式的因数,而在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计算中,要先算乘法,需要将20-15用小括号括起来。
7.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正确列式是:10×2+1。
故答案为:C。
【分析】第三天开始看的页数=已经看了的页数+1,其中已经看了的页数=每天看的页数×已经看的天数,据此列式即可。
8.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列式是:(25+2)×2。
故答案为:C。
【分析】小明原来有邮票的张数=小明邮票的一半×2,其中小明邮票的一半=小明还剩下邮票的张数+多给小华的2张,据此列式即可。
9.A
解析: A
【解析】【解答】 100减去39除以13的商,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100-39÷1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运算顺序可知,此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据此列式即可。
10.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下面算式中先算减法的是3×(9-2)。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级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86÷2+8=51(张)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一共有的张数除以2即可求出现在两人各有的张数,因为王晓星给张宁了8张,所以用现在每人的张数加上8就是王晓星原来的张数。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解:根据数量关系列式:(24+16)÷8。
故答案为:C。
【分析】用加法先计算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和,然后用总人数除以8即可求出可以分成的组数。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解:(20+10)÷5=6所以商是6故答案为:6【分析】因为题中是用两个数的和除以另一个数所以需要用小括号将加法计算括起来
解析:【解析】【解答】解:(20+10)÷5=6,所以商是6。
故答案为:6。
【分析】因为题中是用两个数的和除以另一个数,所以需要用小括号将加法计算括起来。
14.【解析】【解答】解:100-32×3=100-96=4(元)故答案为:4【分析】用一辆玩具汽车的钱数乘3求出总价然后用100减去总价即可求出找回的钱数
解析:【解析】【解答】解:100-32×3
=100-96
=4(元)
故答案为:4。
【分析】用一辆玩具汽车的钱数乘3求出总价,然后用100减去总价即可求出找回的钱数。
15.乘;加;90【解析】【解答】解:18+12×6=18+72=9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故答案为:乘;加;90【分析】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解析:乘;加;90
【解析】【解答】解:18+12×6
=18+72
=90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乘;加;90。
【分析】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16.(16+12)÷4=7【解析】【解答】把16+12=28和28÷4=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6+12)÷4=7故答案为:(16+12)÷4=7【分析】观察算式可知先算加法后算除法要求组成综合算式
解析:(16+12)÷4=7
【解析】【解答】把16+12=28和28÷4=7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16+12)÷4=7。
故答案为:(16+12)÷4=7。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先算加法,后算除法,要求组成综合算式,当加法和除法在一个算式中,如果要先算加法,需要把加法添上小括号,据此解答。
17.<;<;=【解析】【解答】解:7×9-63=030+2×6=420<42所以7×9-
63<30+2×6;1+5×9=46(1+5)×9=5446<54所以1+5×9<(1+5)×9;3×5+2=17
解析: <
;<;=
【解析】【解答】解:7×9-63=0,30+2×6=42,0<42,所以7×9-63<30+2×6;1+5×9=46,(1+5)×9=54,46<54,所以1+5×9<(1+5)×9;3×5+2=17,5×7-18=17,所以3×5+2=5×7-18。
故答案为:<;<;=。
【分析】在没有小括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计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8.8;7;2;5;5;7;7;6【解析】【解答】解:3×8=243×9=27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8;5×7=355×8=4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7;3×9=272×9=18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2;5×4=2
解析: 8;7;2;5;5;7;7;6
【解析】【解答】解:3×8=24,3×9=27,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8;5×7=35,5×8=4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7;3×9=27,2×9=18,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2;
5×4=20,6×4=24,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16+27=43,5×8=40,6×8=48,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93-48=45,6×7=42,6×8=48,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7;
20+38-21=37,5×7=35,5×8=4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7;72-45=27,4×6=24,4×7=28,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6。
故答案为:8;7;2;5;5;7;7;6。
【分析】因为题中已知其中一边的数或者经过计算可以得到一边的结果,所以根据另一边所给的一个乘数的乘法口诀,选出最小的数即可。
19.9;4;5;7;9;4【解析】【解答】解:7×9=637×1=7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9;21+16=374×8=325×8=4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4;72-23=495×9=456×9=54所以横线
解析: 9;4;5;7;9;4
【解析】【解答】解:7×9=63,7×1=7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9;21+16=37,4×8=32,5×8=4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4;
72-23=49,5×9=45,6×9=54,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5;16+27=43,6×7=42,6×8=48,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7;
70-38-13=19,2×9=18,2×10=20,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9,38+20-25=33,4×7=28,5×7=35,所以横线上最大能填4。
故答案为:9;4;5;7;9;4。
【分析】先利用乘法口诀计算出与已给的数相近的积,然后找出最大的数即可。
20.【解析】【解答】解:4×4=1648-16=32所以□=3248-32÷4=40所以正确的的书是40故答案为:40【分析】先算乘法然后再用48减去方才计算出的积就是□的值然后再用正确的顺序计算即可
解析:【解析】【解答】解:4×4=16,48-16=32,所以□=32,48-32÷4=40,所以正确的的书是40。
故答案为:40。
【分析】先算乘法,然后再用48减去方才计算出的积,就是□的值,然后再用正确的顺序计算即可。
三、解答题
21.(45+3)÷8
=48÷8
=6(条)
答:应该租6条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用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每条船限坐的人数=租船的条数,据此列式解答。
22.(1)45+38=83(元)
答:买一套衣服最多花83元。
(2)80-(36+38)
=80-74
=6(元)
答:还剩6元。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买一套衣服最多花多少钱,用较贵的上衣价钱+较贵的裤子价钱=买一套衣服最多花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用付出的钱数-(买一件上衣的价钱+一条裤子的价钱)=剩下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23.解:(29+25)÷6
=54÷6
=9(人)
答:每个小组有9人。
【解析】【分析】用加法计算出三(1)班的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平均分的小组数即可求出每个小组的人数。
24. 5-32÷8
=5-4
=1(元)
答:整盒的马克笔比单卖的每支便宜1元。
【解析】【分析】已知整盒马克笔的总价与数量,要求整盒马克笔每支的单价,用总价÷数量=单价,然后用单卖每支的单价-整盒马克笔每支的价钱=整盒的马克笔比单卖的每支便宜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25.解:9+6×2
=9+12
=21(米)
答:篱笆至少有21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长方形菜地的一条长边靠墙,用的篱笆最少,用长+宽
×2=篱笆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26.解:3+4=7(个)
35÷7=5(只)
答:白兔一共有5只。
【解析】【分析】白兔采的个数+黑兔采的个数=一对兔子采的个数;蘑菇总数÷一对兔子采的个数=兔子的对数,因为黑兔与白兔只数相同,故,兔子的对数就是白兔的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