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体用全书》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体用全书》读后感
作者:徐高雷十字太极2022-02-07
《太极拳体用全书》读后感
—本是舍己从人亦须知舍人从己
年前利用零散的时间,把《太极拳体用全书》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心有感触,同时结合自己练拳的感悟记录如下:杨澄甫著
分享感悟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
《太极拳体用全书》作者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杨露禅之孙)。
这本书创
作于民国23年2月,也就是1934年2月,书的定价为三个大洋(按
照现在的物价换算,1个大洋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300~500元人民币),还是相当不便宜的。
书的校者永嘉郑曼青、吴江黄景华,上海大东书局印刷。
概述书的封面、开篇有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以及当时的名家对《太极拳体用全书》做了题词,显示出了这本书在当时背景下的一个
影响力。
书的前面概述了太极拳的历史及杨家太极拳三代传承人图片。
后面内容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太极拳十三势拳架,由杨澄甫先生亲自示范太极拳拳架94节,拳架图片配文字讲解。
第二部分主要讲太极拳的四正推手和大捋。
第三部分引用太极拳的经典拳经拳论。
因为平时看这本书的时间比较零,从开始看就是每天花一点时间翻阅,想起来就看一会儿,遇到一些核心要点,会在书上做一些标记与记录,相当于笔记,便于以后翻阅的时候能够快速抓住重点。
看书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拾遗补缺。
自己日常对太极拳的练习与思考,以及每一个拳架、招式的用法,通过本书的讲解,理解会更进一步。
当然,书中拳架内容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对太极拳的理解和思考来学习,活学活用。
书中的招式比较多,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讲解,从中挑选几个拳架内容与拳友们一起分享:
除了上述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拳架讲解内容之外,还要再加上一点自己的思考,拳架在走化的过程当中,含有蓄劲和发劲的过程,尤其在定式时,发劲更加明显。
以前师父经常说,黄景华师爷提醒他要仔细观察杨澄甫的拳架。
起初,我还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在刚开始学拳的时候,看着书上的拳架,就是感觉动作比较规范、开展,看不出里面有什么内容。
现在回过头来看,并与自身打的拳架相比较,发现其每一个拳架中正安舒、圈环打开,里面蕴藏发劲。
中定入地通天,同时脚底、手上的虚实也分得非常清楚,身法上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落胯,眼神所及之处,虚实转换一目了然。
通过参照图片上的拳架内容与自己日常练拳进行比较,能够客观的发现自身与其所存在的差异,可以在自己平时练习中加以改正和调整。
事实证明,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心法、用法仔细参考拳架,对自身的提高非常有效。
在这里也提醒拳友们,记得经常看澄甫公的拳架…
推手篇言及推手之势,其中引化拿发之本意与运气化劲之法,学者需详细结合心法在实践运用中参悟。
拳论篇周身轻灵、贯串(九曲珠)、气鼓荡(牵动往来气贴背)、神内敛,运劲如抽丝。
在第三部分拳论中,言及十三势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以下是我随手做的一点笔记内容,部分和拳友们分享:
1.柔腰百折在无骨,撤去满身都是手。
2.云手妙用全在转腰胯。
3.转身蹬脚要立定根力。
4.进步载捶要守我中定。
5.金鸡独立要稳立。
6.转身白蛇吐信手掌加沉劲。
7.高探马带穿掌左手穿掌敌喉间,右手以应变。
8.双风贯耳向敌耳用虎口相对贯去。
9.如风似闭用长劲。
10.十字手含掤挤劲。
11.合太极式收其心意气息,知止有定。
12.本是舍己从人,亦须知有舍人从己之处。
另外,翻阅了杨振铎(杨澄甫之子)写的杨氏太极拳剑刀一书,发现其对太极拳体用全书也有相关的描述,杨振铎先生曰:“《太极拳体用全书》文字简练,内容均为应用之法,其拳照是由杨公澄甫宗师亲自示范,被太极拳爱好者尊为杨氏太极拳典型代表、楷模中之鼻祖。
该书实属杨氏太极拳爱好者最后攀登高标准之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