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蒋一明 羊一舟(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废气、废水、废渣是农药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因为污染物的毒性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所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是农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制定行业发展的指导政策,加大清洁生产监管力度,尽快健全相关标准,农药企业也要从源头开始,努力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关键词:农药企业;清洁生产;问题;对策
0 引言
废气、废水、废渣是农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近年来随着社会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从事农药生产更加重视对“三废”的治理,积极向清洁生产转变。
但是从总体来看,污染物的治理仍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下,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才能有效控制“三废”的产生,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1 农药企业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药是预防和治理农林病虫害的重要制剂。
但是农药本身成分复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其中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废渣。
第一,废气。
农药生产所需原料较多,生产排放的气体往往具有易燃易爆、刺激性、腐蚀性的特点,一旦回收不力,就会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例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氯化氢等都是常见的废气。
农药生产需进行化学反应,加入过量气体原料、副反应产生的气体均是废气产生的重要来源。
另外蒸馏操作时回收不彻底,处理废水、废渣时都会造成废气的产生。
第二,废水。
虽然我国农药工业产生的废水规模有限,但是废水所含毒性强,且浓度高,其中包含多种不可降解的物质,污染治理难度大,包括酚类、苯胺、磷酸根等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理措施。
农业废水与化学反应过程密切相关,由于其间会有大量未反应原料、催化剂、中间产物,所以这些物质存在于废水当中危害极大。
即使在处理废水时,也会产生氯化钠,使水中的含盐量增加。
第三,废渣。
农药生产会排放出有机物、无机物、废盐等物质,而且多为混合物,例如化学反应中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不合格产品、废水处理产生的沉渣、过滤残渣等都是废渣的来源。
这些废渣毒性强,且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如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安全隐患。
2 农药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药企业生产有其特殊性,污染物具有毒性高、成分复杂,COD高以及含磷、苯、酚、汞等比较难处理的化学物质,所以污染物处理的难度大。
这些污染物一旦流入周围环境,将会造成对空气、土壤、农田的污染,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是农药企业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已成为农药大国,近年来政府对企业生产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清洁生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农药企业对“三废”采用预处理、回收、降解、焚烧等手段,从而实现达标排放。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三废”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当前的清洁生产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行业恶性竞争加剧。
农药企业从事清洁生产依托于先进的基础设施,以及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
这些投入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产品的价格优势。
当前我国农药行业的产能过剩,由此也导致恶性竞争问题。
行业产能明显超过市场所需,业内竞争更加激烈。
大型农药企业为规范生产工艺,加强污染物治理,投入大量清洁生产成本,而小作坊的生产则很少投入甚至不投入清洁生产成本,反而增加了产品的价格优势。
这种恶性竞争显然不利于清洁生产的广泛推行。
第二,清洁生产管理监督不严。
不同地区环保要求并不一致,尽管行业准入设有门槛限制,但仍会有一些中间体企业在不具备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下开工。
即使企业已经通过环评批复,实际管理中也会有很多问题,如废水含盐量高,企业采用稀释的方法处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还有的企业安装污染物处理装置仅仅用于应付检查,如果管理部门没有检查,企业并不运行处理装置;另外企业偷排污染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由于管理监督不严,污染物排放常常导致严重后果。
第三,清洁生产的相关标准不健全。
清洁生产需要具备系统的标准,才能使农药企业能够依据标准进行生产,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工作中也能有据可循。
但是我国目前对农药生产行业仍缺乏特征因子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副产物产品质量标准。
现有的“三废”通用排放标准内容宽泛,缺少行业针对性,难以对农药行业进行有效的约束。
发达国家产品杂质限量标准明确,我国多数农药产品只具备纯度标准,没有明确的杂质限量标准。
副产物产品质量标准缺失也不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
第四,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农药企业的清洁生产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对于生产工艺与污染物的处理,不同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清洁生产是我国农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同时也是国内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一块短板。
跨国企业生产技术领先,工艺流程管理严格,而国内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的较少,目前手动遥控、工艺参数集中显示还是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对于高浓度的废水处理成本高,效果不佳,资源利用率低。
3 农药企业清洁生产的解决对策
