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一章 真菌学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对黑色素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二羧酸,局部色素减退 ➢花斑癣 ➢粗短、分枝的有隔菌丝和成丛的酵母样细胞 ➢皮屑用Wood灯365nm紫外线照射或刮取鳞屑照射,发生 金黄色荧光,有助于诊断
二、 深部真菌感染
深部或系统性感染真菌是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 以及全身的真菌。感染大多系外源性,致病性较强, 能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等。
曲霉菌 Aspergillus
➢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 Aspergillus fumigatus 烟曲霉菌:allergy, pneumonia ➢ Aspergillus flavus 黄曲霉菌:Mycotoxin and tumor
(liver cancer)
• 黄曲霉菌的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 我国肝癌高发区广西福绥县和江苏祁东县 (玉米,
菌毒素中,至少有10多种有致癌性,黄曲霉毒素
10
霉菌
致病性真菌
酵母菌及类 酵母菌
皮肤癣菌
1. 表皮癣菌属 Epidermophyton
2. 小孢子癣菌属 Microsporum
3. 毛癣菌属 Trichophyton
双相真菌
1. 皮炎芽生菌 B. dermatitidis
2. 荚膜组织胞浆菌 H. capsulatum
25
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区别
真菌孢子
细菌芽胞
抵抗力不强,60~70℃短 时间即死
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孢子
抵抗力强,能耐煮沸1~ 2小时
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胞
是真菌的繁殖形式
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26
培养特性:“三低两高”,低营养、低 温度、低pH、高湿度和氧
➢常用培养基:沙保(Sabouraud’s medium)培 养基,脑心浸液琼脂,pH值 5.5(4.0~6.0) ➢培养温度: 浅部真菌 22~28C℃
医学微生物学
细菌学
Bacteriology
细菌,放线菌,支 原体,衣原体,立 克次体,螺旋体
真菌学
Mycology
真菌
病毒学
Virology
病毒
第二十一章 真 菌 学 概 论 mycology
❖ 真菌(fungi)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 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2
真菌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 食用菌:《菌谱》(南宋陈松玉,公元1245年), 《广菌谱》(明代潘之恒,公元1500年)
3.分离培养:沙保培养基
37
防治原则
➢注意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 ➢保持鞋袜干燥,防治真菌孳生 ➢提高机体免疫力 ➢抗真菌药物:
碘化物治疗孢子丝菌病、毛霉菌病 制霉素、灰黄霉素、克霉唑(三苯甲霉唑) 、酮康唑等外用或内服治 疗癣症和白色念珠菌病 服用5-氟胞嘧啶(5-FC)治疗单细胞真菌感染 二性霉素B可用于深部全身真菌感染
3. 球形孢子丝菌 S. ghobosa
4. 申克孢子丝菌 S. schenckii
其他
1. 假丝酵母菌属 Candida
1. 曲霉菌属 Aspergillus
2. 隐球菌属 Cryptococcus
2. 毛霉菌属
Mucor
3. 青霉菌属
Penicillium
4. 头孢菌属
Cephalosprium
❖ 适应性免疫帮助真菌病的恢复:细胞免疫为主;特 异性抗体(包括SIgA)阻止真菌转为菌丝和发生 粘附
36
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根据病变部位取材 2.直接镜检、棉蓝染色:观察菌丝和孢子结构
浅部感染真菌的病变标本如毛发、皮屑、甲屑置玻片 上,滴加10%KOH,加盖玻片微热熔化角质层,再将玻片 压紧,用吸水纸吸去周围多余碱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见 皮屑、甲屑中有菌丝,或毛发内部或外部有成串孢子,即 可初步诊断为癣菌感染,但不能确定菌种。
➢ 真菌的繁殖结构,由生殖菌丝产生。 ➢ 根据繁殖方式,孢子可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 子。
