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假阳性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细胞假阳性的分析
摘要尿常规检测是传统三大常规检测项目之一,近年来,由于各种尿液分析仪的广泛使用,部分检验室尿化学检查依赖于尿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甚至用尿沉渣分析仪取代了传统尿沉渣镜检。
本文通过尿沉渣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结合干化学分析的对比,就我院尿沉渣分析仪的红细胞假阳性原因在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结合干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的假阳性
资料与方法
标本489例无选择临床尿标本,主要来自门诊和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多为晨尿,随到随检。
其中男211例,女278例;年龄1~80岁,多数在18~50岁。
干化学尿液分析使用U-200B电脑尿液分析仪及该机专用10项试剂带,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要求进行。
以新鲜混匀尿检测。
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离心尿沉渣涂片试验:取新鲜尿液10ml于刻度离心管中,采用水平式离心机,有效离心半径15cm,1500r/分钟,相对离心力400g,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留沉淀0.2ml,为与尿液分析仪取得一致条件,尿镜检亦采用混匀尿,轻摇离心管,使尿沉渣有形成分充分`混匀,吸取20ml滴于玻片,涂成约18mm×18mm 面积镜检,先低倍(10×10)、后高倍(10×40)观察、红细胞(RBC),详细记录。
尿沉渣分析仪,日本UF-50
对比方法:①干化学尿液分析;红细胞(BLD)。
②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镜检。
③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镜检。
④用各项的正常值为判断标准。
参考JCCLS关于尿沉检查的标准。
结果
通过对489例标本分别进行干化学尿液分析与尿沉渣镜检尿液红细胞共同阳性102例,阴性387例;尿沉渣分析仪阳性113例,阴性376例。
其中两种方法均为阳性99例,均为阴性374例。
二者不一致32例,其中尿沉渣分析仪假阳性14例,不符阴性2例。
可能是不成形红细胞及干化学法导致,已有过报道,此处不作详细说明。
对比:①干化学及尿沉渣镜检与尿沉渣分析仪总体结果基本一致,数据显示,两种方法阳性分别为102例和113例,阴性分别为387例和374例,差异仅为2.25%.初看以为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容易被忽视。
②其实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有一定差异,数据显示,有32例结果不一致,占检测总数的6.54%,其中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方法
的阳性不符合率约为28.8%,与相关报道相近。
讨论
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属正常现象。
由于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机理差异,使二者在检测中各有不同特点。
(1)干化学及沉渣镜检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尿沉渣分析仪操作简单,可在50秒内完成20多项参数的测定,现在检测已广泛使用,扩大了尿常规检测范围。
但是,干扰分析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①标本的清洁程度不够或混浊尿时,尿中的杂质易被误认为是红细胞从而影响分析结果,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②结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尿中出现结晶时它们的折光性和红细胞相似,故易被误识别为红细胞,增高假阳性,尤其是亮氨酸结晶,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往往使分析结果不符。
③药物及代谢物的影响,药物及代谢尿中形成结晶时红细胞出现假阳性。
④真菌的影响,当尿道受真菌感染或尿受真菌污染时也会被误识别为红细胞出现假阳性。
⑤破坏的白细胞也会使红细胞出现假阳性。
⑥当尿中含有精子细胞时也会导致假阳性出现。
⑦不完整管型易被染色认为是红细胞。
因此不能只靠尿沉渣分析仪作出报告,必须结合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查综合分析后作出最后的结果。
(2)尿沉渣镜检方法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常用的方法有混匀一滴尿法、离心玻片法、倒置显微镜法。
混匀一滴尿法由于标本未离心,有形成分检出率偏低;离心玻片法检查视野的随机性较大;这两种方法均有结果不稳定、难以标准化的缺点。
倒置显微镜法虽有标本无须离心、细胞成分不破坏、细胞不覆盖、结果稳定等优点,但需要倒置显微镜,故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3)尿沉渣分析仪适用大批量体检或者患者的检查的筛选,不适合有问题尿的检测,而尿镜检可以对尿沉渣分析仪进行监察,尿沉渣镜检是较为传统的检测方法,操作费时,效率偏低。
但是,尿镜检具有尿液分析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分析仪起假阴性和假阳性报道的增加,尿镜检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对化学分析中的结果起到完善和补充,更对尿分析仪的红细胞能够直接纠正作用,还能检到巨噬细胞、各种管型、异常细胞、霉菌、毛滴虫和有意义结晶等,对泌尿系统疾病检测更为重要。
(4)建议:科学使用尿分析仪,可提高检测效率,但为了避免漏检和贻误,基本原则如下。
①使用尿沉渣分析仪为筛选、尿沉渣分析仪运转正常情况下,作好质量控制。
标本要求清洁,及时,对正常标本可不做显微镜检查。
②对异常标本使用尿沉渣镜检进行纠正检测,尤其尿沉渣分析仪中红细胞阳性的标本必须进行显微镜沉渣检查,这样既能筛检出阳性标本,避免假阳性的标本,
以达到不误诊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原则只适用于非肾脏疾病的患者。
对肾脏患者或以镜检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和观察疗效指标的患者时,均应作进一步的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志芳,冀玉鲜.尿液快速检验纸与沉渣镜检的比较.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7,18(增刊):235
2 韩青.pH值对染色法尿沉渣镜检结果的影响.陕西医学检验,1997,12(2):30
3 魏明竟,俞善丁,石自明,等.临床检验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81~182
4 夏铁安.胡诩群,王清涛,等.临床医学检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