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指导阶段性测试8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测试(八)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0·安徽蚌埠高三质检)下列生化反应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
B.各种消化酶的合成
C.谷氨酸棒状杆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D.二氧化碳的固定
【解析】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各种消化酶的合成在核糖体中;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中;谷氨酸棒状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故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答案】 C
2.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他都是由于内环境的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
【答案】 B
3.(2020·宣武高三期末)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加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C.引起渴觉的神经冲动最初来自下丘脑
D.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来完成的
【解析】当血钾升高或者血钠降低时,会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结果是“保钠排钾”。
【答案】 A
4.如图所示,食物中的葡萄糖吸收后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通过的人体内环境依次是
( )
A.组织液→血浆
B.组织液→淋巴→血浆
C.细胞内液→组织液→细胞内液
D.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
【解析】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首先由小肠绒毛壁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最后从血浆中透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
内部。
【答案】 A
5.有关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胰岛素,则该细胞在血糖浓度过低时的活动加强
B.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
来的
C.若Y表示生长激素,则该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细胞
D.若Y表示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是由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
【答案】 C
6.(2020·石家庄高三质检)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参与体温的调节④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解析】下丘脑既是神经结构,又是内分泌结构,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联系的枢纽与桥梁。
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但躯体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下丘脑能分泌和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激素,调节相关内分泌腺的活动;下丘脑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
【答案】 B
7.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B.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
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使体液丢失,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体表排出的水量相等
【解析】当血钠含量下降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反之,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使体液丢失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而人体内水的总摄入量与排出量相等。
【答案】 B
8.邻居杨大妈患了癌症,腹腔严重积水。
假如你是一位医生,为了利尿排水应建议她输入( ) A.葡萄糖和维生维 B.生理盐水
C.无机盐 D.血浆蛋白
【解析】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不能从血管中渗出,当输入血浆蛋白后,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有利于组织液回流到血浆,从而减少腹腔积水。
【答案】 D
9.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导致血糖含量过低
D.糖尿症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
【解析】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糖,但尿液中含有糖的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症。
【答案】 A
10.(2020·南昌高三模拟)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某人摄入了较多的碱性食品后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上升
B.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C.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
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解析】血浆中存在缓冲对,只要进入的酸或碱不至于过多,都能使血浆PH维持相对的平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受损后将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进入细胞之前,在细胞外液中被抗体消灭为体液免疫,但进入细胞内后必须通过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消灭;胰岛素为人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
【答案】 B
11.(2020·南昌四枝高三联考)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 )
A.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皮肤血流量增加
D.第一运动区兴奋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皮肤血流量减少,骨骼肌战栗。
同时也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
【答案】 A
12.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的葡萄糖从食物中转运到血浆中,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减少
B.某人在数小时内不进食,胰岛素的分泌会增加
C.胰高血糖素会促进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
D.胰岛素促进肝脏分泌葡萄糖
【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进入细胞,促进糖在细胞中的代谢。
血糖浓度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而达到相对稳定。
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元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糖,升高血糖浓度。
【答案】 A
13.(2020·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综合练习)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
(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答案】ABC
14.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解析】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属于细胞工程,不属于免疫过程。
【答案】 C
1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注射青霉素引起人体休克
B.注射青霉素杀死肺炎双球菌
C.淋巴因子能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
D.吞噬细胞清除自身衰老、癌变细胞
【解析】注射青霉素引起人体休克是过敏反应,为异常免疫反应;淋巴因子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是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吞噬细胞清除自身衰老、癌变细胞为非特异性免疫。
而注射青霉素杀死肺炎双球菌为药物作用,与人体自身活动无直接关系,故不是免疫。
【答案】 B
16.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焦虑和紧张会使T淋巴细胞降低对病毒、肿瘤的监控,间接引起抗体生成能力的下降。
这表明健康的心态有助于( )
A.提高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
B.降低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
C.提高细胞免疫,提高体液免疫
D.降低细胞免疫,降低体液免疫
【解析】焦虑和紧张使T细胞能力下降,同时也引起了抗体生成能力的下降,所以保持健康的心态能使T细胞和B细胞能力提高,既有利于提高细胞免疫,又有利于提高体液免疫。
【答案】 C
17.(2020·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稳态的调节,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故C项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故B项正确;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态状态,故D项正确;而摄入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故A项错误。
【答案】 A
18.(2020·山东省高考模拟)在寒冷条件下,下列有关健康人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器是皮肤血管、骨骼肌等及分布在其内的传出神经末梢构成
B.下丘脑和垂体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C.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D.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多,人体的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解析】体温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在寒冷条件下,在有关神经的作用下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从而使皮肤的散热减少,与此同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使产热量增加;在此过程中,有关神经的兴奋还可以促进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健康人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
【答案】 A
19.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分组甲乙丙
处理不做任何处理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14天后,皮肤片
结痂脱落
切除胸腺
易成活的分别是( ) A.乙、甲 B.乙、丙
C.甲、丙 D.丙、甲
【解析】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对移植器官产生排异反应的主要是T细胞,而T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的,故切除胸腺,细胞免疫丧失,因而丙移植的皮肤最易成活。
当异体皮肤移植到其体表,其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机体将迅速发生更强烈的二次免疫反应,故乙皮肤片最易脱落。
【答案】 B
20.(2020·长春高三调研)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菌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某人的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
