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长注:俄罗斯所谓的“第五代战斗机”的相关消息充斥着各种新闻媒体,时不时俄罗斯某些要人或者厂商会站到台面上宣扬所谓“第五代战斗机”如何
先进,及其研制进度如何乐观。
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第五代战斗机”仍然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既无明确的可选择的机型,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划。
本文
收集了各种的相关信息,不表示本站支持其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研究。
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图片。
俄罗斯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
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开发,苏霍伊设计局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
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
T-50的简化图片显示该机是一种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A"猛禽"战斗机相似的双发常规气动布局。
然而T-50的水平和垂直控制面更小,这表明该机希望使用矢量推力技术进行俯仰、偏航和滚转控制。
图中展示的发动机喷管与"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在2005年莫斯科航展上透
露的117A发动机比较相似。
117A作为长期服役的AL -31F发动机发展型,该动力装置已进行了重新设计,压气机能承受更高的压力,涡轮能耐更高的
温度。
T-50的高推重比与矢量推力技术耦合在一起能极大地提高飞机的短程性能,包括在300~400米(1000 -1300英尺)跑道起降。
米格1.41
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Mikhail Pogosyan称,PAK FA战斗机大约在苏-30和较小的米格-29之间,但更接近于更大的苏-30。
这说明T-50的起飞重量大概在25~30吨之间。
T-50携带的武器将设计在机身内部,并能够在无加力的情况下进行超音速巡航,这就需要改变苏-30的布局而采用更适合超音速飞行的常规气动布局。
T-50在本月初通过了实体模型的技术审查,并定于2012年必须首飞。
早期制订的时间框架仍然有效。
我们必须按时完成工作。
苏霍伊设计局表示其正在完成T-50的设计绘图,并将在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KNAAPO)和新西伯利亚契卡洛夫飞机生产联合体(NAPO)的制造厂生产该机。
KNAAPO 作为飞机工业生产阶段的承包商,NAPO则作为其主要的供应商。
NAPO总裁Fiodor Zhdanov称,他的工厂将生产T-50的机头部分。
该飞机将有许多零部件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造。
据报道,俄罗斯试图使自己的第五代战斗机在设计思想以及飞机的战斗性能
等方面都要超过被认为是同一级别的美国的F-22和F-35。
但造价却比F-22以及F-35要便宜很多。
估计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计划将需要投入50亿到60亿美元的资金。
俄罗斯希望在2006年时开始对第五代战斗机进行试飞,到2010年时开始生产并装备部队。
但有关分析人士对俄罗斯的这一计划感到怀疑。
按照诺戈维钦的说法,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斗机锁定为多用途战斗机,无论是
轻型抑或重型战斗机,设计巡航速度全部达到超音速,机载设备全部为全自
动化电子设备,只不过轻型战斗机只装备一台发动机,而重型战斗机则为两台。
另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苏霍伊设计局研发的S-54重型战斗机(下图)利用了苏-47的技术工艺,最大起飞重量17.5吨,机体的25%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拥有8个武器外挂点,载弹量超过6吨,可携带各类远、中、近程空对空导弹,执行各种距离的空中打击任务,亦可攻击任何高度上的空中预警机
和战略轰炸机。
而美国新一代主力战斗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JiontStriker Fighter)只能携带近距空对空导弹,缺乏远程和超视距作战能力。
此外,与美国F-22“猛禽”对应的轻型战斗机则是一款由米格公司研发的、
重量与米格-29相当的轻型战斗机。
在研制第五代战斗机方
研制第五代战斗机方面俄罗斯目前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经费不足。
这是俄罗斯同意印度参加研制计划的根本原因。
但印度究竟要在多大程度上参与第
五代战斗机的研制计划,印度在这方面将要投入多大的资金,这些问题都将
是未来俄印双方继续谈判的焦点。
俄罗斯媒体认为,这是俄罗斯有史以来第一次允许外国参加自己的尖端武器
研制计划。
俄罗斯著名军事记者李多夫金认为,印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
俄罗斯航空军事方面的最先进科技,设计思想以及生产制造技术。
而10年后印度也将会自己生产第五代战斗机,这样未来印度空军所装备的战斗机不但
其他亚洲国家没有,就连大部分的欧洲国家也不具备。
所以印度很可能会成为继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瑞典之后的另一个新兴航空工业大国。
当俄印双方在联合开发第五代战斗机的谈判中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俄罗斯《新闻时报》透露,有关中国参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研制的谈判却没有取
得成功。
最近两年来,有关中国参与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研制开发的消息时
常被俄罗斯新闻媒体报道。
但一些俄罗斯军备问题专家认为,在军事技术合
作领域中印度被俄罗斯看成是最理想的伙伴,俄罗斯对印度完全放心,同印度合作不存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风险。
