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国际能源与国际政治问题之间的联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国际能源与国际政治问题之间的联系
如何认识国际能源与国际政治问题之间的联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

在当代,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国际政治也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对能源与国际政治的关系进行历史的理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各国能源战略以及国际能源战略竞争形势进行梳理和分析,以确立中国的能源战略、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

本文从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入手,论证了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导致了能源与国际关系的互动作用。

正因为能源对国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各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制定、实施了不同的能源战略,各种能源战略之间的竞争引发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和发展。

在明了世界能源大形势大格局的情况下,中国也制定出自己的能源战略以维护中国21世纪的能源安全。

由此,形成了层层相扣的递进式结构,各章节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能源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能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能源与国际政治发生关系并进而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也是我们整个“能源与国际政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我们的研究以对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为切入点。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回顾世界能源开发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以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展开对能源的分析。

对能源与科技革命、能源与人类文明、能源与经济增长、能源与国际贸易等关系探讨则具体论证了能源对人类生活、生产等社会各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这对能源和国际关系也不例外。

能源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决定了它势必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能源既是国际政治竞争中的重要目标,又是达到一些战略目标的有效的、必要的手段。

同时,能源因素不仅参与了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塑造,而且还是在国际政治格局变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

能源在国际冲突和战争中的作用是能源直接影响国际关系的最
佳例证,而能源价格波动则对国际关系产生着更长期和深刻的影响。

能源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载体是世界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

本文有目的地选择了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如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欧佩克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展开分析。

国家和国际组织不同,分析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象美国就侧重于分析其能源现状以及其国内能源政策,特别是重点分析美国在全球构筑的能源战略框架。

“欧佩克”一节则不仅分析其现在的能源政策,还对它建立发展以来的政策做简要的历史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它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求对欧佩克的能源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世界各主要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能源战略的介绍、评价,为进一步分析世界能源战略竞争的整体形势与格局打下了基础。

各国能源战略的相互影响与竞争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

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从墨西哥湾时代演变到波斯湾时代,又进一步发展到中心与外围对峙的新格局。

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世界能源心脏地带和能源战略枢纽国家,并出现了能源全球化与地区化并存的新趋势。

由于中东、中亚地区已经或即将对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之加以重点分析。

了解世界能源战略竞争形势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能源安全。

明了中国的能源结构和能源供应、消费现状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前提。

针对中国能源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本研究详细论证了21世纪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应采取的国内政策和国际战略,分析了能源因素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影响,最后总结提出了维护中国21世纪能源安全的十大政策建议。

国际能源与国际政治问题的关系要理解国际能源与国际政治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世界能源形势。

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世界大部分的能源资源被西方国家控制;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题地位,目前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

能源是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

能源储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与消费不但不一致,而且存在很大的差异,能源的跨国
流动和贸易非常普遍。

它不仅仅是一种普通商品或生产要素。

正如保罗罗伯茨(Paul Ro-berts)指出,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成为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通货,是国家之间力量等级体系的决定因素,甚至是成功和物质进步的一个新的筹码。

获得能源成为21世纪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李贝如(KennethLieberthal)和戴维森(Devidson)指出,"能源安全不再是低政治性的国内经济政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高政治性问题"。

能源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实现崛起,端视其国家安全能否得到维护,国家战略利益能否得以拓展。

国家的国际战略的基本布局,应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为核心,在新安全观的理念指导下,创立和发展国际利害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可预期的积极建设者,确保战略通道的畅通并积极扩展战略通道。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的跨国性和综合性日益突出,安全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安全,日益涉及社会、环境、文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

全球化不仅导致国家的经济安全利益越来越重要,而且使得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成为安全利益的新内容。

鉴于此,合作安全成为维护国际安全的有效途径,各国需要通过加强各领域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与效率。

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的、共赢的安全利益之上,共同安全是维护国际安全的最终目标。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世界各国对战略通道更为关注。

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必然引起物资流量的巨大增加,而物资流量必须依靠战略通道。

一些国家在战略通道上的让步,以确保国家领土安全和战略通道畅通为前提。

例如,美国提前交还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就是在确保美国的运河利益不受任何损害的前提下进行的。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石油历来是重要的外交手段。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以后,靠着石油发大财的富油国的外交政策逐渐强硬起来。

1998年以来,伊朗年均石油外汇收入翻两番,恃此优势,伊朗在核计划上对美国越来越强硬,和欧洲的谈判也陷入僵局。

新上任的内贾德总统根本不理会美欧让其放弃铀浓缩的要求,反而要报复在近期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投票中追随美欧的印度,甚至扬言要“在世界地图
上抹去以色列”。

俄罗斯近年石油产量连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成为油价飙升的最大受益者。

其准备赶超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无论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还是要求美国撤出中亚或是拒绝美国要求对伊朗施压还是近来在西伯利亚石油管线建设问题上,俄罗斯都表现出相当的强硬。

委内瑞拉每天向美国提供150万桶原油,是美国第二大原油进口来源国,这大大支撑了查韦斯对美强硬的外交政策,是唯一一个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表决中反对对伊朗施加压力的国家;对古巴则以优惠价格每天供应5.3万t原油;对利比亚,则警告美国实行封锁将受到切断供油的惩罚。

美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资本优势,通过发动战争、武器和资本输出,一方面推行其全球战略,主导世界走势,另一方面在保证国内汽油低价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原油资本市场赚取巨额利润。

实际上,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安全概念可谓无所不包,而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也变得多样了,当然其难度无疑也在增加。

当然,能源就起到了很好的象征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能源,拥有能源,就拥有了战争所需的“粮食”,以致能源强国不会轻易被饿死。

所以说,能源强国必定备受国际关注,其能源也会被争相竞抢,如果是强国,则会更强,如果是弱国,经济会有所提升是必然的,同时也会引起其他强国的觊觎而可能引发战争,国际能源常常与国际政治挂钩,是国际政治的一部分。

解决好能源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国际政治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