22
Molds - Multicellular fungi
Hypha •spore
无性孢子
➢ 芽生孢子
➢ 厚膜孢子 ➢ 关节孢子
芽生孢子
➢ 分生孢子
➢ 孢子囊孢子
分生孢子
关节孢子
厚膜孢子
孢子囊孢子
24
有性孢子:接合孢子
多细胞真菌菌落
31
Multicellular fungi
mold
Multicellular fungi
抵抗力
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 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福尔马林 都敏感,一般可用甲醛薰蒸被真菌污染的房间。 对热敏感,一般60℃ 1小时可杀死真菌菌丝和孢 子。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超标)
毛霉菌 Mucor
➢ 一般为面包、水果和土壤中的腐生菌 ➢ 机体抵抗力降低、医源性输液、污染绷带等可引起感
染,发展急剧,可累及多个器官,死亡率高
卡氏肺孢子菌
➢ 生物学性状特殊,单核孢子囊(营养型)- 成 熟孢子囊 – 孢子囊成熟破裂,释放出孢子
➢ 条件致病性感染
真菌引起的过敏与中毒
毛癣菌 Trichophyton
许兰毛癣菌
石膏样毛癣菌
毛癣菌属菌种较多,形态各异,感染皮肤、指(趾)甲、 毛发,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的形态有一定诊断意义
小孢子菌属 Microsprum
犬小孢子菌
小孢子菌属感染皮肤、毛发,不侵犯指 (趾)甲,纺锤状大分生孢子有诊断意义
秕糠马拉癣菌 Malassezia furfur
深部真菌 37 ℃ ➢生长速度: 1~4W ➢菌落类型: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丝状菌落。
27
➢沙保(Sabouraud’s medium)培养基:
葡萄糖
20g
蛋白胨
5g
琼脂
10g
H2O
500ml
灭菌前调pH值至 5.5,抑制细菌生长
28
单细胞真菌菌落
29
Unicellular fungi Colony
47
(一)皮下组织真菌感染
➢孢子丝菌,着色真菌 ➢感染常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发生于真皮深层、皮下 组织或骨,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
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孢子丝菌
(二)新生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和染色:圆形,厚荚膜。 (2)培养:沙保培养基us neoformans
白假丝酵母菌 Candida albicans 15
Yeasts - Unicellular fungi 酵母菌 - 单细胞真菌
pseudomycelium Budding 出芽
酵母菌芽生
新生隐球菌繁殖
17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57
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58
致病性
(1)入侵原因 ➢ 机体抵抗力下降(AIDS) ➢ 大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2)入侵部位 ➢ 皮肤粘膜感染:以鹅口疮、阴道炎最多见 ➢ 内脏感染:有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等,偶而 也可发生败血症 ➢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炎、脑炎
59
念珠菌性口腔炎
60
4
曲霉是做酱、酿酒、制醋的主要菌种
毛霉是生产有机酸、酶制剂、腐乳、 豆豉的主要菌种
食用菌: 香菇、平菇、草菇、羊肚菌、口蘑、松 口蘑、木耳、银耳、猴头菌、竹荪
抗癌药物,如猪苓多糖、灵芝多糖、 香菇多糖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
真菌的致病性
➢ 真菌系统病:疥癣之疾,不受重视? ➢ 真菌毒素的毒性和致癌作用:目前已知200多种真
➢ 真菌入药:茯苓、猪苓、灵芝、木耳等《神农本 草经》(南宋陈松玉,公元100-200年),抗生 素和抗癌药的筛选
3
真菌的工业利用
➢ 甘油发酵:耐高渗酵母大规模生产甘油 ➢ 有机酸:真菌发酵,如食品添加剂的柠檬酸、乳
酸、葡萄糖酸、苹果酸等 ➢ 酶制剂工业:550种酶制剂有1/3是真菌生产,如
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 ➢ 食品工业:调料、食用菌 ➢ 制药工业:抗癌药、抗生素、激素
38
