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动的描述 (复习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时间轴上找到时刻和时间间隔。 • 时刻用t表示,时间间隔用∆t表示。
D 【变式训练】1.下列计时数据,指时刻的是( )
A. 今天物理考试的时间是90 min B. 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 min C. 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为1.4 h D.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2、引入坐标系的目的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而在参考系上建立坐 标系。
思考:如何用表达式在坐标轴上表示质点的位
置?
A
B
·
0
x1
·
x/m
x2
A点的位置
→ xA=x1
B点的位置
→ xB=x2
结论:物体的位置用字母x表示
【典型例题】3.(多选)如图所示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坐标 轴(x轴),在画该坐标轴时规定原点在某长直公路上某广场的中心,公路为南 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上有两点A和B,A位置的坐标为xA=5 m,B
如电阻 功率等
【变式训练】1、(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 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 度为-4 m/s,则可知( AC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 乙两质点相距20 m
用极限法求物体的瞬时速度: 当公式中v= x 中Δt→0,足够小时,
t
这时的速度就成为瞬时速度,也就是说 瞬时速度等于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 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 Δt→0时(某点)瞬时速度≈(某点
前后极短时间内)平均速度
速率
(1)速率:即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分类:
B 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 4 m,1 m B. ﹣4 m,1 m C. 5 m,0 D. ﹣5 m,1 m
六、路程与位移
1.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①定义: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
单元复习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三个基本概念:


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时刻、时间间隔.

动 三个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部 分 知
的 描
位移、速度、加速度.

两个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位移时间图象(x —t图), 速度时间图象(V—t图).
一个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纸带,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物体的速度
【变式训练】2.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 D )
A.第4 s初 C.第3 s内
B.第2 s末 D.前3 s
五、坐标系
1、坐标系的分类
①一维坐标系(或直线坐标系):描述做直线 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及运动。②二维坐标系(或 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在某平面内的位 置及运动。③三维坐标系(或空间直角坐标系 ):描述物体在某空间内的位置及运动。
t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或 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注意:①1 m/s=3.6 km/h,②1 m/s=100 cm/s。
5.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方向与时 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 路程、时间
(3)矢量的表示方法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 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4)运算规律 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 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学习到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
【典型例题】2.如图所示为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图中大圆的半径为R,圆心 在O点(图中未画出),AC是直径,中央“S”型部分是两个半径均为的半圆.某 人晨练时按此图自A点出发,沿图中箭头所示路径ABCOA进行,第一次返回A点
C 的过程中,他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 0,0 B. 0,2πR C. 2πR,0 D. 2πR,2πR
【变式训练】2(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 x
叙述正确的是 ( ABD)
t
,以下
A.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一列火车长为100 m,速度为5 m/s.它通过一根直 径为2 cm的标志杆需要多长时间?它通过长为50 m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思 维 导 图
一、机械运动
• 机械运动:对于宏观物体来说,物体的空间 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是自然界最简单、最基 本的运动形态,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质点
1、质点的概念: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没有形状、 没有大小,却具有物体全部的质量。
2、质点的理解:
①质点的引入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 科学抽象; ②质点实际上并不存在,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 型;
八、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思考:如何用物理表达式在坐标轴上表示位置和位移?
A
·
0
x1
A点的位置:xA=x1
B
·
x/m
x2
B点的位置:xB=x2
那么A-B点的位移呢?
①图示法 ②表达式法:△x = x2 - x1 结论:物体的位移用△x 表示,△x = x末 - x初
结论:物体的位移用字母∆x表示,∆x既表示位
BD 【变式训练】3.(多选)下列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时间都是标量 B. 位移是矢量,时间是标量 C. 物体先向东运动3 m,再向北运动2 m,物体的总位移是5 m D. 物体先向东运动3 s,再向北运动2 s,物体的总运动时间是5 s
九、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3.定义式:v = x 。
A.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就一定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C. 质点是把物体抽象成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 D. 旋转的物体,肯定不能看成质点
【变式训练】2.下列关于质点的理解与判断的说法中正确的
C 是( ) A. 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 质量巨大的物体都不能看成质点 C. 研究“神十一”的轨迹时,“神十一”可以视为质点 D. 研究“神十一”和“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过程时, “神十一”和“天宫二号”可视为质点
{ v的绝对值 = v的大小 v的正负 = v的方向
科学思维: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的物理量 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速度的定义方法是比值法定义法:v = x
t
1、速度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对吗?请举例说明。
2、速度的大小与时间成反比对吗?请举例说明。
思考:初中我们学习过哪些物理量也是用比值 定义法定义的呢?请举例说明
3、把实际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1) 当物体的大小与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 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时,可看成质点。
2)如果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可看作质点,如:平移的粉笔,滑动的木块等
3)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能忽 略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如:研究地球的 自转,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
C 【典型例题】1.关于质点的概念正确的是( )
三、参考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的绝对性
(2)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时,总是 相对其它物体而言→运动的相对性
引入概念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作参考(假 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就是参考系。
理解概念
1、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 为参考系),但是要以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 则。通常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BC 位置的坐标为xB=-3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5 m处 B. A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5 m处 C. B点位于广场中心南边3 m处 D. B点位于广场中心北边3 m处
【变式训练】3.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 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
移的大小,又表示位移的方向
{ 大小: ∆x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 方向: ∆x的正负表示位移的大小
①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②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 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 B.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 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 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 速率
平均速率
瞬时速率
(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 (4)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5)平均速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一路 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标量,只有大小。
平均速率
路程 时间
s t
(6)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比较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定义 区 别 标、矢性
B 【变式训练】2.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七、矢量与标量
【典型例题】1.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 s时的速度是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
车通过2 cm的标志杆所用的时间,实际上是通过火车的长度x1所用的 时间,火车通过50 m的大桥所用时间实际上是火车通过位移x=x1+x2 所用的时间:
t1=20 s,t2=30 s.
平均速度
(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 慢程度及方向,它是对物体运动快慢的粗略描述。
(2)定义式:v x ; 此时的Δt代表时间间隔。
t
(3)矢量性: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4)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运动。
瞬时速度
(1)物理意义:精确的描述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 运动的快慢及方向。
(2)定义式:v=
x t

此时的Δt代表时刻。
(3)矢量性: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为该时刻(或位 置)物体的运动方向。
科学思维-极限法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
C 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运动状态是( )
A. 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 A船肯定是静止的 C. 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 B船可能是静止的
四、时刻和时间间隔
• 时间分为两类:时刻和时间间隔
•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
②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③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A 初位置
B 末位


思考1:当物体运动时,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路程
思考2:在什么样的运动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同?
单向直线运动
D 【典型例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 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是零 D. 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2、无论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如何,一旦这 个物体被选为参考系,就假定它是静止的。
AC 【典型例题】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要选择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 B. 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 C.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做参考系 D. 同一物体的运动相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同的
平均速度=
位移 时间
矢量
路程 平均速率= 时间
标量
物理意义
粗略表征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 方向
粗略表征物体运动的快 慢
都是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理量
联系
单位相同 表达式都可写成 v x 的形式,但注意“Δx”的意义不同
t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 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时,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