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2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
1.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图例可知该流域2000-2010年耕地面积大幅度提升农田灌溉用水量增
加从而导致流域内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
2.近年来湖南省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其主要动力是()
A. 资源和劳动力丰富
B. 科学技术进步居全国首位
C. 广播电视的持续发展
D.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
【答案】D
【解析】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
三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D正

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不是近年来二、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的主要动力 A错误
科学技术进步没有达到全国首位 B错误
广播电视的持续发展对二、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影响较小 C错误
故选D.
3.(1)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3.(2)旧煤矿区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原因是()
A. 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B.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C. 降低城市人口比重
D. 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答案】B
【解析】
【答案】C
【解析】
4.(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4.(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4.(3)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 德国
B. 澳大利亚
C. 日本
D. 阿根廷
【答案】D
【解析】(1)通过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首位度统计资料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的首位度越低而我国青海省的城市首位度很高与此相似的可能是某些发展中国
家四个国家中只有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
故选D
【答案】C
【解析】(2)结合中国国情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不一定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排除选项A
中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但是经济相对落后城市数量较少发展较慢排除选项B
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我国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广大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地区创业不是集中发展首位城市排除选项D
由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人口过度向基础设施、教育、就业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城市集中从而造成城市首位度过高选项C正确
故选C
【答案】B
【解析】(3)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率先从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改革开放等优惠政策设立经济特区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体系因而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选项B正确
故选B
5.(1)第一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与流沙蒸发量相比有较大差异是因为生物结皮土壤()
5.(2)第二阶段生物结皮土壤蒸发量迅速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生物结皮表面水分在第一阶段已被大量蒸发
②生物结皮土壤持水量下降
③生物结皮覆盖在土壤表面束缚住水分
④生物结皮土壤土层厚度下降
5.(3)随着固沙时间的增加当地植被生长良好是因为生物结皮()
A. 雨水下渗慢表面水分保持时间长
B. 地表更粗糙风速慢
C. 地表更干燥表而水分保持时间短
D. 比热容增大增温慢
【答案】A
【解析】
【答案】C
【解析】
【答案】C
【解析】
6.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 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B. 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C. 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
D. 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答案】D
【解析】
7.(1)适宜采用双层河道治理模式的河段是()
7.(2)双层河道治理模式的特点是()
A. 中心城区的河段
B. 山区高原的河段
C. 农田村落的河段
D. 河滩开阔的河段
【答案】A
【解析】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双层河道治理模式为情景考查河流治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D
【解析】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双层河道治理模式为情景考查河流治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8.纳马夸兰作为世界上最特别的地区和地球上最不寻常的沙漠之一被认为是世界的一个自然奇迹这里大部分的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直到雨季来临 1000 多种形态各异的野生多肉植物广布于这片狭长的土地上野花变幻不同的色彩读图回答 10\sim 11 题
纳马夸兰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 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 南非高原阻挡湿润空气进入
D. 主要受强劲离岸风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此地区位于南纬30度左右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
9.(1)表中甲、乙、丙三大主粮分别是()
9.(2)杂交水稻面积多年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9.(3)为了适应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需求当前培育杂交稻种的主攻方向是()
①研究耐盐碱杂交水稻新品种
②精耕细作培育营养价值高的品种
③加强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
④选育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的品种
A. 小麦、稻谷、玉米
B. 稻谷、小麦、玉米
C. 玉米、稻谷、小麦
D. 小麦、玉米、稻谷
【答案】B
【解析】(1)由表中数值可知主粮甲在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产量较高应该是稻谷主粮丙在东北三省产量较高推测是玉米
故选B
【答案】A
【解析】(2)杂交水稻面积多年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是随着耕地减少、种植业结构调整导致的水稻生产面积减少杂交水稻种子成本高目前多数杂交水稻品种不适应直播、机插、机收需求导致农户放弃杂交水稻而改种常规稻农药、化肥价格上涨对其它种植业也有影响不是杂交水稻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
故选A
【答案】D
【解析】(3)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开展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提高制种产量可以降低制种成本从而降低种子价格选育生育期短、稳产性好、抗倒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有利于满足种植大户不断扩大的直播、机插、机收需求研究耐盐碱杂交水稻新品种有利于扩大盐碱地种植面积培育营养价值高的品种可以提高稻谷品质但这两点并不是当前种植大户的迫切要求
故选D
10.(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10.(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过度放牧
B. 开山取石
C. 滥伐森林