针对农药企业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制定行业发展的指导政策,加大清洁生产监管力度,尽快健全相关标准,农药企业也要努力提升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
第一,制定行业发展的指导政策。
从事清洁生产需要农药企业增加相应的成本投入,以实现工艺升级。
因此,为规避行业恶性竞争问题,鼓励农药企业积极进行清洁生产,政府部门应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农药清洁生产的技术研发和企业工艺改造,使农药企业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三废”排放。
特别对于现有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的领域,如高浓度盐水、酚类、苯胺等处理技术的开发应予以支持。
从事清洁生产工艺改造的企业,政府可实行贷款贴息、优先贷款等扶持政策。
第二,加大清洁生产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应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晰农药生产的准入规定,禁止小作坊、无生产许可证企业从事相关生产活动。
为此,政府部门应结合行业发展水平、国际行业动态等,从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的产品、禁止使用的工艺等。
例如,产能过剩的农药产品,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无资源回收装置、“三废”处理不达标的企业,均应尽快淘汰。
同时,政府部门应不定期抽查农药企业的污染物处理情况,防止企业未按要求生产,并将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人,实行责任人管理机制。
第三,健全相关行业标准。
为加速农药生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应加快建设行业及行业中大宗产品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农药行业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应根据国际范围内的标准,加速出台针对农药行业的“三废”排放标准,防止农药生产污染物排放超标,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农药产品杂质标准。
另外农药生产中的副产物,也要出台相应的标准,使副产物产品的出售具备法律依据。
第四,提升清洁生产的技术水平。
农药企业的清洁生产必须从头做起,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从源头上减少“三废”排放,并加强对中间部分的预处理,以减少末端的处理压力。
所以农药企业应当树立前瞻意识,充分认识到清洁生产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而积极开展清洁回收、降解、焚烧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在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积累行业竞争的优势。
4 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农药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形成包括研发、原药和制剂生产、相关配套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但是农药生产过程中的“三废”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相关政策和标准不完善,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不高。
因此,新时期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企业规范生产工艺和流程,加强对清洁生产的重视,从而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邵建林,刘好三.以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清洁生产的实践和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6).
[2]王辉,张智祥,曹凤中.农药清洁生产:从源头上治理土壤污染[J].绿叶,2016,(6).
[3]王加平,陈勇.农药化工中的清洁生产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7,(6).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生物
修复技术及运用实践微探
杜唱 王铂涵(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微生物修复是一种生物修复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对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可以为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有机污染;生物修复技术;运用实践
0 引言
水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如果受到污染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通过对我国地下水进行测量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地下水存在的有机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而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是现阶段环保工作的重点。
通过生物修复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此种问题,且具有成本低廉、容易操作、效率高的特征,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可以有效的缓解地下水有机污染问题。
1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在水体生态修复中应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土著菌群、驯化菌群以及工程菌群几种不同的类型。
1.1 土著菌修复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的、自然的微生物菌株资源就是土著菌群,这是多种不同的有益微生物的混合群体。
土著菌微生物基于其好嫌气性特征可以分为好气菌群、嫌气菌群;基于菌种可以分为酵母菌、曲霉菌、乳酸菌、芽孢菌以及放线菌几种不同的类型。
土著菌群基于其特异性的优势菌可为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提供了广泛的研究空间。
1.2 驯化菌修复
在土著菌群中进行筛选以及驯化就可以获得一些去污性较高的高效菌株以及相关微生物类群,将其在水处理工程中应用效果显著。
例如,在一些常规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设施中存在的微生物类群,就是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一些微生物,对其进行驯化处理,形成较为理想的一种群落结构以及优势种群,具有较为显著的净化作用。
在地下水有机污染中的微生物就是通过微生物以及水处理工程获得菌株的场所,在农药污染的水体中筛选一些驯化菌种可以处理农药生产废水,而在石油污染的水体以及土壤中筛选驯化菌种可以有效的清除石油污染。
1.3 基因工程菌修复
基因工程菌就是通过分子生物学以及遗传工程技术手段对微生物菌群特性进行改造,获得高降解的活性以及特异、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