【解析】抗体是在特异性免疫(人体第三道防线)过程中产生的,吞噬细胞吞噬细菌不一定需要抗体,如人体第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其过程不产生抗体;同一个体的B细胞和T细胞的基因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二者功能不同;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需要筛选才能找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C为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浆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图示中______________端乳酸含量会增加,但血浆pH依旧会保持稳定,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等。
(2)若C为肝细胞,饥饿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它作用于C 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3)若C为一个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垂体细胞,它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C为甲状腺细胞,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C的途径是(填标号。
其中1为组织液、2为毛细血管壁、3为血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而不作用于其他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为一个精原细胞,将其中的一个核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数占________。
【答案】(1)B NaHCO3(2)胰高血糖素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3)减少
3 2 1 细胞特异性识别
(4)1/2
22.(8分)(2020·乌鲁木齐高三诊断性测试)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
请回答:
(1)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________,它降低血糖的调节途径可归纳为两条,一是通过④⑤⑥过程促进________、________;二是抑制________。
(2)图中b激素是________,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__;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
血糖过低时,体内
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浓度等方面具有________作用。
(3)GPT(谷丙转氨酶)是检查人体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该物质在肝脏中参与________作用的催化,在该过程反应前后整个人体内氨基酸种类的变化是________。
(增加、减少或不变)
(4)某健康成年人代谢产生的尿素增多,表明经________作用的蛋白质量增多。
【解析】(1)血糖升高时只有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降低血糖是通过抑制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实现的。
(2)胰岛细胞分泌的升高血糖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它与胰岛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是拮抗关系,但是胰岛素的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实现反馈调节。
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等,与胰高血糖素共同升高血糖,它们的作用是协同作用。
(3)谷丙转氨酶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其作用是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只会改变氨基酸的种类,不会增加氨基酸的数量。
但是人体中总的氨基酸种类是不会改变的。
(4)尿素是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脱下的氨基形成的。
【答案】(1)胰岛素合成糖元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脂肪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2)胰高血糖素拮抗关系反馈增加协同
(3)转氨基不变(4)脱氨基
23.(7分)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机制:
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器官或物质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 ______
(2)分析上图,你认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有哪些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中①应为垂体,②为肾上腺,③为骨骼肌,④为皮肤,⑧为促甲状腺激素,⑩为肾上腺素,⑨为甲状腺激素,⑥为皮肤血管收缩。
【答案】(1)肾上腺骨骼肌皮肤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2)一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二是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三是激素的反馈调节。
24.(7分)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Ⅰ.(1)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细胞,图中属于反应阶段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
Ⅱ.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空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用毒性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实验绵羊。
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
四后天,对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
本实验的结论是:实验绵羊获得了免疫力。
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还不足以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1)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a为吞噬细胞,b为T细胞,c为B细胞,d为效应T细胞,e为记忆T细胞,f为效应B细胞,g为记忆B细胞。
①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呈递抗原,②为T(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B)细胞,③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作用,④为细胞免疫,⑤为体液免疫。
A 为淋巴因子,B为抗体。
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所以需通过细胞免疫进行清除。
HIV主要攻击T细胞,所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Ⅱ.该实验设计没有对照组,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应将未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等量的同毒性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作为对照。
【答案】Ⅰ.(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过程效应T 二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可)
(3)b、c、d、e、g(有a、f的答案不可,缺一不可)
(4)④(5)b 免疫缺陷病
Ⅱ.(1)对照原则
(2)将未免疫的绵羊,同时注射等量毒性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
(3)未免疫的绵羊将全部死亡
25.(5分)(2020·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综合练习)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
(2)若⑤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______________。
(3)寒冷环境中即时反应之一是起“鸡皮疙瘩”,请根据反射弧的知识写出此过程的简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5)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的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
试回答如下问题:
①免疫球蛋白在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________(“初次”或“再次”)服用初乳时。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淋巴因子
(3)冷刺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相关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相关传出神经→立毛肌收缩
(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5)①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及时清除抗原
②再次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6.(5分)(2020·年雷州模拟)人类认识病毒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与病毒的战斗却是成绩斐然。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06年11月以来,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相继发生了诺瓦克病毒集体感染事件,另外广州也出现诺瓦克病毒感染者,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人士说,今年广州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疫情以散发病例为主,不必恐慌。
资料二 据研究表明,SARS 病毒(如右图所示)是一种
单链RNA 病毒,其自身RNA 可发挥翻译模板的作用。
临床选
用抗SARS 病毒药物主要是抗RNA 病毒或广谱抗病毒药物。
目前预防SARS 可以有多条途径,如:注射球蛋白像每年秋
末冬初预防流感一样来预防;重组干扰素(淋巴因子中的一
种)用于临床预防、治疗SARS 等。
最新研究结果是以SARS
康复病人血液为基础而构建的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基因库
已在上海建成,单克隆抗体可用于SARS 的预防与治疗,免除直接用SARS 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SARS 所带来的隐患。
(1)在免疫学上,诺瓦克病毒、干扰素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
(2)诺瓦克或SARS 病毒首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以对抗病毒对人体的破坏作用,参与上述人体反应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SARS 再次流行时,康复的SARS 患者可能不再患病,即使被传染上,症状也比较轻,康复得比较快,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ARS 病毒的外壳是在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试写出这一过程包含的信息流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病毒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抗体、干扰素等称为免疫活性物质。
在人体内,当病原体侵入后,此时有大量的细胞参与到免疫的过程中来,如吴噬细胞对抗原进行吞噬处理,T 细胞呈递抗原,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形成
效应T 细胞等。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其流程是:RNA ――→翻译蛋白
质。
【答案】 (1)抗原 免疫活性物质 (2)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效应T 细胞、效应B 细胞
(3)康复的SARS 患者的血清中有可以杀死SARS 病毒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4)人体细胞的核糖体 RNA ――→翻译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