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执信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题附标准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执信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3月月考
化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
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对诗词解读错误的是()
A.“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树叶由绿变黄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是水变成冰的过程中△H>0,△S<0
C.“朝坛雾卷,曙岭烟沉”,雾有丁达尔现象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l4的球棍模型为:
B.NaOH的电子式:
C.H2O的VSEPR模型:
D.2−丁烯的反式结构: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汽化和水分解两个变化过程中都破坏了共价键
B.同温同浓度下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乙酸
C.基态碳原子核外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D.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4.下列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Ⅱ
A SiO2是酸性氧化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品
B镁具有还原性镁可以在CO2中燃烧
C硬铝是合金材料硬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氧化膜
D植物油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有关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接触法制备硫酸涉及的转化为FeS2→X→Y→Z
B.实验室制备乙炔中的硫化氢杂质可用M溶液除去
C.X使溴水褪色体现了X的还原性
D.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能够生成Y
6.下列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Na++CO2+NH3+H2O === NaHCO3↓+NH4+
B.用Na2CO3溶液预处理水垢中的CaSO4:CO32- +Ca2+=== CaCO3↓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 === 4OH-
D.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NH3+SO2+H2O === NH4+ + HSO3-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
A除去CO2气体中的SO2通入饱和NaHSO3溶液中
B反复推拉吸有NO2气体的注射器的
探究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活塞
C向乙醇中加入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
制备Fe(OH)3胶体
中
8.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点击化学方面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一种点击化学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X的分子式为C5H8O2N6
C.Y物质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杂化
D.一个Z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9.某非线性光学晶体由钾元素(K)和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组成。
X与Y、Z与W均为同周期相邻元素,X的核外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 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W3为极性分子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简单氢化物沸点:Z>W
D.原子半径:Y<X<Z<W
10.若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0mL 1mol·L-1的CuCl2溶液中Cu2+数目为0.5N A
B.标准状况下,0.5N A个CH3OH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L
C.16g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总数为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1.测定水的Ca2+一般采用配位滴定法,即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以铬黑T作为指示剂,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水中的Ca2+。
测定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Ca2+(金属离子)+Y4-(EDTA)= CaY2-(结构如右图所示);
②Ca2++EBT(铬黑T,蓝色)= CaEBT(酒红色);
③CaEBT+Y4- = CaY2-+EBT。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Y2-中Ca2+配位数为6
B.配合物CaEBT的稳定性大于CaY2-
C.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恰好由酒红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
变色
D.在滴定过程中眼睛要随时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12.纳米ZnS具有独特的光电效应。
以工业废渣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还含有
Fe2O3、FeO、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ZnS的工业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时稀硝酸可以用稀硫酸代替
B.“还原”的目的是将Cu2+转化为Cu
C.“沉淀”时应加入过量的H2S
D .ZnS 晶胞(如图所示)中每个2S -周围距离最近的2Zn +有4个
13.CO 2和甲醇在Ru-Rh(钌铑)基催化剂表面加氢可以制取乙酸,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LiI 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①是取代反应
C .反应④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
D .根据该反应机理,可以由CH 3CH(OH)CH 3制备CH 3CH 2CH 2COOH
14.依据提供的仪器,因缺少硅酸盐质仪器(不包括导管)而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 ②将乙酸乙酯从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从含KCl 和MnO 2的制氧渣中分离出KCl 固体 ④分离苯(沸点:80.1°C)与溴苯(沸点:156.2°C) A .只有①
B .①②
C .只有③
D .③④
15.近期科技工作者开发了一套以乙醇为原料制备DDE(
)的电解装置如下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电极的电极电势:b>a
B .电解后溶液的pH 会减小(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C .每产生1molH 2需要消耗3mol 乙醇
D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525C H OH Cl 2e C H OCl H --+
+-=+
16.已知联氨(N 2H 4)为二元弱碱,常温下联氨的水溶液中有:N 2H 4+H 2O ⇌ N 2H 5++OH -
K 1;N 2H 5++H 2O ⇌N 2H 62++OH -
K 2。
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
-1
N 2H 4 的水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盐酸,混合溶液中含氮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lgc(O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 1=10-8.
