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兰亭集序》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羲之的可贵之处在于:正视死亡痛苦,不逃避。 因为痛苦,所以更加珍惜当下。
因为认识到死亡的痛苦,所以他珍视如兰亭集会这样的欢 乐,看重生机勃勃的自然;
因为认识到一切终将消逝,所以他并不沉溺于各种快乐之 中,而是用哲人的目光审视它们;
因为认识到生死之叹贯串古今,所以他寄望后人能与兰亭 诸贤心灵相通。
【清】乾隆皇帝 清朝之后,年号只有一个,所以改称皇帝“年号”——乾隆年间,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文化常识积累:天干地支
“癸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0个。前一位是壬子,后一位是甲寅。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传说当时的皇帝北郊祭祀,命王羲之写祝词于匾,再派工人雕刻。刻 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 直到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 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是日:兰亭集会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 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
毕、咸:全、都
状后的标志 长长的,高高的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衬、围绕(景物互相衬托) 列坐:排列而坐。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以之为,把它当作
亦足以畅叙幽情。
次:旁边,水边。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和风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暂时感到自得
因“之”引发 感慨
到、及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连接 之前
犹且,尚且
更何况,寿命长短,自然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第三段的主要情感是:
王羲之感受到了哪些“痛”?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你的生死观是什么样的?
【鲁迅的生死观】 「令祖母逝世是令人悲痛的事。但她已88岁,确实高寿,即使在世生活将是够困 难的罢。」 「我觉得那么躺着过日子,是会无聊得使自己不像活着似的,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 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几年也是白白的。」 「在生命的生死、健康、意义方面,我最看重意义。」
因为有了痛苦,所以珍惜欢乐; 因为有了痛苦,所以思考生命; 因为有了痛苦,所以寄情未来。
全文总结:情感变化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人生短暂 光阴易逝 人世无常 美好易散


悲面
古今同悲
拓 展 思 考
你的生死观是什么样的?
孔子:未知生,焉知死。 苏格拉底:既知生,不畏死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庄子:齐生死(鼓盆而歌) 陶渊明: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坦然面对) 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马一浮: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十个符号叫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
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序”

疏通课文内容
梳理字词|把握句式|理解内容
初读全文:找找王羲之的情绪变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 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你的生死观是什么样的?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是明白世界的残酷,也遭受了社会带给他的苦难,他依然能用心的说“我热爱这个 世界,我愿竭尽所能去为我的世界而好好战斗”。 你得对着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别想什么一年十年以后的事。你得想到今天。把你的理论统统丢开。 所有的理论,哪怕是关于道德的,都是不好的,愚蠢的,对人有害的。别用暴力去挤逼人生。先过了今天 再说。对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污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 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你不用焦心。你先看着。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将来大地会醒过 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的有耐性就是了。你得虔诚,你得等待。如果你是好的,一切都会顺 当的。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干吗 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干吗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的事。... 竭尽所能。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确实、实在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借以…… 抒发胸臆 穷尽 用来……
值得
信可乐也!
谢灵运说过:“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兰亭集会上,王羲之直呼 “信可乐也”,那么请找找看1、2两段有那些让人乐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他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 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 代”“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的行书。
顶级财阀官三代
王羲之,东晋名士,出身高门——琅琊王氏。
西晋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朝政;另 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
作用在于推荐介绍其人著作,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 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此书。
①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②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作序。
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③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④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庄子是“躺平学”鼻祖吗?
所谓“魏晋风雅”
两晋政治恐怖,昌明有志的士大夫不满朝堂,转而崇尚 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一时之间,黄老之学 极为盛行。
事实上,有些人是“真名士,自风流”,而很多人过于 消极,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就像浮 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
痛陈弊端。——他批评政府的官僚机构臃肿庞杂,行政 效率低;控诉朝廷大臣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官官相护。
军事表现亦不俗。
恐怖政治下的进取者
魏晋风度之名士
《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 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 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
会稽名士们好老庄、善玄谈,王羲之经常与他们一起谈 玄论道、诗酒风流、逍遥度日。
“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羲之传》中说:“深为从伯敦、导所 器重。”王敦称赞他说:“汝是吾家佳子弟。”
政治远见好官员
赈灾济民——会稽灾荒,王羲之一方面打开粮仓赈济灾 民,另一方面向朝廷提合理化建议: “断酒以救民命” 。
为民请命。——实地考察地方赋税,王羲之一再上书要 求减免赋役,以使人民“小得苏息,各安其业”。
①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②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赏心: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游目骋怀,视听皆娱。 ④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所描绘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山有竹,清幽、素淡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篇》)
王羲之逸闻

东床快婿
太尉郗(chi)鉴有女才貌皆佳,于王家求婿。丞相王导与之甚厚,许其族中择婿。王家子弟 闻,皆荣饰华茂,吟咏赋对,唯东阁一子,坦腹坐卧,举止自若。太尉喜,亲往相见,赏其才 貌,嘉其谈举,招为婿。是为王羲之。

入木三分
矣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古

诗十九首》 )
全文总结:情感变化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人生短暂 光阴易逝 人世无常 美好易散


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 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固,本来、当然。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
文化常识积累:皇帝的年号、庙号、谥号
【汉】汉武帝 从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不限一个。 汉时期,称皇帝“谥号”——刘彻:孝武皇帝,简称汉武帝。 汉武帝的庙号是汉世宗,年号有“建元、元狩、太初、天汉、太始、……” )
【唐】唐太宗 从唐代开始,皇帝的谥号已从“盖棺定论”的评价发展为“歌功颂德”的工具。 唐太宗李世民,初谥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圣皇帝,又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再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所以唐代改称皇帝“庙号”——唐太宗。

亭有水,灵动、雅致

① 突出景物本身的特点——清幽、灵动;

交 ② 用兰亭四周景色营造素雅、清幽的氛围;
③ 衬托作者情操的不俗;

④ 表达作者的畅快愉悦。
时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地点
会稽山阴之兰亭


事由

修禊事


人物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环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面对
明白、通晓
一,把……看作一样。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
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一一记下
……的原因
情趣一样
亦将有感于斯文。悲夫! 王羲之到底在“悲”什么?
庄子的“齐物论”
齐死生、齐彭殇、齐物我 妻死,庄子箕踞鼓盆而歌…… 万事万物都会在自身与对立面之间转化 庄子的宇宙观
俯仰一世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生命短暂 光阴易逝
时好人
不 我
景 不
生 短

待长暂
不知老之将至
好景不常在,人生无常
情随事迁
美好消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丕)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自顾非金石,咄昔令人悲。(曹植)
生 亦
大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陆机)
这种看似豁达实际上极其消极的情绪在当时是人们— —尤其是文人雅士和朝堂宦臣乃至君王的“共识”
王羲之同时代的很多人在慨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时, 走 向消极无为。但王羲之发出了对 “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 主义的哲学观点的批判。
对士大夫崇尚清谈之风与认同虚无消极思想的规劝。 人生苦短,应积极有为,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 珍惜和热爱。 这种“有为”体现在他的为官经历中,也体现在他的文章和 书法中——“消极其表,执着其里”。
乐 也
感想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悟,通“晤”, 把情怀寄托在所
相处、交往 有的人 面对面。
爱好的事物上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
兼词,之于,从……中

所+v=n 遇到的东西
求得的东西
·

王 羲 之
书法作品: 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散文佳作: 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把握时代背景
王羲之(303—361年)

不止于书圣
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 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 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 《禊序》和《禊贴》。
兰亭,东晋位于会稽郡山阴城;集,集会。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 列于卷首叫“序”,位于于卷末叫“后序”“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