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禽流感健康教育PPT课件

禽流感健康教育PPT课件
前往禽流感疫情高发地区的游客应提前了解当地 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禽类及其产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什么时候需要关注禽流感? 流感季节
流感季节时,禽流感和其他流感病毒可能同时传 播,需特别注意防护。
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
如何预防禽流感?
如何预防禽流感?
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生病或死去的禽类,处理禽类时佩 戴手套和口罩。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高风险人群
禽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养禽业工人、兽医、 家禽市场工作人员等。
这些人群因接触感染禽类而面临较高的感染 风险。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一般公众
虽然一般公众感染风险较低,但在疫情爆发 时,接触感染禽类的风险仍然存在。
遵循卫生和防疫措施对于所有人都非常重要 。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禽流感? 2. 谁容易感染禽流感? 3. 什么时候需要关注禽流感? 4. 如何预防禽流感? 5. 如果感染了禽流感该怎么办?
什么是禽流感?
什么是禽流感?
定义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影响鸟类,但也可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多种亚型,其中H5N1和H7N9 是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亚型。
勤洗手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 重要措施。
如何预防禽流感? 食品安全
确保禽类及其产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防禽流感?
公共卫生措施
积极配合政府及卫生部门的防疫措施,及时 报告可疑病例。
公众参与防控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疫情传播 风险。
如果感染了禽流感该怎么办?
特殊人群
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更易 出现严重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人感染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核心信息
一、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在禽类(鸡、鸭、鸽子和候鸟等)中流行和传播。

禽流感一般不感染人,但是其中的部分亚型如H7N9等可感染人,从而导致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二、得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类似,感染病毒后多为7天以内,也可长至10天。

早期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流感样症状。

三、三条途径可以感染H7N9禽流感:
1、人类可经呼吸道感染;
2、密切接触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3、接触到病毒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四、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1、不要接触鸡、鸭、鸽子和鸟类。

2、鸡、鸭肉和鸡、鸭蛋一定要煮熟煮透吃。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接触禽鸟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洁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
手触摸眼睛、口鼻。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4、保持居住和学习环境整洁、通风。

5、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由家长带小孩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是否去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些地方旅行等。

7、开展晨检。

各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晨检。

一旦发现有流感症状者,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通知家长,接回去医院治疗,痊愈后持医生诊断证明(无传染性)方可复课。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感染,其病原体为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为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并减少感染的风险,我们进行了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并总结了一些预防办法。

一、禽流感的基本知识1. 病原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禽类传播给人类。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禽类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人与禽类接触后感染的风险较高。

3. 症状:患者浮现发热、咳嗽、喉咙痛、呼吸难点等症状,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肺炎和呼吸衰竭。

4.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禽类和禽类产品、做好食品安全等。

二、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媒体渠道、社区宣传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禽流感的基本知识,增强公众对禽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加强知识普及:组织专家进行讲座、发布宣传资料,向公众传达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包括病原体、传播途径、症状等方面的内容。

3. 制作宣传物资:制作禽流感预防宣传海报、手册等宣传物资,通过社区、学校等渠道发放,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和禽类接触的风险。

三、禽流感的预防办法1.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a. 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接触禽类或者禽类产品后。

b. 妥善处理禽类产品:煮熟禽肉和禽蛋,避免生食;避免生食鸟类、鸟蛋等。

c. 避免接触禽类:尽量避免接触禽类,特殊是生病或者死亡的禽类。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a. 定期清洁消毒:对禽舍、禽类饲养场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b. 做好禽类粪便处理:合理处理禽类粪便,避免粪便暴露在环境中。

3. 食品安全:a.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禽肉和禽蛋: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正规销售渠道购买禽肉和禽蛋。

b. 煮熟食物:确保禽肉和禽蛋煮熟,避免食用生食。

四、应急措施1. 提前准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以备突发疫情时使用。

2. 密切监测:加强对禽类和人群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小贴士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小贴士

预防H7N9禽流感的日常措施一、勤洗手“勤洗手”包括饭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他人后、购物后、抱孩子前、户外运动后等。

洗手方法:用流水冲手后,将手的各个部位都打上肥皂,包括手指甲,不留任何死角,把这个完成至少需要20秒的时间,再用流水冲洗干净。

二、每天开窗换气两次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三、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应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受感染的机会;雾霾天气出门时,戴上口罩,减少患病机会。

公共场所戴口罩可以起到隔离作用。

一次性或比较薄的口罩不能反复使用,建议戴8到12层棉口罩。

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前一定要洗手。

摘口罩时,手不能接触口罩靠口鼻的一面,应将这一面向里折好,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挂在脖子上。

