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诊抢救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急诊抢救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急诊抢救疾病的病种特点,探讨常见抢救疾病的预防措施,为小儿急诊抢救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抢救处理病例350例,
按抢救病种、数量、年龄和性别等作分类统计。

结果各类急诊抢救病例中,排
序前五位的病种依次是高热惊厥、呼吸道疾病、各种中毒、各种创伤、过敏反应,其中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0-3 岁是小儿急诊抢救的高发年龄段。

结论急诊
护理人员应熟悉急诊疾病的特点,掌握各种抢救处理措施,同时要加强学校、家
庭的小儿安全抢救宣教工作,以预防为主,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急诊抢救预防措施疾病种类
近年来,小儿急诊抢救病例明显上升,其病情具有紧急、复杂、多变的特点。

抢救处理措施的实施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小儿终身残疾甚
至死亡,给家庭带来极大伤痛,还可能引起法律纠纷[1]。

为增强人们对小儿急诊
抢救的预防意识和探索有效的抢救措施,本研究回顾分析350例我院收治的急诊
抢救处理病例,并按抢救病种、数量、年龄和性别等作分类统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入组我院收治的350例急诊抢救患儿,其中男225例,女125例,年龄0-14岁。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病种、数量及患儿的性别、年龄分别对350例急诊抢救患儿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各年龄段急诊患儿构成比见表1。

由表可见,0-3 岁是小儿急诊抢救的高
发年龄段,占76.9%,而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

表1 各年龄段急诊患儿构成比
2.2 急诊抢救病种构成情况我院抢救的350例急诊患儿具体病种见表2。


果表明,小儿急诊抢救病种中排序前五位的依次是高热惊厥、呼吸道疾病、各种
中毒、各种创伤、过敏反应。

表2 急诊抢救病种构成情况
3 讨论
小儿急诊在诊断、治疗、心理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在抢救护理时稍有不慎,将可能给患儿及其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2],现针对小儿急诊常见病种抢
救措施进行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3.1 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是小儿急诊抢救病例最多的病种,患儿惊厥发生时,
多数家长容易惊慌失措。

医护人员应冷静处理,稳定家长情绪,同时要立即将患
儿平卧,使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患
儿常伴随高热,应立即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

抽搐患儿要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安
定每次0.3mg/kg-0.5mg/kg,缓慢静脉滴注。

必要时给予患儿经鼻导管吸氧,0.5-
1L/min;或面罩给氧2-3L/min。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病房安静,减少刺激,以
免引起惊厥发作。

医护人员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及时处理固然关键,但家属的健康
宣教工作亦非常重要。

家长在家中应常备体温计及退热贴,患儿惊厥发作时,应
就地抢救,指压人中穴,保持冷静,不能摇晃或移动患儿,抽搐缓解后立即送往
医院治疗。

3.2 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及婴幼儿儿多见肺部感染,且年龄越小,病情表现越重。

临床抢救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痰,注意窒息,必要时给予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严格控制液体量及药物输液速度。

家长应加强患儿营养,增强其体质,居室要保持通风,安静。

由于患儿抵抗力下降,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受凉感冒。

3.3 各种中毒小儿中毒主要分为药物和毒物中毒,所涉及的药物主要有避孕药、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类等。

小儿药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缺乏基本医药知识又擅自用药,不遵医嘱超量给小儿服药,或者家庭药品、有毒物品保管不妥致小儿误服。

对药物及毒物中毒的患儿应立即送往医院,医护患者向患者家属详细询问病情,正确判断中毒途径及毒物种类,除特殊毒物禁止洗胃外,应马上给予催吐、洗胃,清除胃肠道内毒物,并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

为防止小儿急性中毒,家长平时应注意妥善保管药品,有毒物品应放于小儿不能接触的地方,加强饮食卫生。

3.4 各种创伤小儿因多活泼好动,容易发生各种坠落伤,跌伤,交通伤等意外伤害,各类创伤中头部创伤占首位。

小儿发生意外创伤时,现场人员或家长应立即检查患儿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并立即送往医院。

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头部受伤患儿的神志及瞳孔变化,监护生命体征,如出现大出血,应迅速放开静脉通道,防止失血性休克。

家长平时应注意学习安全教育知识,防止小儿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3.5 过敏反应小儿过敏反应常因药物引起,其中中成药及抗生素过敏病例最为常见,此类过敏引起的急救通常在输液过程中及注射。

发现药物过敏, 应立即停用药物, 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医务人员应加强健康宣教,避免滥用抗生素。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应了解小儿急诊抢救的主要病种、特点及其抢救措施,冷静、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

同时积极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尽量避免各种小儿常见急救病例的发生, 保护小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启泉,刘晓明,刘坤. 儿童急诊安全护理中的预见性问题及防范措施[J],家庭护士,2008,6(9):2418-2419.
[2] 任晓旭,胡风华,曲东等.儿科急诊危重患儿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5):462-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