B .常温下滴加5 mL 盐酸时,混合溶液中c(N 2H 4)>c(N 2H 5+)
C .N 2H 6Cl 2溶液中存在:2c(Cl -)=c(N 2H 5+
)+c(N 2H 26+
)+c(N 2H 4)
D .混合溶液中当c (Cl -
)=c (N 2H 5+)+2c (N 2H 62+)时,滴加盐酸体积小于10 mL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4分) NH 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 。
(填写在下图中所选的字母编号)
A B C D E F G H
(2)按下图装置进行NH 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溶液中NH 4Cl 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制试剂与仪器:固体NH 4Cl 、蒸馏水、100mL 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 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
①实验目的:探究温度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物理量
V(溶液)/mL……
实验序号
1100
2100
③按实验序号1所拟数据进行实验,若读取的待测物理量的数值为Y,则NH4Cl水解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只列出计算式,忽略水自身电离的影响)。
18.(14分)稀土工业生产中,草酸(H2C2O4)是稀土元素沉淀剂,受热易分解。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稀土草酸沉淀废水,其主要成分为盐酸和草酸的混合溶液及微量的草酸稀土杂质等。
此废水腐蚀性较强,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工业上处理废水的方法包括“①氧化法”和“②沉淀法”。
相关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1)K a1(H2C2O4)=6.0×10−2;K a2(H2C2O4)=6.25×10−5。
(2)25℃时,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K sp[Fe(OH)3]K sp(PbSO4)K sp(PbC2O4)
2.5×10−392.0×10−85.0×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氧化法”Fe3+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产生了两种无毒气体。
则草酸和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步骤中,当废pH=1.0时,单位时间内的草酸去除率接近55%;当废水的pH 上升至
5.5时,单位时间内的草酸去除率只有
5%,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沉淀法”:将1.5mol PbSO 4沉淀剂加到1L 含有0.1mol ·L -1草酸的模拟废水中。
沉淀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PbSO 4(s)+H 2C 2O 4(aq) PbC 2O 4(s)+2H + (aq)+SO -
24(aq)。
请计算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4)滤饼“酸化”“过滤”后可重复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干燥”步骤中,需要低温烘干,原因是 。
(6)NaAlH 4具有强还原性,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分数坐标。
AlH -
4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①处的原子分数坐标是___________;若NaAlH 4晶体的密度为ρg ·cm -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值等于____(用含a 、ρ的代数式表示)。
19.(14分)“碳中和”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在大气中排放CO 2)和“增汇”(增加对大气中CO 2的吸收)。
(1)中国科技研究者利用CO 2人工合成甲醇,进而制备甲醛(HCHO)取得了进展。
第一步合成甲醇涉及的反应有: ⅰ.22321CO (g)+3H (g)CH OH(g)+H O(g)ΔH ⅱ.2222CO (g)+H (g)
CO(g)+H O(g)ΔH >0
①生成焓是某温度下,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最稳定单质生成标准状态1mol 某纯物质的热效应。
部分物质的生成焓数据如下表(单位:kJ/mol):
2CO (g) 3CH OH(g) 2H O(g) 2H (g)
-393.51
-201.17
-241.82
由此可求得△H 1=_______ kJ/mol 。
②反应ⅰ和ⅱ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下列说法正确
有_______。
A .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ⅰ的反应速率和提高CO 2的平衡转化率
B .增大H 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CO 2的转化率
C.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
D.体系达到平衡后,压缩反应容器,反应ⅱ平衡不移动
n CO:n H=1:3发生上述反应。
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投入初始投料比()()
22
c H和c(CO)随时间变化,甲醇的选择性(指转化为甲醇的CO2占发生反应的CO2体系中()2
的百分比)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③计算0~20min时间内v(CO2)=_______-1-1
⋅⋅,此条件下反应ⅱ平衡常数
mol L min
K=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④甲醇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后续实验表明:体系达到平衡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2)甲醇脱氢可以制甲醛,反应方程式为CH3OH(g)HCHO(g)+H2(g),若在甲乙两个等容积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加入1molCH3OH(g)和2molCH3OH(g),在同一条件下达到平衡,转化率较大的是___ 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分)缓释布洛芬(即M:)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
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OOR'R''OH RCOOR''R'OH −++−−
→催化剂△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 系统命名的名称:_______;M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条件①为:_______;F →G 的反应类型:_______。
(2)A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含有羟基的有_______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1∶1的结构简式:_______。
(3)写出C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苯、、丙酮酸甲酯()为起始原料制备有机物
N(),写出N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合
成路线示例见题干,有机物均写结构简式)。
G
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D A B
A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D
D
C
D
17. (14分)
(1)2NH 4Cl + Ca(OH)2 2NH 3 ↑ + CaCl 2 + 2H 2O (2分) A 、C 、G (2分)
(2)①产生白烟 (1分)
②氯化氢与氨气混合反应生成了白色氯化铵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2分) ③烧杯中的石蕊溶液倒流进入B 瓶中,并形成红色溶液 (2分)
(3)② (3分)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 (溶液)/mL
NH 4Cl 质量(g ) 温度(℃) pH ……
1 100 m T 1 Y 2
100
m
T 2
Z
③(10-Y ×5.35)/m (2分)
18. (14分)
(1) H 2C 2O 4+O 3
2CO 2+O 2+H 2O; (2分)
(2) pH 升高后,Fe 3+生成 Fe(OH)3,降低催化效果(2分) (3) 1.5×10-4 (2分) (4) PbSO 4 (1分)
(5)防止草酸受热分解(2分)
(6)正四面体(1分);)4
1
,21,0((2分); ρ3
32a 1008.1⨯(2分) 19. (14分)
(1)①-49.48 kJ/mol(2分) ②BC (2分)
③0.0625(1分) ; 2.17 (2分)
④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ⅰ向正方向进行,故甲醇的选择性低 (2
分)
⑤温度升高对反应ⅰ中CO2的转化率降低的影响大于对反应ⅱ中CO2的转化率升高
的影响 (2分)
(2)甲 (1分)
此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甲相当于减压,CH3OH(g)HCHO(g)+H2(g) 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增大。
(2分)
20.(14分)
(1) 2-甲基丙酸(1分) 酯基(1分) NaOH醇溶液、加热 (2分) 加成反应 (1分)
(2) 5 (2分)
(1分)
(3)
(2分)
(4)
(4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