四、勤锻炼根据自身或工作环境选择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方式。

诸如徒步、骑车、慢跑、爬楼梯、游泳等。

五、不随地吐痰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此外,一口痰里含有数十万个细菌,4%~6%的痰中带有结核菌,痰液干燥后随风飞扬,致病菌就会被人呼吸到体内,导致疫病的传播。

但有痰不吐,也会害人。

吐痰时,最好用纸巾包好,再扔到垃圾桶里。

五、分餐、用公筷分餐或是使用公筷能有效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特别是防止非典、肝炎等传染性病毒。

六、38℃以上高热伴咳嗽立即就诊如果有咳嗽症状,并伴有38℃以上的高热,一定要赶紧到医院就医。

从已确认病例的早期症状看,咳嗽并伴有高热是最初的临床反应,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肺炎治疗。

预防H7N9禽流感食品安全预防措施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H7N9禽流感健康知识讲座课件(1)

H7N9禽流感健康知识讲座课件(1)

二是一定不要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也 不要将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的活禽 与自家家养禽混养。调查发现,近期在一些 已经关闭主城区活禽市场的地区,在其城郊 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出现了H7N9病例,绝大多 数是因为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或将外来 禽只与自家禽混养后造成暴露感染。
三是要提醒老年人群,特别是原来就有慢 性肺部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性疾病 和体质比较差的人,购买禽类产品时更要尽 量避免或减少与活禽接触,不去或少去有活 禽的环境。
监测显示,虽然偶有局部聚集性病例(每 起2-3例病例,均无续发病例)发生,但尚无 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
四、哪些人是H7N9病毒的高风险感染人 群?
监测显示,近期报告的H7N9病例,以离退休 人员、家务及待业人员、农村群众为主;中老 年人居多;多数病例有基础性疾病;绝大多数 病例发病前曾接触过活禽或到过有活禽售卖的 市场;老年人和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发 病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可能性更高。
(5)桌椅摆放整齐 (6)注意通风换气
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不喝生水。居住、生活环境要注意适度通风 换气。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 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❺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
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尽 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 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 到过活禽市场等情况,以便医生及时、准确 做出诊断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九、专家的预防控制建议。
❶ 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 避免与活的鸡、鸭等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 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不去活禽市场或者 流动摊点购买活禽食用或者回家中饲养,在 禁止活禽交易的地区,发现有流动摊贩销售 活禽,应及时举报。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概述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

该病毒对人类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本文将介绍H7N9禽流感的根本知识和防控措施。

什么是H7N9禽流感?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

该病毒最早于2024年在中国被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于鸟类中。

禽流感主要通过禽类分泌物和污染的环境传播给人类,尤其是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群容易感染。

H7N9禽流感的病症H7N9禽流感的病症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和肺炎等严重病症。

对于疑似感染H7N9禽流感的个体,及早就医并进行相关病毒检测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1. 防止接触禽类尽量防止接触活禽、禽类粪便和污染的环境。

在接触禽类或其分泌物后,及时洗手,并防止将手接触到口腔、鼻腔和眼睛等黏膜部位。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消毒液清洁手部,尤其在接触禽类或污染的环境后。

同时,防止与患有流感或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过于密切接触。

3. 做好食品平安确保食品平安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防止食用生禽肉和未煮熟的禽类制品。

在加工和烹饪禽肉时,确保彻底煮熟,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同时,定期清洗厨房、餐具和食品加工设备,保持整洁卫生。

4.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禽舍、禽类的饮水器和饲料器,并进行消毒处理。

及时清理和处理禽类分泌物,防止禽类分泌物与人类接触。

对于禽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5. 加强监测和报告各级卫生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H7N9禽流感的疫情信息,加强对禽类流感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同时,加强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追踪调查,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总结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公众需要加强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遵循相应的防控措施。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6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即可杀灭病毒市疾控中心专家支招如何防范禽流感1吃鸡鸭鹅肉会被禽流感传染吗?水冲鸡蛋可以吃吗?如何避免传染禽流感?近期苏沪皖浙先后发现16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如何防范禽流感成为市民非常关注的话题。

昨日,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禽流感病毒不耐热,60℃加热30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即可杀灭病毒,在烹调禽肉、蛋时一定要将其煮熟煮透。

2疾控专家称,防范禽流感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早报告,早就医,勤洗手,勤清洁,隔离饲养,妥善处理病死禽,煮熟煮透”七大关键点。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明原因死亡的禽鸟,要立即向当地兽医或卫生部门报告;接触病、死禽后如果出现发烧及咳嗽,要立即就医;接触禽类后及饭前要用肥皂和清洁水洗手;禽类养殖和售卖人员要经常清3洗衣物、清洁禽舍及运输设备;新买的禽类分开饲养2周、不要让家禽进入宅室、儿童避免与禽类密切接触;不宰杀、不买卖病死禽,死禽要深埋(不要随意丢弃);禽肉、禽蛋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那么,吃鸡鸭鹅肉会被传染吗?疾控专家称,禽肉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

