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3、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
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6、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结缔组织D.肌肉组织
7、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左心室壁最厚 B.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
C.右心室中流静脉血 D.左心房连接主动脉8、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

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A.食肉动物B.生产者
C.消费者D.分解者
10、下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氧气B.Y表示二氧化碳
C.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1、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细胞核
12、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
A.能量输出B.能量流动C.能量交换D.能量输入
13、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4、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15、人类学家将什么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
A.脑容量的增加B.学会人工取火
C.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D.后肢直立行走
16、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A.排尿反射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
17、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
A.唾液、胆汁、胃液B.胃液、肠液、唾液
C.胆汁、肠液、胰液D.胰液、肠液、唾液
18、“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9、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0、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二氧化碳D.有机物和水
21、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
22、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23、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走进教室”两个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大脑皮层脑干B.小脑大脑皮层
C.脊髓大脑皮层D.脊髓小脑
2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2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神经系统由脑、________和神经组成、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________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3、从开花到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过程。

4、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5、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_,能储藏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雌蕊和雄蕊是桃花的主要部分,其中雄蕊由图甲中的[_____]和[_____]组成。

(2)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_____和_____两个生理过程。

(3)如图中过程A所示,桃花的花粉从一朵花雄蕊的_____传到另一朵花雌蕊的_____上的过程,叫做_____。

(4)花瓣等结构凋落后,图乙中的[9]_____将发育成桃的果实,图丙中的[14]桃仁是桃的_____,它是由图乙中的[10]_____发育而来的。

2、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
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

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______。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______。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______。

(至少写出两条)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为了探究免疫的产生,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取8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的小白鼠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乙组的小白鼠取减毒或灭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两周后再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

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

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步骤一中,取的8只小白鼠健康状况要一致,为什么?______。

(2)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对这种病原体产生了相应的免疫作用,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3)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为什么?______。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三个方面:①控制______;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
感人群。

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______的操作,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2、疫情期间,小华学会了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

但随着气温升高,馒头很容易发霉,她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馒头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

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小华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分析实验,回答:
(1)在探究实验中,小华提出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吗?请你帮她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A组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作用。

(3)B组馒头的处理方式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

根据生活常识,你认为还可以怎样保存食品?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5)酵母菌和霉菌属于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植物幼苗时,常常会选择阳光不好的阴雨天或者傍晚,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植物的________,有利于幼苗成活。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内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①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温室B内________。

③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经实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__。

(4)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
________的缘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C
3、C
4、D
5、A
6、C
7、D
8、D
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D
16、D
17、C
18、A
19、D
20、A
21、B
22、B
23、C
24、C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分生区伸长区
2、脊髓;大脑皮层;反射
3、受精
4、细胞结构功能
5、肝脏胆囊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5 6 传粉受精花药柱头异花传粉子房种子胚珠
2、二氧化碳有机物(或“淀粉”)氧气蒸腾成熟呼吸
3、⑥肺二氧化碳气体扩散氧气呼吸作用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控制变量的唯一,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抗体特异性免疫
会,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乙组小白鼠体内的肺炎球菌抗体对流感病毒不起作用
传染源步骤二乙组保护易感人群
2、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对照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低温干燥、真空等,合理即给分真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蒸腾作用 B和 C 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不能有两个变量温度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