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V电源设计指南
施耐德ATV312变频器说明书

ATV312变频器安装及编程手册施耐德电气善用其效尽享其能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施耐德电气2009 年的销售额为158 亿欧元,拥有超过100000 名员工。
施耐德电气助您——善用其效,尽享其能!?施耐德电气在中国1987 年,施耐德电气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工厂梅兰日兰,将断路器技术带到中国,取代传统保险丝,使得中国用户用电安全性大为增强,并为断路器标准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90年代初,施耐德电气旗下品牌奇胜率先将开关面板带入中国,结束了中国使用灯绳开关的时代。
?施耐德电气的高额投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并为中国客户提供了先进的产品支持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中低压电器、变频器、接触器等工业产品大量运用在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中,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共建立了77个办事处,26家工厂,6个物流中心,1个研修学院,3个研发中心,1 个实验室,500 家分销商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施耐德电气中国目前员工数近22000 人。
通过与合作伙伴以及大量经销商的合作,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
?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平台凭借其对五大市场的的深刻了解、对集团客户的悉心关爱,以及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施耐德?电气从一个优秀的产品和设备供应商逐步成长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今年,施耐德电气首次集成其在建筑楼宇、IT、安防、电力及工业过程和设备等五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将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下,通过标准的界面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一个开放、透明、节能、高效的能效管理平台,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重要信息注意在安装、操作或维护本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这些说明,并熟悉本设备。
施耐德ATV312变频器说明手册

精心整理ATV312变频器安装及编程手册施耐德电气善用其效尽享其能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施耐德电气2009年的销售额为158亿?施耐德电气在中国122000的悉心关爱,以及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施耐德?电气从一个优秀的产品和设备供应商逐步成长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今年,施耐德电气首次集成其在建筑楼宇、IT、安防、电力及工业过程和设备等五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将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下,通过标准的界面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一个开放、透明、节能、高效的能效管理平台,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重要信息注意在安装、操作或维护本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这些说明,并熟悉本设备。
在本手册中或设备上可能会出现下列特殊信息,以告诫潜在的危险或提醒您注意某些被阐明或简化了的信息。
A“危险”或“警告”标签上附加的本符号表示存在电击危险,如果使用者不遵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会造成人身伤害。
这是提醒注意安全的符号。
用于提醒使用者可能存在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
请务必遵循此标志附注的所有安全须知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危险表示极可能存在危责。
切勿在通电情况下触碰未屏蔽的组件或端子排螺钉。
切勿在端子PA/和PC/-或直流母线电容器之间进行短路连接。
在对变频器进行维修之前:-断开所有电源,包括可能会有的外部控制电源。
-在所有电源分断装置上放置“禁止合闸”标签。
-将所有电源分断装置锁定在打开位置。
15分钟以便直流母线电容器放电。
然后按照第16页上的“直流母线电压测量方法”来检查直流电压是否低于42V。
变频器LED并不是有无直母线电压的精确指示器。
在上电或起动和停止变频器前,请安装和合上所有机盖。
安富利 AT32 微控制器硬件设计指南及抗ESD EFT设计要点说明书

AN0078应用笔记AT32微控制器硬件设计指南及抗EMC设计要点前言本应用笔记为使用AT32系列微控制器芯片的硬件设计人员提供参考设计,包括供电电源要求、时钟管理、复位管理、调试接口的管理。
它说明了使用AT32系列微控制器芯片所需的最低硬件资源。
文中介绍了有关硬件设计、PCB布局布线和软件设计的各种技巧,并且帮助用户在设计阶段考虑系统的抗ESD和EFT性能。
典型故障章节帮助用户在出现类似问题时提供分析思路。
目录1电源 (6)1.1独立ADC/DAC及比较器电源和参考电压 (6)1.2电池供电 (6)1.3电源方案 (6)1.4复位和电源监控 (7)1.4.1上电复位(POR)/低电压复位(LVR) (7)1.4.2电源电压监测器(PVM) (8)1.4.3系统复位 (8)1.4.4NRST电路 (9)2时钟 (10)2.1HEXT时钟 (10)2.2LEXT时钟 (11)3启动模式 (12)4调试接口 (13)5参考设计 (14)6原理图检查 (15)7硬件设计要点 (16)7.1一般PCB设计要点 (16)7.1.1电源和地 (16)7.1.2去耦电容 (17)7.1.3信号线 (18)7.1.4晶振 (18)7.1.5模拟信号 (18)7.1.6输入输出端口 (19)7.2QFN封装电路板EPAD焊盘设计要点 (19)7.2.1导热过孔设计 (19)7.2.2导热过孔的尺寸和安排 (19)7.3其它设计要点 (21)8抗ESD设计要点 (22)8.1保护器件的选择 (22)8.1.1保护器件选型要点 (22)8.1.2保护器件的工作特性图与主要参数简介 (23)8.2设计建议 (23)8.2.1原理图 (23)8.2.2PCB设计 (25)8.3芯片使用和存储过程中的ESD防护措施 (27)9抗EFT设计要点 (28)9.1故障类型 (28)9.2故障原因 (29)9.3设计建议 (30)9.3.1原理图 (30)9.3.2PCB设计 (31)10典型故障 (33)10.1在产品使用或者老化过程中偶发微控制器芯片的V DD引脚与V SS短路 (33)10.2在产品使用或者老化过程中偶发GPIO损坏 (33)10.3晶振不启振或频率输出异常 (33)10.4ADC采集数据误差大 (34)11文档版本历史 (35)表1. 启动模式 (12)表2. 调试端口引脚分配 (13)表3. 原理图检查表 (15)表4. 文档版本历史 (35)图1. 电源方案 (7)图2. 上电复位和掉电复位波形 (7)图3. PVM阈值与输出 (8)图4. NRST电路 (9)图5. HEXT/LEXT时钟源 (10)图6. 启动模式选择 (12)图7. JTAG标准接口电路 (13)图8. SWD配合AT-Link接口电路 (13)图9. AT32F421C8T7最小系统电路 (14)图10. 电路功能模块布局 (16)图11. 电源连接比较 (16)图12. 去耦电容布局比较 (17)图13. 过孔放置比较 (17)图14. 晶振布局 (18)图15. QFN封装EPAD的导热过孔 (20)图16. EPAD上不同数量过孔的热特性比较 (20)图17. ESD电流强度放电测试波形 (22)图18. ESD/TVS工作特性 (23)图19. 常见信号线ESD防护应用电路 (25)图20. ESD管布局方式比较 (26)图21. EFT干扰波形 (28)图22. 电源滤波及保护推荐电路 (30)图23. TVS管走线方式比较 (31)图24. 铺铜形成窄路径 (32)1 电源为达到全速、全功能,AT32微控制器芯片需要满足数据手册规定的工作电压供电(V DD)。
ATX电源的知识