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4很可能进入人体。

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是否会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

在此情况下,只有对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采取封锁。

目前,我国检疫部门已采取紧急防范措施,正规市场的家禽基本可放心食用,关键是要煮熟煮透。

如果食用未经检疫或来自疫情暴发区的家禽,则不排除染5病风险。

在生活中,很多人非常喜欢吃开水冲鸡蛋、“溏心”蛋、白斩鸡,或者把鸡血和鸡肉放在火锅中稍微一涮就吃,觉得这些半生不熟的东西有营养、鲜嫩、口感好。

其实,正是这些半生不熟的禽肉、禽蛋食物里才带有禽流感病毒,在食用过程中就可能进入人体。

因此,喜欢吃这类食物的人患禽流感的6危险性会明显增大。

为了避免因为吃而得病,最安全的行为是:煮鸡蛋时要先把鸡蛋外壳洗净放入水中,水开后再煮7-8分钟就可以拿出来吃,鸡肉、鸡血、荷包蛋都要煮熟煮透或者煎熟了再食用。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 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就餐的场所应打开门窗保持通风; ❖ 老师和同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
用完后的纸巾应扔进有盖的垃圾桶; ❖ 平时应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 ❖ 加强晨检、做好请假学生登记。假如有学生呼吸道感染的症
状或发烧,应及时统计、佩戴口罩并及早求医; ❖ 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的人员要佩戴口罩; ❖ 注意个人卫生,正确洗手。 ❖ 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
❖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 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 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 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 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精选ppt
二、流行病学
❖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 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 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精选ppt
(二)鉴别诊断。
❖ 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 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 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 检查。
精选ppt
五、治疗(一)
❖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
精选ppt
江苏卫生厅:板蓝根冲剂可预防 H7N9禽流感
❖ 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
❖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 的作用,4月3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 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 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 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

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
预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包括:
1. 避免接触禽类和活禽市场:禽类是H7N9禽流感的主要传播源,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特别是避免前往禽市、活禽市场等地方。

2. 注意食品安全:确保禽肉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部分生食的禽肉食品,处理过程中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与禽类及其产品接触后;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切勿咳嗽、打喷嚏时掩口用手、捏鼻。

使用纸巾、肘部等方式。

4. 增强免疫力:注射季节性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和H7N9疫苗等可以提高免疫力。

5. 注意早期症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尤其是近期有禽类接触史,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

6. 控制家禽遗留物: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家禽留存物、副产品的管理,确保无害化处理,避免传播禽流感。

7. 加强监测和报告:政府及卫生部门加强对禽流感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疫情监测
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8. 关注媒体和官方通知:及时了解疫情动态,遵守政府和卫生部门的相关指导和防控
措施。

禽流感健康教育

禽流感健康教育

禽流感健康教育
《禽流感健康教育》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的病毒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公众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更多的禽流感健康教育。

首先,人们需要了解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禽流感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感染的禽类或其排泄物而引起的。

因此,在接触禽类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它们的排泄物,并且要确保禽类和禽类产品的充分烹饪。

此外,人们还应该避免前往那些禽类感染高发地区,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其次,人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禽流感。

各国政府和卫生机构通常会发布相关的预防指南,比如定期清洁和消毒禽舍,保持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接种疫苗等。

此外,人们还要加强对禽类健康状况的监测和控制措施,确保禽类的健康。

最后,人们需要知道在感染禽流感后该如何处理。

一旦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比如发热、咳嗽、疲劳等,需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曾接触过禽类。

同时,避免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以免传播病毒给他人。

通过这些禽流感健康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禽流感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对禽流感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共同努力防止禽流感的扩散。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引言概述:
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预防疫情的扩散,本文将介绍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正文内容:
1. H7N9禽流感的基本知识
1.1 H7N9禽流感的起源和传播途径
1.2 H7N9禽流感的症状和危害
1.3 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2. 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
2.1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2.2 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知
2.3 增加疫苗接种率
3. H7N9禽流感的预防办法
3.1 做好个人卫生
3.2 避免接触禽类和禽类产品
3.3 注意食品安全
4. H7N9禽流感的社会预防措施
4.1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
4.2 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
4.3 加强禽类市场的监管
5. H7N9禽流感的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5.1 加强国际间信息共享
5.2 推动国际合作研究
5.3 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机制
总结:
综上所述,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以及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H7N9禽流感的预防中,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禽流感防控指南》
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禽流感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

