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主要病虫害介绍——贮藏期病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主要病虫害介绍——贮藏期病害
作者:肖启明
来源:《湖南农业》 2013年第10期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肖启明
(续第9期第20页)
采后未经保鲜处理的柑桔,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每年因病害烂果,可造成10%~30%的损失,严重者高达50%。

常见侵染性病害:蒂(焦)腐病(见第21页图1)、炭疽病(见第21页图2)、酸腐病、青霉病(见第21页图3)和绿霉病(见第21页图4)。

常见生理性病害:褐斑病和水肿病。

1.侵染性病害①柑桔炭疽病。

果实受害多从果蒂或其他部位出现褐色的病斑,边缘明显,呈黄色至深褐色,稍凹陷,果皮革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逐渐扩大,终至全果腐烂。

②柑桔
蒂腐病。

蒂腐病有褐色蒂腐病和黑色蒂腐病。

前者是树脂病在果实上的一种发病症状,初由蒂
部发生,为圆形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期病部呈橄榄色,革质,手指按压不破有韧性,同时很
快从果蒂向果心蔓延,直达脐部,俗称“穿心烂”。

后者又称焦腐病,病斑最初由蒂部或蒂部
附近处发生,淡褐色,水渍状,无光泽,迅速扩大至全果,变为暗紫色,软腐,极易破裂,也
造成“穿心烂”的症状。

③青霉病与绿霉病症状比较见表1,绿霉病和青霉病混合浸染症状见
第21页图6。

2.生理性病害①水肿病。

整个果皮及果肉组织呈浅褐色水渍状浮肿,后转为深褐色,果肉产生酒精气味,病果不表现软腐症状。

②褐斑病。

初发病仅在果皮油胞层显出褐色革质病斑,
最后达到果肉,果肉变质发生异味。

3.综合防治①果实采收前10天左右对树冠果实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减少果实带病。

②适时采果。

适当提早3~5天采果,能预防多种贮藏期病害发生。

果实进库贮藏前要堆放在阴凉通风处预贮4~6天再放入库。

③防止果实受伤。

采收时防止果实机械损伤,如剪伤、擦伤、刺伤、碰伤等。

下雨、雨后、雾
重及露水未干时,禁止采果。

长期贮藏的果实,应用纸或塑料袋单果包装,预防病果、健果接
触传染。

④贮藏库及工具消毒。

果实进库前,每立方米库房用硫磺粉5~10克熏蒸24小时或用40%福尔马林40倍液每立方米喷洒30~50毫升,药后密闭三四天,然后开门窗通气二三天。

⑤果实保鲜处理。

进行果实消毒处理前,要先剔除病果及损伤果。

浸果消毒的药剂:2,4-滴丁酯0.2‰液加50%甲基托布津1000液,2,4-滴丁酯0.2‰液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4-滴丁酯0.2‰液加45%噻菌灵(特克多)悬浮剂900倍液,2,4-滴丁酯0.2‰加25%施保克乳油500~1000倍液,以上药剂组合任选一种浸果1~2分钟,捞出晾干后装入塑料袋贮藏。

(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