ATX电源的知识及使用对ATX电源控制电路的深入剖析从内部看电源——电脑电源原理与选择(枪文节选)电源原理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电器、自动化设备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部件为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自然也不能免俗。
随着近年各种硬件设备频率、速度和功耗的提高,电源对于整个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那么这计算机"稳定的基石"、"动力的源泉"又是如何工作的呢?计算机电源的输入为高压交流市电,要求输出为高稳定性低压直流。
目前的常见产品主要采用脉冲变压器耦合型开关稳压电源,主要的转换过程为:高压市频交流-(整流、滤波)>高压直流-(调制)>高压高频交流-(变压)>低压高频交流-(整流、滤波)>低压直流由输入端算起,分为交流抗干扰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高压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电路、低压整流滤波电路5个主要部分。
交流抗干扰电路为避免电网中的各种干扰信号影响高频率、高精度的计算机系统,防止电源开关电路形成高频扰窜,影响电网中的其他电器等;各种电磁、安规认证都要求开关电源配有抗干扰电路。
主要结构为П型共模、差模滤波电路,由差模扼流电感、差模滤波电容、共模扼流电感、共模滤波电容组成;一般应有两级,分别在交流电源线插座与电路版输入端。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开关电源传统的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令整体负载表现为容性,且使交流输入电流产生严重的波形畸变,向电网注入大量的高次谐波,功率因数仅有0.6左右,对电网和其他电气设备造成严重的谐波污染与干扰。
因此,我国在2003年开始实施的CCC中明确要求计算机电源产品带有功率因数校正器(Power Factor Corrector,即PFC),功率因数达到0.7以上。
PFC电路分为主动式(有源)与被动式(无源)两种:主动式PFC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开关电源,通过控制芯片驱动开关管对输入电流进行"调制",令其与电压尽量同步,功率因数接近于1;同时,主动式PFC控制芯片还能够提供辅助供电,驱动电源内部其他芯片以及负担+5VSB输出。
ATX电源标准

ATX电源标准ATX电源是根据ATX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的,从最初的ATX1.0开始,ATX标准也经过了多次的变化和完善,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是ATX2.03和ATX12V这两个标准,其中ATX12V又可分为ATX12V1.2、ATX12V1.3、ATX12V2.0等多个版本。
最新的ATX电源标准为ATX12V2.2。
在选购电源之前,我们需要对电源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关于ATX电源的基本知识。
1. ATX电源版本发展历程:要解释ATX 12V 1.3规范先要从ATX说起,ATX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电源结构标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
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等阶段。
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多遵循ATX 2.03或更新的ATX 12V标准。
ATX 2.03标准采用+5V和+3.3V电压,分别为功耗较大的处理器及显卡直接提供所需的电压。
而单独的+12V输出则主要应用在硬盘和光驱设备上,因为当时处理器和显卡的功耗都相对较低,所以各部件相安无事。
但P4处理器的推出改变了这一切。
由于它的功耗较高,使用符合ATX 2.03规范的产品时,+5V的电压根本不能提供足够的电流。
基于此,Intel对ATX标准进行了修订,推出了ATX 12V 1.0规范。
它与ATX 2.03的主要差别是改用+12V电压为CPU供电,而不再使用之前的+5V电压。
这样加强了+12V输出电压,将获得比+5V电压大许多的高负载性,以此解决P4处理器的高功耗问题。
其中最显眼的变化是首次为CPU增加了单独的4Pin电源接口,利用+12V 的输出电压单独向P4处理器供电。
此外,ATX 12V 1.0规范还对涌浪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电路等做出了相应规定,确保了电源的稳定性。
2. ATX电源各版本的区别:既然ATX电源有这么多版本,那么它们有些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各个ATX电源标准的区别。
atx电源介绍