因此,了解禽流感并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要了解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禽类的排泄物、口水和血液传播,人类通过接触受感染禽类或其排泄物而感染。

因此,接触活禽、禽类粪便、尸体及其血液的行为都可能导致感染。

为了预防禽流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接触活禽和其排泄物:尽量避免到禽类市场、农场或有禽类饲养的场所。

如果需要接触禽类,务必注意个人卫生措施,如洗手。

2. 食用禽类产品要做到熟透:确保所有禽类产品(鸡肉、鸭肉等)在烹饪时彻底煮熟,避免生吃或半生食用。

3. 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动物后,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措施。

4. 防护措施:在需要接触禽类时,要戴口罩、手套和防护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在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清楚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禽流感的感染风险。

禽流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遏制禽流感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禽流感健康教育处方

禽流感健康教育处方

禽流感健康教育处方
1 . 什么是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 哪些是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4. 人感染禽流感有哪些症状?
患者早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①如发热(体温多持续在39°C以上)、咳嗽、少痰。

②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

③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日。

④出现重症肺炎,出现呼吸困难。

⑤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
液等,甚至死亡。

5. 公众如何预防禽流感?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禽流感病毒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 65°C加热30分钟或煮沸 100°C 2分钟以上可以灭活。

所以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勤洗手、勤开窗通风。

●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保持良好体质。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尤其是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

H7N9禽流感健康教育近期,上海市等临近省份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止4月10日,全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已达29人,死亡人数9人。

H7N9禽流感病毒以前只在禽类身上发现过,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死亡,这在全球还是首次。

何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何预防措施?1、什么是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

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

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

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4、目前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现况?截止2013年4月10日晚,我国确诊了2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9例。

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下旬与3月中、下旬。

预防h7n9的主题班会

预防h7n9的主题班会

预防h7n9的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保护自己,预防H7N9流感的传播
大家好!今天的班会我们将讨论如何预防H7N9流感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H7N9流感。

H7N9是一种新型禽流感
病毒,它最早在2013年被发现。

与其他类型的禽流感相比,
H7N9的致命性更高。

因此,我们要特别小心,做好预防措施。

第一项预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们要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到禽类、生肉和动物后。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
20秒,彻底清洗手部的每个角落。

另外,我们还要养成使用
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的习惯,当打喷嚏或咳嗽时,以避免病毒的传播。

第二项预防措施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此外,避免接触禽类和野生动物,尽量不要吃生或未煮熟的鸡肉和蛋类,避免到禽流感疫区旅行。

第三项预防措施是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疑似流感症状,我们要及时就医,告诉医生自己可能与禽类接触有关。

医生会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我们要以身作则,宣传H7N9流感的预防知识。

与同学、
家人和朋友分享相关信息,让更多人了解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共同维护社区和校园的健康。

预防H7N9流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谢谢大家!。

H7N9禽流感学校健康教育

H7N9禽流感学校健康教育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 ,加强室内空气 流通,每天1—2次开窗 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 煮熟、煮透,食用鸡蛋 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 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 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4、应尽量在正规的销 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 检疫的禽类产品。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 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 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 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 后立即彻底清洗双手。 6、 不要轻视重感冒, 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 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

预防预案(二)
习惯预防 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 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 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 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 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 垃圾箱内。 5.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 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 医。

预防预案(三)
日常预防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 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 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 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 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 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 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 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 确切证据显示人类H7N9 禽流感病毒易感。现确诊 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 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 销售、宰杀、加工业者, 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 过禽类者。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 较强,65℃加热30分钟 或煮沸(100℃)2分钟 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 低温度粪便中存活1个月 应重视日常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
眠和休息,以增加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 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 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 双手。

预防流感教案(热门15篇)

预防流感教案(热门15篇)

预防流感教案(热门15篇)预防流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H7N9禽流感症状。

2、让学生了解H7N9禽流感的预防常识。

3、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生命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充分了解H7N9禽流感症状及预防常识。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H7N9禽流感的相关信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什么是H7N9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20xx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的?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

3、人与人之间会传播H7N9禽流感吗?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此次的H7N9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

因此目前在人群中传播力不强。

但是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

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截至目前,全国共报告6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4人。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长?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5、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6、得了H7N9禽流感,早期有哪些症状?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7、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1℃)两分钟以上可灭活。

防H17N9型禽流感安全教案

防H17N9型禽流感安全教案

防H17N9型禽流感安全教案第一篇:防H17N9型禽流感安全教案防H17N9型禽流感安全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H17N9流感的有关知识。

