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人本管理的策略与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人本管理的策略与艺术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了实施和体现这一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就必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其实质就是“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真正体现、学生个性的充分弘扬。
实践证明,实施班级人本管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为根本出发点”的管理。
整个管理活动的前提是以人的个体需要为根本,通过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满足人达到教育人、塑造人、成功人的目的。
其核心内容是致力于人的潜能开发和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一、班级人本管理策略
1.营造班级人本管理氛围
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给学生以心理和谐发展的宽松空间,是新课程赋予教育者的重要任务。
我们必须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集权思想,改变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充分认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角色和地位――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
者。
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当好学生个性发展的配角和参谋,促进学生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个性发展的班集体。
在管理过程中,要认真了解、分析、解决班级人本管理与个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得失,充实、完善、浓厚班级人本管理氛围。
2.构建班级人本管理平台
学生的个性只有在班集体环境中才能得到比较和体现,
也只有在班集体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
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必须创设活动平台,给他们以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在班级多维活动中得到充分锻炼。
(1)管理目标人本化。
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不平衡、不稳定的。
班级人本管理者要培养学生个性,首先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通过谈心、填表、他人提供等方法搞清每个学生个性现状;根据全班学生个性现状精心制订个性培养计划;尊重学生自
愿与自主,对他们进行个性纠偏,引导培养;将不同意志、兴趣、爱好的学生在活动参与、分组、排座位时有意识加以调控,
统筹考虑。
这样有利于学生关系的和谐,使他们的个性能够互相影响,健康发展。
(2)班务管理人本化。
班务管理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都有个性发展的平台,个性展示的舞台,从而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和班级的和谐发展。
一个后进的学生被同学推选为班干部后,由于
有了自尊、自信,工作往往更加认真负责。
而周围的同学看到他的自尊、自信得到了充分展示自然会羡慕,同时又何尝不渴望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呢?
(3)班务活动人本化。
班级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载体,其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普遍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教师必须自己动脑,想办法,让活动搞得更好。
某校举行“小学生体操比赛”活动,在一个刚刚组合的班级,由于各项基础较差,学生一贯存在自卑情绪。
该班班主任借此机会,引导他们全员参与活动。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自发地组队,筛选运动员、指挥员,利用课外活动请体育教师帮助训练。
最终在赛场上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班级的风采。
这一活动体现了活动决策人本化――教师只起引导和参谋作用,而由学生自主决策参与;活动过程人本化――整个活动的组织、训练、参赛过程,学生是主体和根本。
(4)课业管理人本化。
学校教育的重心应当放在哪里?是重知识、重结果,还是重利用学科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结果是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班级人本管理者
应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课程功能。
在课业管理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
(5)学生评价人本化。
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所以,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引进人本评价机制。
让学生参与评价内容、细则和方法的制定,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保证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达到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
例如某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及特长生展示,发掘出一大批
各具个性的特长生。
学校一律视为优秀人才,予以表扬、激励,体现了“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评价中,学校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多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是发展性评价的体现。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真正使“最后一名差生也成才”。
二、班级人本管理艺术
实施班级人本管理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