ATX规范是1995年Intel公司制定的主板及电源结构标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
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 1.1、ATX 2.0、ATX 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等阶段。
目前市面上的电源多遵循ATX 2.03或更新的ATX 12V标准。
ATX 2.03标准采用+5V 和+3.3V电压,分别为功耗较大的处理器及显卡直接提供所需的电压。
而单独的+12V输出则主要应用在硬盘和光驱设备上,因为当时处理器和显卡的功耗都相对较低,所以各部件相安无事。
ATX电源的特点:与AT电源相比,ATX电源增加了“+3.3V、+5VSB、PS-ON ”三个输出。
其中“+3.3V”输出主要是供CPU用,而“+5VSB”、“PS-ON”输出则体现了ATX电源的特点。
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是否工作,而是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PS-ON”小于1V伏时开启电源,大于4.5伏时关闭电源。
ATX电源的核心电路:ATX电源的主变换电路与AT电源相同,也是采用“双管半桥它激式”电路,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同样采用TL494控制芯片,但取消了市电开关。
由于取消了市电开关,所以只要接上电源线,在变换电路上就会有+300V直流电压,同时辅助电源也向TL494提供工作电压,为启动电源作好准备。
ATX电源的特点就是利用TL494芯片第4脚的“死驱控制”功能,当该脚电压为+5V时,TL494的第8、11脚无输出脉冲,使两个开关管都截止,电源就处于待机状态,无电压输出。
而当第4脚为0V时,TL494就有触发脉冲提供给开关管,电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辅助电源的一路输出送TL494,另一路输出经分压电路得到“+5VSB”和“PS-ON”两个信号电压,它们都为+5V。
施耐德ATV312变频器说明方案

精心整理ATV312变频器安装及编程手册施耐德电气善用其效尽享其能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施耐德电气2009年的销售额为158亿欧元,拥有超过100000名员工。
施耐德电气助您?施耐德电气在中国1987年,施耐德电气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工厂梅兰日兰,将断路器标准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90施耐德电气的高额投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并为中国客户提供了先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共建立了1个研修学院,3个研发中心,1个实验室,家分销商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施耐德电气中国目前员工数近22000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
的悉心关爱,以及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施耐德?电气从一个优秀的产品和设备供应商逐步成长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今年,施耐德电气首次集成其在建筑楼宇、IT、安防、电力及工业过程和设备等五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将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下,通过标准的界面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一个开放、透明、节能、高效的能效管理平台,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重要信息注意在安装、操作或维护本设备之前,请仔细阅读这些说明,并熟悉本设备。
在本手册中或设备上可能会出现下列特殊信息,以告诫潜在的危险或提醒您注意某些被阐明或简化了的信息。
A“危险”或“警告”标签上附加的本符号表示存在电击危险,如果使用者不遵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会造成人身伤害。
这是提醒注意安全的符号。
用于提醒使用者可能存在造成人身伤害的安全隐患。
请务必遵循此标施耐德电气对于明而引发的任何后果概不负责。
4开始操作之前在对本变频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爆炸或电弧危险在安装或操作ATV312变频器之与维护。
A用户有责任遵守国际和国内有关所有设备接地事项的电气规范要求。
PC电源AT和ATX区别

PC电源AT和ATX区别ATX电源技术详解目前,ATX电源广泛应用于电脑中,与AT电源相比,它更符合"绿色电脑"的节能标准,它对应的主板是ATX主板。
1.ATX电源的特点与AT电源相比,ATX电源增加了“+3.3V、+5VSB、PS-ON”三个输出。
其中“+3.3V”输出主要是供CPU用,而“+5VSB”、“PS-ON”输出则体现了ATX电源的特点。
A 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是否工作,而是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PS-ON”小于1V伏时开启电源,大于4.5伏时关闭电源。
2.ATX电源的核心电路A TX电源的主变换电路与AT电源相同,也是采用“双管半桥它激式”电路,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同样采用TL494控制芯片,但取消了市电开关。
由于取消了市电开关,所以只要接上电源线,在变换电路上就会有+300V直流电压,同时辅助电源也向TL494提供工作电压,为启动电源作好准备。
A TX电源的特点就是利用TL494芯片第4脚的“死驱控制”功能,当该脚电压为+5V时,TL494的第9、11脚无输出脉冲,使两个开关管都截止,电源就处于待机状态,无电压输出。
而当第4脚为0V时,TL494就有触发脉冲提供给开关管,电源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辅助电源的一路输出送TL494,另一路输出经分压电路得到“+5VSB”和“PS-ON”两个信号电压,它们都为+5V。
其中,“+5VSB”输出连接到ATX主板的“电源监控部件”,作为它的工作电压,要求“+5VSB”输出能提供10mA的工作电流。
“电源监控部件”的输出与“PS-ON”相连,在其触发按钮开关(非锁定开关)未按下时,“PS-ON”为+5V,它连接到电压比较器U1的正相输入端,而U1负相输入端的电压为4.5V左右,这样电压比较器U1的输入为+5V,送到TL494的“死驱控制脚”,使ATX电源处于待机状态。
电脑主机ATX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分析