D. 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1)“红色荒漠”分布在我国亚热带湿润区降水充足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红色荒漠”形成是因为植被遭到破坏后表层土壤被流水侵蚀底层红色基岩裸露
故“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 C正确
故选C
【答案】A
【解析】(2)南方的“红色荒漠”是山体红色基岩裸露形成的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地表植被破坏造成的地表裸露导致地表环境不稳定会引起其他自然灾害
故选A
11.(1)图中⑥⑦相遇的结果是()
11.(2)与热带草原气候形成有关的是()
A. 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
B. 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C. 长江流域出现梅雨天气
D. 形成极锋多阴雨天气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12.(1)说明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12.(2)雅丹地貌被水覆盖后,雅丹坍塌的速度加快,分析其原因
12.(3)说明修建水坝对稳定盐矿生产的作用
【答案】(1)古湖底干涸裸露后松软的砂土层在风力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洪水恢复了湖泊人工修建的水坝抬升了鸭湖水位淹没
雅丹地貌区形成水上雅丹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形成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即可①阶段是古湖不断接受沉积物沉积形成沉积
岩层到②阶段由于青藏高原隆起使得当地气候变得干旱古湖泊不断萎缩第一阶段的沉积岩层出露地表部分隆起区开始
发育雅丹到③阶段随着干旱加剧湖泊逐渐干涸湖泊沉积物在风力侵蚀为主的外力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④各阶段该
地区气候曾向暖湿转变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鸭湖地区当时气候转向暖湿冰川融水增多
水量增加有河流注入低洼区域形成湖泊加之人为修建水坝使得水源在鸭胡集中难以向两侧分流湖水淹没部分陆
地雅丹部分出露水面在湖泊边缘形成水上雅丹
【答案】(2)雅丹为松软沙土沉积经风蚀作用形成在湖水浸泡下容易变软含盐量高极易溶蚀在湖面风浪的侵蚀作用下易掏空
底部加快重力坍塌
【解析】(2)随着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水体的作用导致水上雅丹景观的消失湖水淹没部分陆上雅丹部分出露水面在湖泊边
缘形成水上雅丹湖面水位上升逐渐淹没低矮的雅丹地貌水上雅丹底部受水浸泡容易坍塌部分景观消失该地温差大
岩层裂隙中水体冻融作用导致岩层破碎加剧景观破坏湖面波浪的侵蚀作用加剧雅丹地貌坍塌
【答案】(3)水坝可以人工调节流入盐池的水量(或减少汛期淡水汇入盐池或提供必要水源用于溶解固体盐矿保持盐池较高的盐度
)稳定盐矿生产减少洪水灾害对采盐设施的破坏
【解析】(3)根据材料修建拦水坝使东台吉乃尔河水几乎全部汇入鸭湖故主要是拦水坝可以防止洪水冲毁盐田防止其损坏生产设
施河水全部汇入鸭湖则可以避免大量淡水补给地下卤水保证了地下卤水的品质保证盐的品质同时水源汇聚湖中为
溶解矿区地下固体矿层提供水源
1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 左右集中在6~10月
材料二图甲为南亚局部区域略图图乙为图中高哈蒂气候资料图
根据流域内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说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
【答案】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雨季长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长纬度较低气温高河流无结冰期流域内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解析】考查气候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从高哈蒂气候统计图中可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全年气温较高决定该流域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无结冰期
14.(1)阶段Ⅰ观察图1和阅读材料海峡西岸经济区位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的结合部邻近港澳发挥着________ ________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沿平台和纽带
14.(2)阶段Ⅱ为了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要加快区域发展条件的调查请你说出应从哪些方面开展调查
14.(3)阶段Ⅲ请你举例说明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势条件
【答案】(1)长三角珠三角台湾地区祖国大陆承南启北贯通东西
【解析】(1)图文材料可知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
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发挥着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作用
【答案】(2)自然方面地形、地质、气候、水文、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社会经济方面人口、交通、产业现状、技术、资金和政
策等
【解析】(2)为促进区域发展需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调查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主要从自然地理各要素(气、地、水、土等)和人文
地理各要素(人口、城市、工业、交通、商业等)进行分析
【答案】(3)围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港澳有利对外交流东部临海海运便利发展海洋经济条件好在西部
山区有多样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水力资源
【解析】(3)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区位条件①邻近台湾西部经济发达地区有利于接受台湾的产业扩散②许多台湾投
资者的故乡在福建台商热爱故乡、盼望故乡发展的热情高涨③福建背靠祖国大陆市场前景广阔④福建沿海人口稠密劳
动力丰富③国家政策支持⑥对外交通比较便利①福建人民发展经济的愿望强烈
15.(1)推测乙地的地形类型并说出依据
15.(2)甲地与丙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 请说明原因
15.(3)地理兴趣小组经过研究认为该区域适合建小水电站你推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山地或丘陵气温比周边低
【解析】
【答案】丙
【解析】
【答案】当地河流众多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为
工业生产提供电力
【解析】
16.(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16.(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16.(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特点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解析】(1)地势特点可以从地势起伏和倾斜方向角度回答
【答案】(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
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解析】(2)河流径流量大小决定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从此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
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解析】(3)从表中数据可知该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特别是夏秋农作物耗水量大的季
节水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结合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意义回答即可
17.(1)珠江三角洲调水工程采用全封闭深埋地下管道方式分析其原因
17.(2)推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输水量最大的时期并说明理由
17.(3)说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珠江三角洲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生产与生活设施分布密集为了将水资源配置
工程对地表的影响降为最低
【解析】
【答案】冬半年(冬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河流汛期为6月到10月枯水期东江流城
用水紧张
【解析】
【答案】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开发利用极不平衡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东
江流域生态环境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