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卷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 . 石蜡融化
B . 酒精挥发
C . 纸张燃烧
D . 冰雪融化
2. (2分)属于单质的是()
A . 四氧化三铁
B . 氯化钾
C . 高锰酸钾
D . 液氮
3. (2分)净水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 吸附
B . 沉淀
C . 过滤
D . 蒸馏
4. (2分)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广告词正确的是()
A . “P牌”化妆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 . “X牌”加湿器能把水分子变小
C . 适量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D . 利用“油霸”装置能直接将水转化成汽油
6.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做电极
B . 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作发酵粉
C . 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电光源
D .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去除油污
7. (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B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8. (2分)根据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9. (2分)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 . 蒸馏水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氧气
10. (2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必须检验是否收集满瓶,这时通常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检验,应该将带火星木条应该()
A . 放置在集气瓶口
B . 集气瓶中间
C . 集气瓶底部附近
D . 瓶口上方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11. (4分)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天然水净化时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________;高铁酸钠(化学式Na2FeO4)市一中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制取Na2FeO4的反应为:Fe2O3+3Na2O2=2Na2FeO4+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2. (4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________;
(2)“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________;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_______元素;
(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_______元素;
(5)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6)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13. (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

(2)比较下列两种变化:①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3)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

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三、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5分)
14. (5分)氢气具有很多性质,其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氢气无色无味,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常用于填充气球。

氢气能燃烧,可用作燃料。

氢气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用水吸收,可制成盐酸。

氢气还能跟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

根据以上材料,进行总结:
(1)氢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写一条)
(2)氢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写一条)
(3)氢气的用途________(写一条)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15. (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利用如图装置,可完成许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2)【交流与评价】
①实验3中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________,原理一样,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②反应停止后将实验2中甲、乙两试管废液倒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沉淀,则反应停止后实验2甲试管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共2题;共7分)
16. (4分)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实验二】实验目的:________
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
________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3)【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17. (3分)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________;
(3)描述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并放出热量;
(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
11-1、
12-1、答案:略
12-2、答案:略
12-3、答案:略
12-4、答案:略
12-5、答案:略
12-6、答案:略
13-1、
三、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5分) 14-1、
14-2、
14-3、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分) 15-1、
15-2、
五、实验题 (共2题;共7分)
16-1、
16-2、
16-3、
17-1、答案:略17-2、答案:略17-3、答案:略17-4、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