ATX电源是在AT电源的基础桂林伟创电脑维修上发展来的,ATX电源与AT电源不同的地方是多了一个+3.3V电源和+5V SB电源。
不同品牌ATX电源的±5V、±12V电源的电路结构基本上相同,但+3.3V电源的桂林伟创电脑维修电路结构却差别较大。
笔者现列举几种+3.3V电源的电路供爱好者参考。
一、图1是《电子报》去年第48期“普及型ATX电源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的普及型ATX 电源的+3.3V电源电路图。
+3.3V电源由桂林伟创电脑维修脉冲输出变压器Tl的5V绕组经线圈L5、L6降压,由共阴极的肖特基整流块D23整流,再经Ll、C28滤波后得到。
L5、L6的电压降与通过其中桂林伟创电脑维修的电流有关,电流小时压降小,输出电压高,空载时的电压可达9.5V左右。
电流大时电压降大,输出电压低。
为保证在最大负载时+3.3V 电源输出电压不低于+3.3V,线圈L5和L6的电感量应妥善设计。
在本例中,L5和L6采用外直径12mm、内径6mm、厚4mm的磁心,用φ0.93mm的漆包线穿绕8T,在负载电流为10A时,未经稳压的输出电压为+3.5V。
如果要求桂林伟创电脑维修负载电流更大,可适当减少线圈的匝数.世纪之星ST-ATX320电源将两个线圈的匝数减少为7T,+3.3V 电源可输出更大的电流。
低于最大负载电流桂林伟创电脑维修及空载时,电源的输出电压会超过+3.3V。
为使+3.3V电源输出电压稳定,设置了由TL43l及Q5等组成的稳压电路。
此时电源的空载输出电压近似等于Vrefx(1+R26/R29)。
Vref为TL431管子内部的基准电压值,为2.44V-2.55V,一般取2.5V,则输出电压约等于2.5×(1+4.7/13)=3.4V。
若某种原因使输出电压上升,经R26和R29分压以后,送到控制极R的电位也跟着上升,TL431阴极K的电位下降,经R17使Q5的基极电位下降,Q5通过的桂林伟创电脑维修电流增大,也就是流经L5和L6的电流增加.其上的电压降增大,于是+3.3V电源的输出电压回落,从而保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
ATX电源控制电路的深入剖析

A TX电源控制电路的深入剖析检修ATX开关电源,从+5VSB、PS-ON和PW-OK信号入手来定位故障区域,是快速检修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5VSB、PS-ON、PW-OK控制信号ATX开关电源与AT电源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5VSB是供主机系统在ATX待机状态时的电源,以及开闭自动管理和远程唤醒通讯联络相关电路的工作电源,在待机及受控启动状态下,其输出电压均为5V高电平,使用紫色线由A TX插头(图1)9脚引出。
PS-ON为主机启闭电源或网络计算机远程唤醒电源的控制信号,不同型号的A TX开关电源,待机时电压值为3V、3.6V、4.6V 各不相同。
当按下主机面板的POWER开关或实现网络唤醒远程开机,受控启动后PS-ON 由主板的电子开关接地,使用绿色线从A TX插头14脚输入。
PW-OK是供主板检测电源好坏的输出信号,使用灰色线由A TX插头8脚引出,待机状态为零电平,受控启动电压输出稳定后为5V高电平。
脱机带电检测ATX电源,首先测量在待机状态下的PS-ON和PW-OK信号,前者为高电平,后者为低电平,插头9脚除输出+5VSB外,不输出其它电压。
其次是将ATX开关电源人为唤醒,用一根导线把ATX插头14脚PS-ON信号,与任一地端(3、5、7、13、15、16、17)中的一脚短接,这一步是检测的关键,将ATX电源由待机状态唤醒为启动受控状态,此时PS-ON信号为低电平,PW-OK、+5VSB信号为高电平,ATX插头+3.3V、±5V、±12V 有输出,开关电源风扇旋转。
上述操作亦可作为选购A TX开关电源脱机通电验证的方法。
电路按其组成功能分为:交流输入整流滤波电路、脉冲半桥功率变换电路、辅助电源电路、脉宽调制控制电路、PS-ON和PW-OK产生电路、自动稳压与保护控制电路、多路直流稳压输出电路。
COM Express电源管理和上电时序