的个性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成为生动活泼的人、和谐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成为新时期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这就要求教育者运用一定的班级人本管理艺术陪伴他们个性发展的全过程。
1.轻松愉悦学生
轻松、愉悦是班级人本管理的调节剂。
天真活泼是学生的共性,贪玩好耍也是他们的天性。
所以,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能,还可引导他们实现正面“突变”,最终使他们达到超越自我。
反之,则会导致学生的个性因压抑被扼杀。
有一位班主任的工作责任感极强,整天泡在班上对学生说教,开班会老嫌时间不够,学生怨声载道。
更有甚者,他不允许学生犯一点错误,上课时哪怕是学生小声交谈也要重罚。
结果一学期班主任当下来,班上好几个学生竟要退学。
家长说,孩子适应不了班主任的“高压”。
这种“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古板老师,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2.真诚关爱学生
学生的世界纯真而透明,充满了爱与梦想。
他们肆意地表现着“真我”:语言真诚,行为率直……发现这些言行背后的美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永葆人类最珍贵的品质,需要教育者对他们施以慈母之爱,关爱中既要融进善意提醒,又要饱含严格要求。
在他们困难时提供及时的关心帮助,困惑时多加启示、点拨,以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
育。
”爱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更是教育的手段、方法、技巧和策略。
善用“爱”才是高明的教育行家。
3.理解信任学生
学生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盼望得到赏识与信任,希望与
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每一个学生都好像一座休眠的火山,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需要教育者用信任之剑去斩断他们心灵
的枷锁,启开心灵的大门。
因而信任是振奋人和教育人的力量。
笔者从学校的各次全校性竞赛活动中看出,个别教师对参赛
学生不信任,怕他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处处指指点点,结果
学生束手束脚,效果适得其反;有的教师给予学生充分信任,放
手让学生在赛场上弘扬其个性,显露其才华,因而获得了意想
不到的可喜效果。
所以,教师要高度信任学生,要有一双赏识的眼睛――呵
护学生每一点进步,捕捉每一个闪光点,肯定他们大胆的创意
甚至是美丽的谎言。
4.公平对待学生
任何一个班级,都是由一群生动活泼的学生组成,他们的
情感、意志、性格、爱好、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迥然各异,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差异,明确人智能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要及时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观,摒弃“一卷定高低”断定学生优、差的做法。
认识到固然有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显现出优势,表现出非凡的个性品质,而其他学生在其他领域也都会找寻个性
发展的沃土,表现其个性优势。
这些个性优势的发展又非一成不变的,当今时代,学生被赋予许多新的思想品格,优点、长处与缺点、不足,这些相互交织,显得更为复杂。
然而班级人本管理者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对那些在个性发展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学生关怀备至、多方爱护、精心指导、频频赞许;相反,对那些个性发展较差的学生又往往淡漠置之、不管不问,甚至讽刺挖苦、过分处罚。
实际上,偏爱学生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出现眼高手低等偏差;偏恶学生则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缺乏勇气,造成师生、生生间的对立情绪,自暴自弃,甚至走入歧途。
总之,偏爱、偏恶学生必然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优差对立的现象。
所以班级人本管理者必须消除偏爱、偏恶心理,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而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5.耐心引导学生
耐心是教育者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不丧失信心,保持稳定性的一种心理品质。
它意味着一种高度的自制力。
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千差万别,他们所表现的行为往往也是难以预料,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同时具有很大的遗忘性。
所以,教育者绝不能放弃责任感,要耐心引导。
首先是耐心对待顽皮学生。
顽皮学生一般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有冒险精神,还蕴藏着创新意识。
他们的言行虽然有时不合常理,甚至会使人大为尴尬,但他们都希望得到赞赏和表
扬。
班级人本管理者如果从另外的角度赏识他们,给他们以鼓励,施以正确的引导,就会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巨大的情绪力量――突破思维定势,在好奇中探究,在探究中解释好奇。
其次是耐心引导“差生”。
差生表现出来的缺点和不足多种多样,但却不应该让这些掩盖掉他们身上的很多积极因素。
偶尔显露优点,人们也往往视而不见,或者忽略过去。
班级人本管理者一定要有明察秋毫的眼光,积极挖掘差生内在积极因素的闪光点,并激发这些闪光点使之发扬光大。
如某学生过去爱打人,经过教育有所好转。
有一天他又打了人,班主任把他找来,没有按常理进行批评,而是用了表扬:“你有进步,上次打人你是拳打脚踢,别人劝也劝不住,打完后还赖账;这次只打了一下就自己自动停止了,知道后悔并承认了错误。
我希望你今后再进一步,好吗?”这番话,说得那个学生心里深有触动,暗下决心痛改前非。
后来,他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
魏书生曾说:“不要怪学生难教,而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教学方法。
”教育艺术很多,班级人本管理者只有运用人本管理原理,把学生看成管理主体,看成是发展中的人,看成是独立发展的人,才会使学生个性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在人本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健全的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汉丰街道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