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笔生端写妙人”--论子弟书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接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刘嘉伟[1]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明清小说研究
页码: 191-198页
主题词: 子弟书;《红楼梦》;接受;人物形象
摘要:《红楼梦》“摆脱旧套”,“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子弟书是盛极一时的北方曲艺,其作者在改编原著时,几乎无美不归黛玉、睛雯,喜欢接受善恶攻伐的悲剧模式,突出了中国古典美的明朗与纯洁。
如果从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作品、世界、作者、读者”这四种视角着眼,我们可以深入阐释子弟书重塑红楼佳人的原因及其价值。
曲艺作家对人物的伦理化塑造,符合民间审美立场与曲本的形式要求,有利于《红楼梦》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