COM-E模块的电源管理和上电顺序解析一、AT模式和ATX模式区别AT电源模式,只向COM-Express模块提供一个12V电压。
如果想要模拟ATX模式,就需要额外的DC/DC或LDO来提供5V和3.3V。
AT模式下是没有Standby电源的。
图1 AT电源ATX电源,能够提供12V,-12V,5V,3.3V,5VSB等。
ATX电源能够向COM-Express模块提供5VSB电源。
如果载板上还需要其他电源,如3.3V或5V,可通过额外的DC/DC或LDO 实现。
图2 ATX电源主要区别:ATX电源在当代电脑中常用。
ATX电源有两套电源轨:一组用于正常运行(12V,5V,3.3V和-12V)和一个单独的5V挂起轨。
只要ATX电源都有交流输入电源时,就会出现5V 挂起轨。
只有当来自主板的PS_ON#信号被(主板)拉低时,其他电源才能开启,允许软件对电源进行控制。
PC主板可以实现多种用于控制AC电源的结构,包括按下按钮开关切换低压逻辑信号,而不是关闭主交流电源。
同时可以诸如按压键盘、活动鼠标等开启主电源的功能。
AT电源不支持挂机,也不允许软件控制供电。
当电源连接到AC主电源并且电源开关为打开状态,AT电源直接上电。
AT电源在商用电脑上已经绝迹了。
二、ATX电源启动方式2.1 带Super I/O的ATX电源如果载板上有super IO,PS-ON可由合适的BIOS通过SUPER IO控制。
当设计为高有效的电源键被按下时,Super I/O会输出一个低电平PWRBTN#信号给COM-E模块,然后模块上的芯片通过SLP_S3#输出高电平,通知Super I/O在PS_ON#输出低电平,使能ATX开启主电源。
2.2不带Super I/O的ATX电源如果载板上没有Super IO输出PS_ON#信号开启ATX电源开关,那么COM-E模块的SLP_S3#或SLP_S5可以通过一个switch来控制PS_ON#。
ATX电源新型专用控制芯片AT2005B

ATX电源新型专用控制芯片AT2005B一提到ATX电源,就使人联想起脉宽调制芯片TL494与电压比较器LM339两块“经典"IC来。
而新型专用控制芯片兼有以上两芯片的功能。
且其中电压比较器的数最多达8个,比LM339多一倍,加之内部还设计了一些专用的辅助控制电路,故以它为基础设计的ATX电源外围零件数更少,各种保护电路也更趋完善。
目前,一些常见电源厂家如世纪之星、富士康、金河田等,都推出了采用芯片的新型号ATX电源。
为塑封双列(16)脚直插式结构,各引脚名称及常见外围电路如图1所示,图2为其内部结构功能框图。
现对各引脚功能及所接外围元件的作用分析如下:芯片第①脚为运放反相输人端(OP NEG IN),(16)脚为运放输出端(OP OUT).它们实际上分别是图2中误差放大器A10的反相输人端与输出端。
外电路中该两脚间接有阻容串联补偿网络R1、C1,以改善误差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消除自激并增加带宽。
②脚为电压调整输人端仅AD刀,V5和V12电压经电阻网络114,115和VR分压取样后,经②脚送人误差放大器。
通过调整VR可对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进行调节。
③脚(V33)、④脚(V5)、⑤脚(V12)分别为3.3V,5V及12V电压的过压/欠压检测输人端。
其中3.3V和5V 分别直接接入③脚(V33)和④脚(V5),而12V需经电阻R6,R7(图1)分压后才能接人⑤脚(V 12),因最大允许输人仅5.5V。
⑤脚设定的正常输人电压值约为2.37V-4.64V,超出此范围电路即自动保护。
⑥脚(即为一备用的过压/欠压保护检测输人端。
它可为某些多于上述3路(3.3V,5V 及12V)输出的特殊电源提供保护。
⑦脚为电源地(GND),⑩脚为电F(Vcc)o电源最大允许电压为5.5V.常用值为5V.⑧脚(CT)为锯齿波振荡电容接人端。
图2中锯齿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OSC由该脚外接电容CT的电容最决定.其计算公式为:Fosc=410x103/(3.3xCT)kHz,式中CT的单位为pF o如CT=2200pF,则Fosc=410x 103/(3.3x2200)=56.5 kHz。
AT电源针针和针引脚定义详解

A T电源针针和针引脚定义详解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20p i n&24p i n A T X电源针脚定义无主板启动电源——ATX电源接口各线的定义(注意:电源端,主板端口需镜像)AT电源只要能把电源打开就行了,可现在的ATX电源都是电位控制开关而非机械开关,这就需要从电源的那一排查线孔中找出可以激活电源的那个针(Pin)。
ATX电源排针(Pin)的标准定义为???无主板启动电源——ATX电源接口各线的定义(20针和24针的都有)AT电源只要能把电源打开就行了,可现在的ATX电源都是电位控制开关而非机械开关,这就需要从电源的那一排查线孔中找出可以激活电源的那个针(Pin)。
ATX电源排针(Pin)的标准定义为:14号针(Pin14PS-ON)就是控制电源开启关闭的。
单个针没有回路怎么控制开关,其实所有的地线(GND)都可以与其他任意针组成回路,所谓“低电位”开启,“高电位”关闭,就是当Pin14针与GND针短接后,Pin14针本身的电位就低了,电源也就开启了,反之亦然。
现在很清楚了——要想无主板开启ATX电源,只需要将Pin14针(绿色线,图中也标绿了)与任意一个GND针(黑色线,图中标灰了)短接就可以。
红Red=+5V橙Orange=+3.3V黄Yellow=+12V兰Blue=-12V绿Green=PS_ON紫Purple=+5VSB灰Gray=PWR_OK白White=—5V黑Black=COM=GND=接地24pin我们使用的ATX开关电源,输出的电压有+12V、-12V、+5V、-5V、+3.3V等几种不同的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几种电压的输出变化范围允许误差一般在5%之内,如下表所示,不能有太大范围的波动,否则容易出现死机的数据丢失的情况。
i915/925使用新的电源架构ATX12V-24针,它的标准接口从原来的两个提升至三个。
施耐德ATV变频器说明书

