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
对策探析
摘要:作文是初中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做好作文教学水平提升十分重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积极作用,能发展学生的语言组
织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写作脱离实际等各种问题。

为此,教师应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进而有效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

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
引言
作文教学是强化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很多教师都会遇到学生
“不会写”“不愿写”等问题。

随着我国新课改相关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
的教师都在认真探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在挖掘新课改背景下初
中语文作文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作文教学策略,提升
作文教学的质量。

1新课程理念概述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其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最近发
展区,给学生适当放权,使其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其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
主体地位,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采取探究式、变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趣。

其三,倡导自由开放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小组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2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写作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积累丰富
的素材才能使文章的内容充实。

写作素材的来源一般由阅读积累和现实生活经验
所构成,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加强阅读、拓展知识视野,并形成热爱生活的、留心生活细节的优秀习惯。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明显存在缺乏写作素材的情况。

举例而言,教师在布置完以“爱国”为主题的写作任务后,大部分学生只是人
云亦云地对一些陈旧、常见的素材进行重复利用,缺乏个人的独到见解,这就导致
文章的内容既不够扎实也没有创新。

2.2作文教学模式老化
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从目
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来看,作文教学之中普遍存在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成长。

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往往给学生
画下一段优美范文或者记录一些优美词句,然后让学生背熟并且应用在写作之中,而对于文段和词句之间的知识点、修辞手法等内容则缺乏清晰的解读,学生大多
处于一种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许多教师都采取日记、周记的方式布置作业,以此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但
是就目前效果而言,大多数学生的周记和日记都是以流水账的方式在完成,并没
有对生活进行精细刻画,缺乏对生活现象的深度思考。

2.3抄袭现象严重
产生抄袭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写作时,未形成
独立写作的意识,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创作。

尤其是网络时代,网络教育资源丰富,也为学生抄袭作文创
造了有利条件,使得抄袭之风愈演愈烈。

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对策
3.1开展读写结合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知识大多以课文为载体展开,教材中这些文章都是名家名篇,包含着大量
的写作素材和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既定阅读目标
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实现作文教学的常态化。

以教材中《回忆我的母亲》这篇
文章的教学为例,文章中用一些生活中的朴实细节说明了“母亲”的聪明。

这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大家如果想描写母亲的智慧,会从哪些角度下手?”
这时有的学生说母亲非常有文化,能为自己辅导功课;有的学生说母亲在生活中很
会协调邻里关系,大家都非常喜欢和母亲打交道;还有的学生说母亲总是能帮助自
己排忧解难,为家庭解决了许多难题。

听完学生的分享,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
集中在文章中,那个年代缺衣少食,“母亲”却能将饭做得有滋有味,通过自己织
布让家里的几个孩子都有衣服穿。

这种在生活夹缝中的辗转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智慧,是基层人民生活生存的智慧。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具体词汇、句式以及表达角度进行分类积累,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

这样学生在日后遇到类
似的写作内容时更加容易打开思路,提升写作质量。

3.2设计趣味性导入,激发学生写作意愿
作文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的导入方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

开展语言游戏、组织课堂竞赛、引入时代热点、联系单元课文等导入方式都
可以提升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实现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目标。

以七年级上册《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组织
快问快答游戏。

游戏期间,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教师提出
的问题。

游戏期间,教师可以设计“最喜欢的教师是谁?为什么喜欢他?你们之
间发生的哪件故事让你印象深刻?”“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们发生过哪些矛盾?你们怎么解决矛盾?”“爸爸每天到家第一件事是什么?有哪些经典动作?”等
问题链。

这样,在问答游戏的辅助下,教师可以自然引入本课写作课题,使学生
意识到平凡的生活中,很多人、事、物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能够探究
如何生动地将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记录在作文中,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3注重想象力的培养,拓展学生写作思路
学生的写作思路非常关键,若学生的写作思路相同,那么写出的文章会千篇
一律,没有任何创新性。

作文的本质是创新,若整篇文章采用的写作手法十分平庸,语言表述重复度较高,其可读性就不强。

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思
维定式的影响,缺乏创新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想
象力,拓宽其写作思路。

首先,注重迁移联想。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后,教
师可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愚公不愚”这一观点,使学生进行迁移联想,获
得类似的写作主题、素材等。

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写
微小说,此类小说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学生在大笑之后也能够有一定的思考。

引导学生写微小说,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构思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其以新奇的角度进行创作。

其次,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例如,教学完《荷叶
母亲》后,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总结出相关的观点,如“母爱最伟大”“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并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创相关的命题作文,如“妈妈的手”“年轮”“母亲的爱”等。

这样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
的创作灵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语
现阶段初中作文教学还处于诸多困境当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及
时革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才能真正地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显著提升作文教学质量和成效,促使学生写作
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伟德.构建高效初中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6).
[2]洪庚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科教导
刊,2020(20).
[3]王春玲,马海山.浅论新课改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J].学周
刊,2020(8).
[4]裴慧莹.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构建[J].科学咨询,2020(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