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层与构造地震的关系
断层崖 断层迹线
震中 地震波 震源
断层面
断层地震— 断层地震—断层的突然错动 地震时断层错动量大小的范围——微米 数十米. 微米— 地震时断层错动量大小的范围——微米—数十米.
2.1.1 断层与断层带
断层(Fault) 断层(Fault)
正断层
下盘
—相邻两部分岩块沿它们之间的破裂面发
(或区分为:上升盘,下降盘,NE盘,SW盘,等) (或区分为:上升盘,下降盘,NE盘,SW盘,等)
下盘 走滑断层
上盘 下盘
正断层的主要构造特征
正断层的倾角随深度变化
平直断层 地堑 地垒
浅部 —平直陡倾断层
掀斜断快山 半地堑 铲型断层
向深部 —断层倾角变小: 铲型正断层
原因:(1)向下岩体自重,围压增大,破裂的内摩擦角变化 (2)侧方存在岩体变形易于扩展的的因素 (3)由(1) 和(2)引起σ1 轨迹向下逐渐朝水平向偏转
2.2.4 正断层构造区的地震活动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正断层系统
鄂尔多斯周缘历史强震震中
其中的8级巨大地震:1303 其中的8级巨大地震:1303 临汾 M=8 1556 华县 M=8.3 1739 银川 M=8
圣安德烈斯断层
主断层面陡倾,走向相对稳定
岩石力学 实验
观测岩石 剪破裂与 走滑断层 带的形成
破裂后的 样品模型
观察到: 先形成多破裂面,后贯 通为主断层 水平位错为主 分支之间的岩块有升降 形成开放和限制型弯曲 分支向下汇合于主断面
地表垂直变形
横剖面图
由雷德尔剪裂理论
解释走滑地震地表破裂的组合
(2001-11-14昆仑山口西 M=8.1) 2001-11-14昆仑山口西
挤压鼓包
R组剪裂缝
R组剪裂
R组剪裂阶段
R组剪裂缝
挤压鼓包
�
生显著的位移或错动,则该破裂面称为断层 —发生了相对位移的相邻岩块之间的不连续 面
逆断层
上盘
上盘
断盘(Fault 断盘(Fault walls)
—断层面两侧相对位移的岩块 上盘(Hanging wall)— 上盘(Hanging wall)—断层面上方岩块 下盘(Foot wall)— 下盘(Foot wall)—断层面下方岩块
断层崖 断层迹线
震中 地震波 震源
断层面
断层地震— 断层地震—断层的突然错动 地震时断层错动量大小的范围——微米 数十米. 微米— 地震时断层错动量大小的范围——微米—数十米.
2.1.1 断层与断层带
断层(Fault) 断层(Fault)
正断层
下盘
—相邻两部分岩块沿它们之间的破裂面发
(或区分为:上升盘,下降盘,NE盘,SW盘,等) (或区分为:上升盘,下降盘,NE盘,SW盘,等)
下盘 走滑断层
上盘 下盘
正断层的主要构造特征
正断层的倾角随深度变化
平直断层 地堑 地垒
浅部 —平直陡倾断层
掀斜断快山 半地堑 铲型断层
向深部 —断层倾角变小: 铲型正断层
原因:(1)向下岩体自重,围压增大,破裂的内摩擦角变化 (2)侧方存在岩体变形易于扩展的的因素 (3)由(1) 和(2)引起σ1 轨迹向下逐渐朝水平向偏转
2.2.4 正断层构造区的地震活动
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正断层系统
鄂尔多斯周缘历史强震震中
其中的8级巨大地震:1303 其中的8级巨大地震:1303 临汾 M=8 1556 华县 M=8.3 1739 银川 M=8
圣安德烈斯断层
主断层面陡倾,走向相对稳定
岩石力学 实验
观测岩石 剪破裂与 走滑断层 带的形成
破裂后的 样品模型
观察到: 先形成多破裂面,后贯 通为主断层 水平位错为主 分支之间的岩块有升降 形成开放和限制型弯曲 分支向下汇合于主断面
地表垂直变形
横剖面图
由雷德尔剪裂理论
解释走滑地震地表破裂的组合
(2001-11-14昆仑山口西 M=8.1) 2001-11-14昆仑山口西
挤压鼓包
R组剪裂缝
R组剪裂
R组剪裂阶段
R组剪裂缝
挤压鼓包
�
生显著的位移或错动,则该破裂面称为断层 —发生了相对位移的相邻岩块之间的不连续 面
逆断层
上盘
上盘
断盘(Fault 断盘(Fault walls)
—断层面两侧相对位移的岩块 上盘(Hanging wall)— 上盘(Hanging wall)—断层面上方岩块 下盘(Foot wall)— 下盘(Foot wall)—断层面下方岩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