2.提高学生预防H17N9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对H17N9禽流感基本情况的认识。

1.基本情况: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2、症状:H7N9型禽流感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确诊病例主要表现: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3.传播途径:H7N9型禽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

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泉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

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二、预防措施:1.维持健康行为,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4.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5.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应尽量吃是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来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7.保持家庭和教室的良好通风状态。

特别提醒: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尽量减少外出,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三、师生交流。

四、活动总结。

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远离H17N9禽流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其它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
构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 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 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江苏卫生厅:板蓝根冲剂可预防 H7N9禽流感
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 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 的作用,4月3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在国家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 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 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 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 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 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 (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 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 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 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 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 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 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 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 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五、治疗(三)


(四)中医药治疗。 1.疫毒犯肺,肺失宣降 症状:发热,咳嗽,少痰,头痛,肌肉关节疼痛。 治法:清热宣肺 参考处方: 桑叶 金银花 连翘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芦根 青蒿 黄芩 生甘 草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一次。 加减:咳嗽甚者加枇杷叶、浙贝母。 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注射 液。

甘肃卫生厅:按摩迎香穴可预防 H7N9禽流感
甘肃省卫生厅紧急下发《发关于加强人感染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要高度重视,加强甘肃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 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 提高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 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 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 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 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 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 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 者。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
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 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 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
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 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
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五、治疗(二)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 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 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 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 ,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 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 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 建议单独使用。

老师和同学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 用完后的纸巾应扔进有盖的垃圾桶;
平时应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 加强晨检、做好请假学生登记。假如有学生呼吸道感染的症 状或发烧,应及时统计、佩戴口罩并及早求医;


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的人员要佩戴口罩;
注意个人卫生,正确洗手。 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 锻炼身体。

人感染H7N9医院预防与控制指南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 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 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 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目 前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发布清明假日健康温馨提示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多发季节。在清明 假期来临之际,为提高公众防病意识,促进公众健 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于2013年4月3日发布了假日 健康温馨提示: 一.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二.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时注意遮 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三.不要自行宰杀家禽,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 的家禽。 四.注意饮食卫生,加工、保存食品时要注意 生熟分开;不吃生的或半熟的禽肉、蛋类等食品; 不购买未经检疫的禽肉制品。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 体抵抗力。
2.疫毒壅肺,内闭外脱 症状:高热,咳嗽,痰少难咯,憋气,喘促,咯血, 四末不温,冷汗淋漓,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 参考处方: 炙麻黄 炒杏仁 生石膏 知母 鱼腥草 黄芩 炒栀子 虎杖 山萸肉 太子参 水煎服,每日1—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高热、神志恍惚、甚至神昏谵语者,上方送服 安宫牛黄丸;肢冷、汗出淋漓者加人参、炮附子、煅 龙骨、煅牡蛎;咯血者加赤芍、仙鹤草、侧柏叶;口 唇紫绀者加三七、益母草、黄芪、当归尾。 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
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
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 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 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流感与普通感冒一样吗?

很多人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常常会混淆,其实,流感和普通感 冒截然不同
专家称尚无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 研发至少半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3日接受媒 体采访时说,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国家卫生和计生委正在组织疫苗研究。 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9例,其 中3位患者已经死亡。冯子健说,通常流感疫苗研发期需要 6-8个月,但对这种新发现的禽流感病毒,研发疫苗可能需 要更长时间。 对于H7N9禽流感会不会像非典一样大流行,冯子健表示, 目前和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都没有出现相应病症,因此像 非典一样传播的可能性极小。但是,随着监测力度的加大以 及监测程序和策略的调整,相信未来会发现更多病例。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 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 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 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 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 RT-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预防预案(一)
起居预防 1.春季万物复苏,应当早睡早起,以适应自然界的 生发之气。 2.“春捂”防病: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 防寒,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 3.运动锻炼:春天,万木吐翠,空气清新,增加户 外运动锻炼,既采纳自然之气养阳,又使气血通畅、 郁滞疏散,提高正气,强体防病。 4.调畅情志:多晒太阳,多听音乐,保持乐观情绪。
H7N9禽流感的健康教育
流感历史
•全球于1957年、1968年和1977年发 生的3次流感大流行均始于亚洲。至今世 界各地均有流感流行,每年约5亿人罹患 流感,因流感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超过 100万。 • 1918~1919年蔓延全球的“西班牙流 感”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这场流感最终 导致死亡的人数2000万超过第一次世界 大战的阵亡人数。
(二)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
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 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 检查。
五、治疗(一)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
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 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 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



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 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 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 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 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 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 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 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