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疏肝活血益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例疏肝活血益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疏肝活血益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抑制胃酸
分泌、促胃动力、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给予疏肝活血益胃法中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
察组总有效率97.44%优于对照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疏肝活血益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辩论论治,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毒副作
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疏肝活血益胃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182-
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临床多发病,对其积极
治疗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也可一定程度上减少胃癌发生。
笔者以疏肝活血益胃
法治疗CAG患者39例,疗效颇佳,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CAG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确诊,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1]中关于CAG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病辩证依据。
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23~69岁,平均(42.1±7.5)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者32例。
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3±7.7)岁; Hp阳
性者31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70岁;②同意本组治疗方案。
排
除标准:①不耐受胃镜检查;②胃癌可能;③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治疗,心理治疗等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口服治疗:①奥美拉唑肠溶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J20080097),20mg/次,2次/d;②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大西南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10),5mg/次,3次/d;③Hp阳性者给
予根除Hp感染:甲硝唑片(山东康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430),0.4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7020581),1g/次,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疏肝活血益胃法中药治疗,基础方:柴胡15g、白芍12g、丹参15g、枳壳15g、川芎12g、党参12g、白术15g、麦冬15g、生地15g、延胡索12g、半夏9g、甘草9g;随症加减,肝胃不和证加香附12g、佛手12g,脾胃虚弱证加黄芪45g、砂仁12g,脾胃湿热证加黄
芩15g、黄连15g,胃阴不足证加太子参12g、鸡内金12g,胃络瘀阻证五灵脂
15g、檀香12g,脾虚气滞证加郁金12g、桂枝15g;每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
分服。
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治疗1个疗程后对
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根据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胃镜检查结果参考高东五等学者研
究[2]制定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示病灶消失,Hp实验阴性;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示病灶明显好转,Hp实验阳性减轻超过
2/3;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胃镜检查示病灶有所好转,Hp实验阳性减轻超过
1/3;无效:未达到有效最低标准或加重。
治愈、显效和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应用SPSSl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
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优于对照
组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疗效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例)
组别总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对照组 39 14 9 9 7 32(82.05)
观察组 39 21 11 6 1 38(97.44)*
注:与对照组对比,*χ2=5.0142,*P<0.05。
2.2不良反应对比治疗期间对照组共8例患者出现恶心、纳差、眩晕、腹部
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观察组共1例患者出现恶心,不良反应发生
率为2.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5,P<0.05)。
3、讨论
CAG的临床症状特异性差,多需要胃镜检查方可确诊,目前认为其主要诱因
为感染Hp[3],本组数据显示,所有患者中Hp感染发生率为80.77%。
目前西医对CAG治疗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胃动力、根除Hp感染等药物为主。
本组数据显示,单独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0.51%,说明其疗效尚可,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受到局限。
CAG在中医学中类属于“胃痞”、“胃痛”、“嘈杂”等病,多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或久病素虚,导致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司而发病[4],病位在胃,涉及肝、脾,故笔者以疏肝活血益胃法为基础给予辩证治疗。
基础方中:柴
胡疏肝解郁,通畅气机为君;辅以芍药、丹参养血活血助柴胡柔肝解郁,枳壳、
川芎行气活血助柴胡调理气机共为臣药;佐以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麦冬、生地
滋阴养胃,半夏消痞散结,延胡索理气止痛;以甘草和中止痛为使;再配以辩论
论治,诸药合用,可收疏肝理气、活血益胃之功。
本组数据显示,给予此法治疗
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少有发生,说明此法疗效优异,
安全性高。
总之,疏肝活血益胃法治疗CAG,辩论论治,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45~349.
[2]高东五,刘小卫,陈万军,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
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0):748~751.
[3]朱红树,魏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疗
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4):437~438.
[4]王北京.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5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