2007年4月,俄罗斯空军副总指挥亚历山大·杰林上校在4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宣布:俄罗斯空军的第五代战斗机项目通过了技术样机评审。
他说:项目的时间没有变化,订货人的决定也没有改变,因此我们正在按照规定的期限工作。
杰林认为,在当前阶段俄罗斯必须制定工作文件,开始制造第五代战斗机的工作计划。
2007年5月,俄罗斯空军新任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日前对记者宣布,第五代战机的生产企业已经初步确定为阿穆尔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体,此外,还确定了第五代歼击机的主要承包商为苏霍伊试验设计局。
而第五代飞机的发动机研制和生产厂家将通过竞标方式确定。
俄空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泽林上将表示,还存在财政拨款等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将会按照先前制定的计划为空军补充歼击机。
这项工作将按照先从航空兵大队开始,
然后再是航空兵团的顺序进行。
2007年5月2,俄罗斯前国防部长、现任第一副总理伊
万诺夫宣布,俄罗斯新型第五代战斗机将在2007年年底首飞。
现在飞机经过了打样设计阶段。
配备新型飞机的第一航空大队将保卫国家东部和北高加索的边境线,第五代战斗机还将保卫俄罗斯全部领空。
伊万诺夫说,“飞机的试
验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第五代战斗机应当成为俄罗斯空军在21世纪的主要前线战斗机。
”俄罗斯空军上校杰林说,已经确定阿穆尔共青城航空工厂作为第五代战斗机的批生产厂,当然,它要和其他企业合作。
新型飞机将用于国家防空系统并完成其他任务。
上世纪80年代,还是在前苏联时期,俄罗斯就已经开始研制第五代战斗机,到了90年代,研制出了两种原型机,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1.44和苏霍伊设计局的S-37(苏-47)“金雕”。
但是,随后苏联解体,经济滑坡,这些飞机设计项目不能完成。
而现在的未来前线航空飞机(PAK FA)的工作,例如著名的I-21,都是2000以后重新开始的。
目前PAK FA的全尺寸实物模型已经过了技术委员会的确认。
由于某些合理原因,飞机的外形还是秘密,但是,根据某些数据推测,第五代飞机将比苏-27略小,但是比米格-29要大,在一些性能方面接近美国的F-35A 飞机。
关于PAK FA的飞行技术性能没有确实消息,但是从空军代表的谈话中可知,飞机可以在不加力情况下超声速飞行,在飞机上采用了隐身技术,装有新一代的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以及反舰导弹。
在飞机上计划安装
AL-41F或其改型发动机,第五代发动机的研制公司是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主要企业)、乌法发动机生产联合体以及“马达”公司、“航空发动机”公司、“克里莫夫”公司、“联盟”公司和其他一些企业。
杰林指出,为第五代战斗机研制动力装置的工作要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用改进的推力达到15吨的AL-31F发动机。
到了第二阶段才涉及研制新型发动机,新型发动机不仅推力提大,达到16吨,而且参数也得到改善,完全符合下一代战斗机的要求。
根据杰林的意见,第二阶段的工作必须在第一阶段工作完成之后开始。
2007年6月,莫斯科航空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亚历山大·马特韦延科宣布,2007年莫斯科航空学院将获得1000多万卢布的拨款,用于研制机动性能强的未来战机。
目前正在确定未来飞机的外形。
莫斯科航空学院正按照"超机动性飞机"的课题研究新飞机的大纲。
莫斯科航空学院的代表表示,研究工作的过渡性成果应是实验机。
而且目前有两种关于制造实验机的意见,即有人驾驶和为了降低飞行试验风险的无人驾驶全尺寸实验机或是实验机模型。
莫斯科航空学院的代表并未详细说明研究工作的进展,只是指出,这将是一种具有独特空气动力学布局的超机动性未来战机。
2007年7月,俄罗斯国防工业综合体的消息灵通人士宣称,俄罗斯未来前线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首飞日期今天确定下来。
他说:"未来前线战斗机将在2009年首飞,今天研制人员已经确定了首飞的日期。
"有专家认为,当前该项目拨款不足,对此,该人士认为:"虽然国家在未来前线战斗机项目上的资金拨款不像研制人员希望的那么多,但是目前资金已经到位。
"但是,他指出,根据计划,近几年国家对未来前线战斗机项目的拨款额度将极大的增加。
"国家财政拨款的增加是因为需要制造试验样机并完成机载设备和武器的实验设计工作。
" ——站长注:这一新闻再次证明了俄罗斯在“第五代战斗机”这一话题上的反复与造假,在各种所谓第五代战斗机方案都仅仅处于纸面或预研阶段的前提上,提出一个所谓的首飞日期,纯粹是一种宣传伎俩罢了。
2007年7月,莫斯科礼炮生产企业召开了研制未来前线航空系统(第五代战斗机)发动机的俄罗斯联邦航空企业合作会议,,这些合作企业以"礼炮"为主。
会议目的是为了参与未来前线航空系统(第五代战斗机)发动机主要研制者
的竞争。
目前,未来发动机研制的主要竞争者是礼炮生产企业和土星科研生
产联合体,这两家公司每家都有自己的第五代发动机研制方案。
俄罗斯军事
工业委员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向参与竞争企业提出了要求:·参与竞争企业的技术水平(完成科研设计工作的经验);·参与者材料技术设备的保障性;·任务的全面协调能力;·企业合作能力;·合同价值。
会议的参加者包括:军事工业委员会科技分会的代表,以及航空发动机联盟、苏霍伊公司、巴拉诺夫中央
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鄂木斯克巴拉诺夫发动机制造企业、莫斯科车尔尼雪夫机器制造公司、联盟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红
色十月股份公司、航空之力科研生产企业联合股份公司的代表等。
礼炮生产
企业的设计部门提出了自己研究的第五代发动机的设想和主要计算特点,并
就如何满足技术任务要求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会议认为:1.礼炮生产企业依靠自由资金建立的未来前线航空系统发动机的科技储备、进行的实验设
计研究具有较高水平;2.为了研究未来前线航空系统发动机应当联合各个与
会企业的科技能力;3.为了研究未来前线航空系统发动机应当建立以礼炮生
产企业为主的合作组织。
礼炮生产企业的会议代表发言说:"'礼炮'提出的合作组织包括俄罗斯全部发动机生产者,'礼炮'不为合作的参与者设置任何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