施耐德A T V变频器说明书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ATV312变频器安装及编程手册施耐德电气善用其效尽享其能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为世界100多个国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与网络等市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能源,?施耐德电气 2009 年的销售额为 158 亿欧元,拥有超过 100000 名员工。
施耐德电气助您——善用其效,尽享其能!?施耐德电气在中国 1987 年,施耐德电气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工厂梅兰日兰,将断路器技术带到中国,取代传统保险丝,使得中国用户用电安全性大为增强,并为断路器标准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90年代初,施耐德电气旗下品牌奇胜率先将开关面板带入中国,结束了中国使用灯绳开关的时代。
?施耐德电气的高额投资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并为中国客户提供了先进的产品支持和完善的技术服务,中低压电器、变频器、接触器等工业产品大量运用在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中,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共建立了77个办事处,26家工厂,6个物流中心,1个研修学院,3个研发中心,1 个实验室,500 家分销商和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
施耐德电气中国目前员工数近22000 人。
通过与合作伙伴以及大量经销商的合作,施耐德电气为中国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
?施耐德电气能效管理平台凭借其对五大市场的的深刻了解、对集团客户的悉心关爱,以及在能效管理领域的丰富经验,施耐德?电气从一个优秀的产品和设备供应商逐步成长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今年,施耐德电气首次集成其在建筑楼宇、IT、安防、电力及工业过程和设备等五大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将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架构下,通过标准的界面为各行业客户提供一个开放、透明、节能、高效的能效管理平台,为企业客户节省高达30%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ATNSX

ATNSX自动电源转换系统
全新的ATNSX传承施耐德电气ATS优异品质,最大限度确保供电连续性和安全性,优 化电能管理。ATNSX的选用Multi 9小型断路器或Compact NSX塑壳断路器,覆盖1630A电流等级。一体化成套设计,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配置标准脱扣器,在 故障发生时提供有效的保护。多重机械联锁与电气联锁,全面保证转换的可靠性。 ATNSX提供自投自复、自投手复、互为备用和手动控制等多种工作方式。ATNSX的 电源隔离模块能够提高耐压水平。 ATNSX的两种功能强大的控制器,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A型控制器(内置式):支持两路市电间的转换,转换延时可调。 B型控制器(外置式):除具备A型控制器功能外,还可实现市电与发电机之间的转 换,控制器面板提供参数设置及显示,通讯功能可选。 ATNSX符合IEC和GB标准,并且通过CCC认证和EMC电磁兼容性测试。
选型指南
ATS自动电源转换系统选型指南 ATS
自动电源 转换系统 型号
ATS/ATNSX/ATMT 自动电源转换系统
400
备用回路 开关规格
NSX400
主回路 开关规格
N
主/备回路 开关分断能力 F: 36kA N: 50kA H: 70kA S: 100kA L: 150kA
3P
极数 3P(可省略) 4P
监测
欠压(200V-360V) 过压(400V-480V) 频率 并联 切换 条件 频率差,0Hz≤∆f≤5Hz 幅值差,极值,0V≤∆U≤20V 相位差,0°≤∆Φ≤20°
铭贝ATS520系列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详细使用说明书 V1.5

ATS520系列双电源自动切换控制器用户操作使用手册版本更新记录序版本号发布日期更改内容1V1.02020-07-20首次发布2V1.12021-01-13更新可配置选项3V1.22021-09-17更新面膜设计与增加报警记录4V1.32022-03-01更新应用接线图5V1.42022-05-21更新参数显示类型说明6V1.52022-11-03增加S1异常、S2异常分闸功能本手册中使用的符号说明符号说明注意提示或提醒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否则有可能导致设备不能正确的工作。
小心表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潜在的危险情况会损坏设备。
警告表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潜在的危险情况可能会造成死亡、严重的人身伤害或重大的财产损失。
警告:1、本设备的安装必须有专业人士进行。
2、在安装、操作控制器时,请先阅读完整的使用说明书。
3、对机组进行任何维护和调试,必需熟悉所有设备、安全规范及做好事前预防措施,否则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相关设备损坏。
4、在控制器安装完成后,请测试并确认各项保护功能有效。
小心:1、请保持控制器电源的良好连接,不可与浮充电器共用电瓶正极各负极的连接线。
2、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请勿断开电瓶,否则可能造成控制器损坏。
目录一、概述 (5)二、性能和特点 (6)三、参数显示 (6)四、参数规格 (7)五、外形结构及接线图 (8)六、安装指南 (15)七、面板与显示说明 (21)八、控制与操作说明 (22)九、发电机组开机/停机操作 (23)十、开关操作与ATS电源控制 (25)十一、提示信息 (26)十二、警告和故障报警 (28)十三、参数设置 (29)十四、常见故障排除 (37)注:1、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传播本手册中的任何内容。
2、本说明书仅为提供相关信息,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可能会不经通知而更改。
一、概述本系列控制器是一种双路电源切换控制器,具有可配置功能、自动化测量及控制、LCD显示的双电源智能切换模块。
ATX和AT电源的区别

