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上册语文第2单元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8 分 )
1.以下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厌恶 (zèng)零碎 (xi è)涎水 (xi án) B.诘责 (ji é)惦念 (di àn) 胡同 (tòng)
C.悼念 (dào) 奔丧 (sāng) 取消 (dì) D .颓唐 (tuí) 糟糕 (z āo)骷髅 (kū)
2.以下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蹋败平和浮躁凶讯
B .仲胀惧惮难堪训斥
C.落魄交卸渴幕急躁 D .跋涉赋闲狼藉手段
3.下边加点字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触目伤怀 (心,心中 )人头济济 (形容人多 )
B .情不可以已 (停止 ) 顿然昏迷 (预料之外 )
C.情郁于中 (齐集 )踌躇一再 (重复三次 ) D.识文断字 (判断 ) 冷静自在 (不慌不急 )
4.挨次填人以下句中空缺处,适合的一组词语是()
①有人在外的家眷一时堕入惊慌,四周()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今后,我就()画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③这些日子,家中()特别暗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 .物色采集光景C.物色采集情形
C.查问采集光景D.查问采集情形
5.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妥的一项为哪一项()
A.信客教地理绘声绘色,成效奇佳。
B.那年冬季,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但行的日子。
C.乡村里有这么个民俗,光天化日之下,夫妻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成了死神冤鬼,高声训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6.仿写画线的句子。
( 3 分)
每一个人都盼望获得他人的理解,相同也应当学会理解他人。
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
沉静的内心;理解是,。
二、阅读(此中(一)17 分,(二) 15 分,(三) 20 分
(一)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我看那处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处月台,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愿,只能
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踉跄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但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处月台,就不简单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边,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
快地流下来了。
我连忙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他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
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
到这
边时,我连忙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
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内心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处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
的背影混入来来常常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2 分 )
答:
8.选段中先后两次写道“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
流出的泪是 ( )(2 分 )
A .伤感内疚的泪B.悲伤沉痛的泪C.分别悲伤的泪 D .感谢动情的泪
9.选段中写父亲的相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衣着黑布大马褂”,对其意
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3 分 )
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悼念的意思。
B.家境暗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恰好反应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死板,表示我要继承这类家风。
D.黑色色彩黯淡阴森,与全文氛围一致。
10.选段侧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
要原由理解最切实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因“我”的察看角度没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郁闷,父爱诚挚
等。
都可经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C.因“我”与父亲辞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静静地向父亲表达、
祝愿之情。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显然的比较。
11.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踉跄”,这是因为父亲。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
其作用是。
(4 分)
12.这段文字详尽描绘“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的主要目的,有下边几种理解,从中选出两项正确的。
( )(3 分)
A.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突出“父亲”的形象。
B.这段描绘说明父亲对儿子特别宠爱,不大放心。
C.“父亲”的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留给儿子的最深刻的印象。
D.背影深刻地刻下父亲饱经忧患,半生落魄的印记,儿子感觉特深。
E.背影反应了父子之问的深沉感情。
(二 )
大体是太甚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素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不是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许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请假回家此后的四五天,她衣着新的
蓝布衫回来了,一会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快乐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
我仿佛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连忙去接过来,翻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真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他人不愿做,或不可以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
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恼恨,此后完好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先获得.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如何想的?这类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14.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了然什么?(2 分 )
15.“我仿佛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表现出“我”如何的心情?(2 分 ) 16.作者为何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先获得,最为心爱的宝书”?(4 分 )
17.作者可回想的事好多,为何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4 分 )
(三 )
谁也不可以恩赐给你将来(17 分 )
童心
①那不过一条特别一般的围巾,可关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美丽,
那么的可望而不行即。
那一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
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爱的老人。
光阴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子,也在他面颊上刻满了年轮
的印迹。
假如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必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
玛娅心
想,跟这样的老人必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不由自主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耀着异常的
光辉,像是在观摩一件宝贵的艺术品。
货主老人留神到了她,平和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
它吗 ?我能够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况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啊 !
④那年的冬季愈来愈冷了,狂风凛凛,雪花漫天。
可玛娅的妈妈仍要每日出去到地里
干农活。
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疼爱极了。
假如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或许就
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牢牢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
听
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许多钱。
但玛娅只
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
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发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
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
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
⑦“假如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名贵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悲伤的。
你知道吗? ”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必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
完,
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候他的同情。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平和地浅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
姑娘。
但是,这围巾我仍是不可以赊给你。
可是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向来为你留着,
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悲伤充满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
她开始有
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
他真的是太吝啬了。
⑾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特别繁忙。
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
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
这全部,都是瞒着妈妈干的。
她努力地为获得那条围
巾付出着勤劳的汗水的同时,冬季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仍是不可以把它买回来。
⑿第二年春季,上初一的玛娅不测处收到了一个包裹。
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
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
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
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
他不过想让你理解,
要想获得自己想获得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应当靠自己的双手,而不
是靠他人低价的怜恤或许恩赐。
爷爷说希望你能谅解他的无情。
”
⒀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
她终于理解,其实谁也不可以恩赐给我们将来,除了自己。
18.第①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更正。
(1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合语境,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 2 分 )
(1) 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不由自主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耀着异常的光
.
芒,像是在观摩一件宝贵的艺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候他的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季愈来愈冷了,北风凛凛,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绘
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依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感情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边的方框内。
(2 分 ) 。
—→—→
22.这篇文章刻画丁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爱哪一个人物?请说
原由。
(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联系全文内容,谈谈文题“谁也不可以恩赐给你将来”的含义。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50 分 )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虑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
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固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利、享受便利时,无形
中丢掉了本来应当拥有甚至一定平生固守的东西。
作为中学生,也应当很好地自我反
省: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否曾丢掉过什么?比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一定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应丢掉的”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能够叙写个人经历,也能够就此
发布你的见解、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增补完好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
真切的地名、校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参照答案
1.A2.D 3.C4.A5.A
6. [ 答案举例 ](1)(理解是)里缕阳光,照亮迷惑的心灵。
( 2)(理解是)一座桥梁,交流隔膜的思想。
7.行动 (或动作 )描绘8.D9.C10.B
11.身体很胖增加背影的动人力量( 或突出父爱深情)12.A E
13.“我知道她并不是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我根本未
对阿长弄来《山海经》抱任何希望。
14.阿长没有文化,不识字,这正切合阿长的身份。
15.震撼与愉悦,感觉预料之外。
16.这是我最想获得而又很难获得的书,它又是阿长送我的,凝集着阿长对我的爱。
17.这与课文内容直接有关,文题就叫《阿长与 ( 山海经 ) 》,我对阿长感情发生变化也是因为《山海经》。
(二) 18.即改为及
19、 (1)盯:喜爱(2)盯:盼望
20.答:运用了环境描绘的方法。
作用:①因为天气的严寒,玛娅更为盼望获得那条围
巾,起到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②衬托人物形象,表现了玛娅对母亲的喜爱,同时也
表示了玛娅是个热爱母亲,和善懂事的孩子。
21.
好—→怨——→感
感恨动
22 .答题示例:①玛娅是一个热爱母亲、聪慧和善、感情丰富、智慧执著、勤奋
英勇、自立自强、有责任心的孩子。
②货主老人是一个有爱心,专心良苦,教育方式独道
的慈祥老人。
23 .答: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应当靠自己
的双手,而不是靠他人低价的怜恤或许恩赐。
谁也不可以恩赐给我们将来,除了自己。
( 言之成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