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读后感(最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读后感
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读后感
一看到哲学两字,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上大学时的情景,教授在前面埋头读讲义,我们就听得一头雾水,忙于记笔记,实在无趣,只好睡觉。

我一直感觉哲学知识太高深,不能理解其中的真谛,更感觉哲学家就像是精神病,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生活在和别人的争辩之中,不把对方弄得无话可说,就不能证明他是哲学家,所以特别同情政治系的同学们,暗自庆幸我们只是作为选修课糊弄过去就行了。

但是时过境迁,随着生活阅历和教龄的增加,现在闲来无事再来读跟自己息息相关的这本书,竟然茅塞顿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首先是佩服主编,他们很了解人们对哲学的认识,只选取了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等25位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主要的哲学思想简单的加以介绍,读人物生平就像是看故事,很有意思,在生平当中带着他们对生活,对教育的不同的感悟和看法,慢慢渗透给读者,容易接受。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不接受也不要紧,更有用的是每个章节的后面都有主编提炼出的哲学家著作中的所映射出的教师图像,和根据哲学家的思想,作者所做的教育反思,我感同身受。

一、自知之明
难怪老话总说,最聪明的人是能够了解自己的人。

在教学上要做到课前、课中、课后要及时反思改进,管理班级和做人都要经常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另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要终身学习,弥补各方面知识的不足。

苏格拉底说:人要经常自我反省与沉思,知识不赖他求,却要仰靠自己。

自己的内心就是知识的宝藏,尽力去挖掘,就会有金玉出现,何必舍近求远呢?时时反省自己,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因此,肯定自我沉思与反省的态度,知识就会源源而来,并且品德也会步步趋向于善。

不少人坐失良机,蹉跎岁月,无法充分发挥本有的资产,实在可惜。

只有向自己使力,才能获取效益。

培根认为人因为自私而忽略了人生的意义,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内,并不尊重群体或社会,不会想到自己得到了社会多少好处,故
而不知感恩,只想获得,却不想人都会死。

这一点后来邱吉尔也曾说过,说人只想获得,总是嫌得到的还不够,而又不愿付出,却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多上多少倍。

事实上,如果认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所需要的,有多少是完全靠自己做成的。

有些东西,如果没有制造和出卖的人,光靠有钱也买不到。

所以培根认为人要知道尊重社会与感恩,这是人的义务。

另一项人的义务是:要管得住自己,不是管别人。

现在很多人睁大眼睛,只看别人的错,却不知道同样的错就在自己身上。

管自己就是人的基本义务。

二、道德修为
一是教育学生要有道德,更重要的是老师更要有道德,道德的培养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而苏格拉底认为知即德,知行合一,品德建立在知识上,知识可教,品德也是可教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道德德行并非天生,而是经由后天的努力,并由习惯的养成而臻于完美。

一语道出了教育中品德与习惯的关系。

有的学生总是犯错,习惯不好,就是他的道德修为达不到自觉的水平,老师要有耐心教导学生,让他们逐步修炼成熟。

培根说:人要求心灵的和谐,德行最好是要以情制情,教师更要以身作则,可见修炼教师的道德修为有多么重要!
读到这儿,我又想起了那件事:有一年我带初三,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太差,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成绩,就没有按正常渠道给他报考,结果孩子就没有毕业证,虽然当时初中毕业证对于一个上中专的孩子没有什么用。

孩子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从没有和我要过毕业证,而且逢年过节总是问候我,有时还给我送来小礼物,在中专学习的点滴,定期都要向我汇报,不久前还高兴的告诉我,他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也顺利拿到中专的毕业证了。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无地自容,看看孩子的德行,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只要班级有困难,我为难发愁的时候,他都首当其冲,我却能做出违背师德的事,没有脸去面对这个孩子。

虽然孩子不知道,但是这却是我终生的遗憾,这件事不仅督促我我以后要好好爱每一个孩子,努力修行,更鞭策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急功近利,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三、殉道不悔
这主要讲的是无畏的敬业精神和对真理不懈的追求。

齐克果的教师应当是自我坚实的学习者绝望的正向性在于能够化绝望为希望;尼采的精神三变:骆驼狮子孩童;布伯的包容思想等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最为理想的教师图像,即具有创造能力、永远虚心求教的孩童教师。

在不同变化阶段,永远满怀希望与热忱,和学生共创美好。

学生因老师而重生,老师因学生而重生。

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如此。

而这种追求与境界的达到是要经历蝴蝶蜕变般的痛苦,宁死不屈。

尼采认为教师就像马戏团走钢索的人,孤独而勇敢,不走过去就在原地踏步,理想不能开展;走过去必须要有超越自我的坚强意志,失败了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比方说:努力去实践,结果学生成绩不理想,可能会招致世俗的一片讽刺,如果你还能殉道不悔,超然前行,你就会是教育园地中永不止息的太阳。

有时间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吧,哲学蕴含的思想值得你终其一生去探究,教育更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智者同行,其乐无穷,受益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