ATX和AT电源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AT电源不支持Windows关机,会显示“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了”。
还需要手动关掉电脑电源。
ATX可以直接关掉电脑电源。
ATX电源除了在线路上作了一些改进,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关机时ATX电源本身并没有彻底断电,而是维持了一个比较微弱的电流。
同时它利用这一电流增加了一个电源管理功能,称为Stand-By。
它可以让操作系统直接对电源进行管理。
通过此功能,用户就可以直接通过操作系统实现软关机,而且还可以实现网络化的电源管理。
如在电脑关闭时,可以通过网络发出信号到电脑的Modem 上,然后监控电路就会发出一个ATX电源所特有的+5V SB激活电压,来打开电源启动电脑,从而实现远程开机目前,ATX电源广泛应用于电脑中,与AT电源相比,它更符合"绿色电脑"的节能标准,它对应的主板是ATX主板。
1.ATX电源的特点:与AT电源相比,ATX电源增加了“+3.3V、+5VSB、PS-ON”三个输出。
其中“+3.3V”输出主要是供CPU用,而“+5VSB”、“P S-ON”输出则体现了ATX电源的特点。
ATX电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不采用传统的市电开关来控制电源是否工作,而是采用“+5VSB、PS-ON”的组合来实现电源的开启和关闭,只要控制“PS-ON”信号电平的变化,就能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
“PS-ON”小于1V伏时开启电源,大于4.5伏时关闭电源。
2.ATX电源的核心电路:ATX电源的主变换电路与AT电源相同,也是采用“双管半桥它激式”电路,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同样采用TL494控制芯片,但取消了市电开关。
由于取消了市电开关,所以只要接上电源线,在变换电路上就会有+300V直流电压,同时辅助电源也向TL494提供工作电压,为启动电源作好准备。
ATX电源的特点就是利用TL494芯片第4脚的“死驱控制”功能,当该脚电压为+5V时,TL494的第9、11脚无输出脉冲,使两个开关管都截止,电源就处于待机状态,无电压输出。
ATX电源4针、20针和24针引脚定义详解

20pin&24pin ATX电源针脚定义无主板启动电源——ATX电源接口各线的定义(注意:电源端,主板端口需镜像)AT电源只要能把电源打开就行了,可现在的ATX电源都是电位控制开关而非机械开关,这就需要从电源的那一排查线孔中找出可以激活电源的那个针(Pin)。
ATX电源排针(Pin)的标准定义为???无主板启动电源——ATX电源接口各线的定义(20针和24针的都有)ATATX14GGND 针短接Pin 14ATX电源,需要将就可以。
红Red橙黄兰Blue绿紫灰Gray白黑24pin+12V电压输出分别对CPU和其它I/O设备进行供电,这样可以减少由如硬盘光驱等设备对CPU工作时的影大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主电源仍然采用双排列电源,不过,从20针(2*10)升级到24针(2*12)电源,就像服务器上的双CPU主板。
当然,只要你的电源功率足够,我们仍可使用传统的20针电源,但会少辅助电源输出功能,某些电源接口会失去作用。
使用20针电源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必须把电源插在接第针上,11、12、23、24针不要连接。
24针电源针脚定义:1、+3.3V;2、+3.3V;3、地线;4、+5V;地线;6、+5V;7、地线;8、PWRGD(供电良好);9、+5V(待机);10、+12V;11、+12V;12、2*1接器侦察;13、+3.3V;14、-12V;15、地线;16、PS-ON#(电源供应远程开关);?? 17、地线;18地线;19、地线;20、无连接;21、+5V;22、+5V;23、+5V;24、地线1、+3.3V;2、+3.3V;3、地4、+5V;5、地线;6、+5V;7、地线;8、PWRGD(供电良好);9、+5V(待机);10、+12V;11、+12V;2*12连接器侦察;13、+3.3V;14、-12V;15、地线;16、PS-ON#(电源供应远程开关);17、地线;18、线;19、地线;20、无连接;21、+5V;22、+5V;23、+5V;24、地线-ATX 12V电源4针(2*2)接口提供直接电源供应给CPU电压调整器,幸好,它没有进一步提升针脚数目,换言之,CPU的功耗虽大,还是可控制范围之内。
ATX电源如何改为AT电源

