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搭石》教学案例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
《搭石》教学案例反思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细品文章精髓所在,本文结合笔者实践,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对《搭石》课例进行论述,并提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的观点,以期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学设计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挖掘课文中能进行训练的句子、段落或篇章,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注重抓住文本中能训练的内容,让学生以此为例,展开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以《搭石》为例:针对文本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体会文本中的人性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阅读教学中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
拟定教学目标:
1.从文中找出摆搭石、走搭石时体现出的心灵美的事。

2.揣摩事件中人物动作,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什么。

3.仿照课文中几件事例,找找说说现实生活中有关心灵美的事。

二、教学过程
在让学生掌握课文主要讲了: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来赞
美村里的人之后,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仿说。

学生划出句子汇报后,教师出示句子: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么急着赶路,只要发现那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
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
离去。


师:这上了年岁的人不管有多急着赶路都会做什么?具体有哪些动作呢?请
同学们用三角符号在动词下面画上三角符号。

生:我画的动作有“放下”“找来”“搭上”“踏上”“离去”
师:把这几个动作的词改成一个词——“摆好”,好不好?
生:不好,这样改,就不能写出上了年纪的人很认真的摆好搭石。

生:不好,这样改后,我们就想象不出上了年纪的人是怎么摆好的,写得不
够具体了。

生:改了以后,我们就不知道老人很有爱心,他不仅摆搭石,还要在上面踏
上个来回,动作写多了,写具体了,就更能体现老人心灵更美啦。

师:是呀,把动作的词多写些,写具体些,读者就会更形象的体会到人物的
品质。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讲诉,体现生生互动,使教学面向
全体学生)
师:刚才老师走下去听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到我们班的同学学会把话说具
体了,也感受到我们班中有许多同学能一心为他人着想,我们应该向它们致敬,
并努力向他们学习,这样我们的生活更好美好!
(这样训练学生在生活中就能发现美、感受美,并通过说认识什么是心灵美,学生也从中得到情感熏陶。

这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师:在走搭石时,又有哪些心灵美的事?
生: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聊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生: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
成理所当然的事。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
生:一件是两人面对面走搭石时互相谦让的事,一件事是走搭石时尊敬老人
的事
(这一环节,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师:来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句子——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
所当然的事。

师:我们来仿这个句子说说——
出示:假如遇上()年轻人总要(),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假如遇上腿残疾的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蹲下来,让那残疾人趴在自己
身上,背起残疾人走过搭石,人们把这看做理所当然的事。

生:如果遇上挺着大肚子看不见路的孕妇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脱鞋挽裤,
淌下水,扶着孕妇慢慢走过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生:假如遇到走路不太稳的小孩子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
师:同学们都能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语言中,能把人物的具体
动作说得很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师:“遇上腿残疾的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蹲下来,让那残疾人趴在自己身上,背起残疾人走过搭石。

”你们还能把这些人物的动作、语言、心里、外貌,
神态说说具体吗?谁来说一说?
生:遇到愁眉不展的残疾人一瘸一拐地来走搭石,身体健壮的年轻人就会笑
眯眯地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别怕,我来背你过去。

”年轻人原先的愁容舒展
开来,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连声说谢谢。

那年轻人蹲下来,让那残疾人趴在自己
身上,背起残疾人慢慢走过搭石。

残疾人心里想着:这年轻人真好呀!
师:这位同学说得比老师出示的具体多了,写文章也应该这样写,把人物的
语言、心里、外貌,神态也写出来,文章才会生动形象。

师:从课文中,我们懂得了一心为人们服务,互相礼让,尊老爱幼就是心灵美,那么在同学们身边,你是否也碰见过这样平凡的事?请同学们课后也动笔写
写这些事——读课文后小练笔的要求。

写时,也要注意把人物的动作,语言、心里、外貌、神态也写具体了。

师:课文最后一段,仅仅是赞美搭石吗?还赞美了谁?赞美它们的什么品质呢?
生:赞美了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师:课文中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

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

三、教学反思
笔者借助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文本中的三件事:摆搭石(无私奉献、一
心为他人着想的事)、互相谦让、尊敬老人的事这些都是平凡的事,以课文中句
子为例子,抓住人物的行为美,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有关动作的词体会人物品质,在体会中学习到方法并结合生活让学生仿说,从而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

在课文
原有的动作描写的基础上,再加上以前学到的描写人物可以运用语言、神态、心里、外貌的描写,使学生仿说达到更高的层次,这样就能更好的为下一步独立写作——写课后小练笔平凡事物中的美做了很好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慧. 从整册到单篇,阅读教学这样逐渐聚焦[J]. 小学语文教学. 2020(05)
[2] 吴晓梅. 发挥插图功效优化阅读教学[J]. 小学语文教学. 2018(35)
[3]龚波. 对比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小学语文教学. 2019(11)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