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质量测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用户关怀策略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改进建议。就基于用 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的“用户关怀质量”而言,交互性和人 性化这两个方面是用户最不满意的内容。
2018.No23 82
信息时代的“在线班级”
魏年一
(湖北省武汉市梅苑学校)
当前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网络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空间, 如何引领孩子科学、健康、安全上网是每个学校都要面对和共同 探讨的重要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新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人 员和技术优势,构建“在线班级”,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 1 “在线班级”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 用户感知 移动图书馆 APP 服务质量测评 0 引言
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基础持续稳定的发展,为移动图 书馆APP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传统图书馆相比,基于用户 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读者营造 了一种更加便捷、方便、简易的全新体验。但我国对这方面的 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基于用户感知 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质量测评做了如下分析。 1 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的优势
结果清晰明了,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读者所需的资源;移动图书 馆APP上提供使用帮助[2],支持用户自我学习或者提高使用水平 等。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所提供的技术质量越能解决 上述内容,则其服务质量测评的分值就越高。
3)“用户关怀质量”层面。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 APP“用户关怀质量”层面服务质量测评的内容包括:重视用户 对图书资源所提出的意见,并在1~3日内回应客户;可支持用 户给移动图书馆APP平台上资源添加标签、打分评价;图书馆管 理人员可以和自助平台相互配合,及时回复用户的各项咨询; 支持自定义设置等。如果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可以有 效满足上述要求,则说明其“用户关怀质量”高,值得大范围 推广应用。 3 提高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质量的建议
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质量测评研究
李青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 本文针对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质 量测评研究,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移动图书馆APP优势的 基础上,从“功能质量”“技术质量”和“用户关怀质量”三 个方面分析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质量测评,并出提高移动图书馆 APP服务质量的建议。得出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对提 高读者满意度,缩短阅读时间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希望对相关 单位有一定帮助。
1)移动图书馆APP服务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调查研究表明,在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的“功能质 量”中,用户最不满意的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支持 语音和文字即时交互的咨询服务;第二,支持图书馆座位管理 预约等服务;第三,提供地理位置查询等方面[3]。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丛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当 重视为不同需求特点的用户提供层次化的图书馆服务资源,提 供可以融入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的咨询服务,图书馆人员要 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为不同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需求;第 二,在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开发时,要注重贴近日常 生活的服务,在满足读者对传统图书馆的基础需求上,注重多 样化的服务;第三,要充分发挥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 移动终端的优势,尽量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技术,比如在增加 位置查询和虚拟化导航的基础上,融入音频播放、消息推送、 语音导航等功能。同时还要融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用 最短的时间,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效和有价值的数据。
3)移动化。移动设备的出现,为人们消磨碎片化时间提 供了可能,但由于时间比较短暂和非连续性的限制,导致移动 用户更加倾向于浅层次的微阅读。移动终端的屏幕有限,但通 过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可以提供更多的资讯信息。 2 三大主维度层面的服务质量测评分析
1)“功能质量”层面。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 功能质量测评的项目包括:可即时获得图书馆公告,培训讲座 等通知信息;可即时查阅图书中的各项资源;支持图书馆中新 进一批书籍和资料的信息推送;可即时查阅图书馆中的相关信 息,办理续借、逾期等相关手续;支持在阅读电子资源;支持 语音和文字即时交互的咨询服务等。在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 书馆APP中,所包含上述功能种类越多,则服务质量测评的分数 也就越高。
2)平台系统的可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就基 于用户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移动图书馆APP的“技术质量”而言,用户最不满 意的内容有三点:提示用户输入错误;清楚告知用户平台隐私 保密;提示用户隐私安全管理操作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积极完 善移动图书馆APP的容错机制,保证平台系统兼容性的前提下, 根据读者使用习惯和出错时的心态变化,避免使用比较生硬的 提示语,而是为读者提供处理错误的操作方式,以便及时更 正,获取更多的信息服务;第二,促使移动图书馆APP逐步成为 用户参与图书馆新生活的常态化渠道,要先想方设法解除用户 对移动图书馆APP的信任危机,并积极宣传应用移动图书馆APP 的安全知识,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更新杀毒软件,以 便最大限度上保证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性[4]。
2)“技术质量”层面。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 “技术质量”层面服务质量测评的内容包括:移动图书馆APP的 界面上或者相关展示的文字、符号是否易懂,操作系统是否简 单便捷;界面显示风格一致,不会因为杂乱而引发读者焦虑;
作者简介: 李青(1990.0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管理学双学士学位, 陕西省行政学院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及其应用。
1)可有效满足用户本地化的需求。基于位置的服务是移动 网络和传统网络最大的区别之一,传统网络只能满足用户在跨越 时空场景,进行虚拟活动的需求,而移动网络则实现了线上和线 下的有机整合,有效满足了用户即时性信息服务的需求。
2)有效满足了用户社交化的需求。基于用户感知的移动 图书馆APP为用户之间的分享和交流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其实手 机最初的功能只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社交的平台,而基于用 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APP能满足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彰显 社会化的需求,实现了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