目前,家用计算机仍然是以ATX 为主流,未来BTX 标准也已经出台。
然而,与2GHz 主频的P4 相比,AT 架构(586 时代)的计算机虽然在人们的印象中早以沦落成了垃圾,(没有了印象)但其在库房管理、酒店记帐打单和制作路由器共享网络等方面还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只是配件好寻电源难觅,就让我们把触手可及的ATX 电源改造成AT 电源。
ATX 电源按其接口和输出功率不同分别适用于PⅢ和P4 架构中。
我们知道P4 架构845)(i 所采用的VRM 处理器供电调节模块)(版本是VRM9.0 版(i865/i875 芯片组VRM10.0 版),其输出电压为 1.10V—1.85V,输出电流则要达到70A。
如此强大的电力要求完全是为了应付P4 处理器那高达3GHz 的主频和AGP8X 显示卡这两个堪称耗电大户的部件。
原PⅢ电源盒的功率储备及所采用具有防呆设计的20 针供电插头已经无法满足P4 版计算机的供电要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300W 功率的P4 电源盒额外又附加有两个补助供电插头的缘故。
从(图一)示出的P4 电源盒供电插头可以看出,所增加的两个补助供电插头分别用于加强5V、3.3V 和12V 的供电,而20 针供电插头和其它的供电插头引脚定义均与PⅢ电源盒的供电插针一致。
也就是说P4 电源盒兼容PⅢ架构,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问题,且功率余量充足。
但若要将ATX 电源安装到AT 架构中,则必需要对电源插针进行改造。
同时,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ATX 电源中下列三个引脚的用途。
(一)PS—ON 引脚。
准确的说,这是一个由主板上的逻辑电路构成的高低电平保持电路。
1995 年IBM 发布ATX 1.0 规范以后,以及Windows 3.2/95 等视窗类操作系统的逐渐流行与版本的不断升级,一种利用操作系统、通过软件向主板发出一个持续稳定的高5V 或者低时可达到0V 这样的一组指令,最终控制着主板上20 针供电插座中PS—ON 引脚的电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rsion 2.0
ATX12V Power Supply Design Guide Version 2.0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DISCLAIMERS INTEL CORPORATION (AND ANY CONTRIBUTOR) IS PROVIDING THIS INFORMATION AS A CONVENIENCE AND ACCORDINGLY MAKES NO WARRANTIES WITH REGARD TO THIS DOCUMENT OR PRODUCTS MADE IN CONFORMANCE WITH THIS DOCUMENT. THIS DOCUMENT IS PROVIDED "AS IS" AND INTEL DISCLAIMS ALL EXPRESS AND IMPLIED WARRANTIES, INCLUDING THE WARRANTY OF MERCHANTABILITY AND FITNESS FOR PARTICULAR PURPOSE. IN ADDITION, INTEL (AND ANY CONTRIBUTOR) DOES NOT WARRANT OR REPRESENT THAT THIS DOCUMENT OR ANY PRODUCTS MADE IN CONFORMANCE WITH IT WILL OPERATE IN THE INTENDED MANNER, ARE FREE FROM ERRORS OR DEFECTS, OR ARE SAFE FOR USE FOR ITS INTENDED PURPOSE. ANY PERSON USING THIS DOCUMENT OR MAKING, USING, OR SELLING PRODUCTS IN CONFORMANCE WITH THIS DOCUMENT DOES SO AT HIS OR HER OWN RISK. INTEL DISCLAIMS ALL LIABILITY ARISING FROM OR RELATED TO USE 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IS DOCUMENT, INCLUDING LIABILITY FOR INFRINGEMENT OF 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RELATING TO THE INFORMATION 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NTEL DOES NOT WARRANT OR REPRESENT THAT SUCH DEVICES OR IMPLEMENTATION WILL NOT INFRINGE SUCH RIGHTS. INTEL IS NOT OBLIGATED TO PROVIDE ANY SUPPORT, INSTALLATION OR OTHER ASSISTANCE WITH REGARD TO THE INFORMATION OR PRODUCTS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IT.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 IS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NOTICE. THE INFORMATION REFERRED TO IN THIS DOCUMENT IS INTENDED FOR STANDARD COMMERCIAL USE ONLY. CUSTOMERS AR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ASSESS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FOR USE IN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FOR USE IN CRITICAL CONTROL OR SAFETY SYSTEMS, MEDICAL OR LIFE SAVING APPLICATIONS, OR IN NUCLEAR FACILITY APPLICATIONS. NO LICENSE, EXPRESS OR IMPLIED, BY ESTOPPEL OR OTHERWISE, TO AN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GRANTED HEREIN. Intel and Pentium are registered trademarks of Intel Corporation or its subsidi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Copyright 2003 - 2004 Inte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Other names and brands may be claimed as the property of others
1.2.1. Increased +12 VDC output capability ........................................................................6 1.2.2. Minimum Efficiency....................................................................................................6 1.2.3. Main Power Connector: .............................................................................................7 1.2.4. Separate current limit for 12V2 on the 2x2 connector: ...............................................7 1.3 Terminology.............................................................................................................................7
3.1. AC Input..................................................................................................................................9 3.1.1. Input Over-current Protection ....................................................................................9 3.1.2. Inrush Current Limiting ..............................................................................................9 3.1.3. Input Under-voltage ...................................................................................................10 3.1.4. Regulatory..................................................................................................................10 3.1.5. Catastrophic Failure Protection .................................................................................11
2. Applicable Documents ..................................................................................... 8
3. Electrical ...................................................................................................12V Power Supply Design Guide Version 2.0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 6
3.2. DC Output...............................................................................................................................11 3.2.1. DC Voltage Regulation ..............................................................................................11 3.2.2. Remote Sensing ........................................................................................................12 3.2.3. Typical Power Distribution .........................................................................................12 3.2.4. Power Limit / Hazardous Energy Levels ....................................................................17 3.2.5. Efficiency ...................................................................................................................17 3.2.6. Output Ripple/Noise...................................................................................................19 3.2.7. Output Transient Response.......................................................................................21 3.2.8. Capacitive Load .........................................................................................................21 3.2.9. Closed-loop Stability ..................................................................................................22 3.2.10. +5 VDC / +3.3 VDC Power Sequencing ..................................................................22 3.2.11. Voltage Hold-up Time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