第二十二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分类:依据侵犯部位和临床表现 ➢浅部感染真菌:真菌嗜角质性,产生角蛋白 酶,水解角蛋白;代谢产物毒性作用 ➢深部感染真菌:吞噬细胞内繁殖,慢性肉芽 肿或组织溃疡坏死 ➢条件致病性真菌
39
一、浅部感染真菌
黄癣
白癣
体癣
毛癣菌(Trichophyton)
寄生或腐生于角蛋白组织的真菌,
新生隐球菌
Candida albicans
白假丝酵母菌
多细胞真菌
菌丝 + 孢子,交织成团—菌丝体(霉菌)
20
菌丝(hypha)
❖ 菌丝是由成熟的孢子在环境合 适的条件下长出的芽管并进一步 延伸呈丝状。 ❖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中能形成孢子的叫做繁 殖菌丝。
21
孢子(spore)
34
致病性
❖ 致病物质:细胞壁糖蛋白(有内毒素样活性),毒 素,荚膜等。
❖ 致病方式(五种): 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真菌)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皮炎、哮喘等) 真菌性中毒(毒素引起) 真菌毒素与肿瘤的关系(黄曲霉毒素等)
35
免疫性
❖ 固有免疫阻止真菌病的发生: 皮肤黏膜屏障作用:皮脂腺分泌物杀菌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吞噬作用:促癣吞噬肽、转铁蛋白
酮康唑,咪康唑,两性霉素B,… 尚缺乏安全高效的抗真菌药
65
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小孢子癣菌(Microsprum)
包括皮肤癣菌,角层癣菌
股癣
甲癣
足癣
41
❖ Malassezia furfur(秕糠马拉癣菌)
表皮癣菌 Epidermophyton
仅有絮状表皮癣菌一个菌种,感染皮肤和指(趾)甲, 不侵入毛发,大分生孢子有横隔,粗棒,无小分生孢子
真菌病:作为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和动物体, 引起浅表组织(如皮肤、毛发和指甲等)和深 部组织(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骼、内脏 等)的病变。
真菌毒素和致癌
真菌
➢ 生物学性状 ➢ 致病性 ➢ 防治
14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常见于酵母
菌或类酵母菌。它们以芽生方式繁殖产生子代。
❖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吸入菌丝或孢子引起 哮喘、变应性皮炎、荨麻疹
❖ 真菌性中毒症(mycotoxicosis):粮食受潮 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引起的急 、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可引起肝、肾 、血液、神经系统损害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有完整细胞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胞浆,细胞核 有DNA和RNA 80S核糖体 有较多的细胞器 出芽
❖ Coccidioides immites (厌酷球孢子菌)
❖ Blastomyes dermatitides (皮炎芽生菌)
❖ Paracoccidiodes brasiliensis (巴西副孢子菌)
荚膜组织胞浆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
三、条件致病性真菌
特点:
➢ 致病力不是很强; ➢ 引起感染多为内源性; ➢ 往往是继发感染,如久病体弱,免疫力低下或菌
温度:25°C和37°C皆能生长 菌落:酵母型菌落
50
51
2、致病性
➢ 传染源:禽类,如鸽子粪便 ➢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 病变部位:肺,脑多见 ➢ 预防本菌感染,除应增强机体免疫力外,避免 创口感染(土壤及鸟粪等)
52
(三)地方流行性真菌
❖ Histoplasma capsulatum (荚膜组织胞浆菌)
群失调时发生。
54
Opportunistic Mycoses
❖ Candida(假丝酵母菌) ❖ Aspergillus (曲霉) ❖ Mucor(毛霉) ❖ Pneumocystis carinii(卡氏肺孢菌)
(一)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
56
➢形态、染色: 白假丝酵母菌菌体圆形或卵圆形,革 兰染色阳性,大小不等,着色不均匀 ➢白假丝酵母菌形成假菌丝和厚膜孢子,有助鉴别 假菌丝:孢子伸长成芽管,不与母体脱离,形成较 长的假菌丝 厚膜孢子:在玉米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