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铜川市中考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共7题;共26分)
1. (2分)为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在草丛里卖弄
A . sǎn,nòng
B . sàn ,lòng
C . sàn,nòng
D . sǎn,lòng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喧腾崩塌柔躏瘦骨粼峋
B . 缥妙隐密清洌猝然长逝
C . 奢望信服峰孪轻飞漫舞
D . 葱茏篡夺禀告繁弦急管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如泉,越品越见;文学如茶,越品越知;文学如酒,越品越感。

在文学的陶冶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根雅致;少了一份世故,多了一份纯真。

A . 醇厚幽香清冽
B . 清冽醇厚幽香
C . 醇厚清冽幽香
D . 清冽幽香醇厚
4. (2分)(2017·昆明)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

B . “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如西晋诗人陶渊明,号六一居士。

他的号表现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享受田园生活的志趣。

C . 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我们学过她的《母亲》《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D . 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

他们两人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5. (1分) (2016八上·温岭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爸爸买了智能手机,他听说用WiFi上网会有风险。

请你根据知识卡片提供的相关信息,告诉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要求表达合理、得体,字数在80字以内。

6. (5分) (2015七上·开县期中)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7. (12分)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诗海撷趣】阅读诗句,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探究蕴含的物候规律。

【诗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CTV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黄山解说词)
【我的解释】
(2)
【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

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至少三点)(3)
【口语交际】你的同学袁芳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依靠谚语来识天气根本没必要,你该怎样劝说他打消这种念头呢?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2题;共26分)
8. (10分)古诗文默写,按要求填空。

⑴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________ 。

”(《论语》十则)
⑵________ ,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⑶晨兴理荒秽,________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⑷________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⑸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感叹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的句子:
________ ,________ 。

⑹完整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9. (16分)阅读下面两选段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论语》(节选)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①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

”(《述而》)
③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④问于我,空空⑤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识(zhì):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鄙夫:鄙陋浅薄的人。

⑤空空:诚恳,虚心。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 . 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C . 诲人不倦(教导)
D . 日知其所亡(死亡)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 .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
B . 择其善者而从之默而识之
C . 于我如浮云有鄙夫问于我
D . 必有我师焉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4)
选文【乙】四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其中一点。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10. (1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济南的冬天》选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内容。

(2)
文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
①②③

(3)
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4)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的“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5)
读完文段,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18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
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
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乙】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

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
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
【甲】文的第③小节写到:“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其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内容?
(2)
【甲】文第⑤段和【乙】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3)
【甲】文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文章的最后说“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4)
【甲】【乙】两文所描写的雨的特征及其所表达的中心有什么不同。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九下·荣昌月考) 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①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他的这段话让你联想到哪些经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一颗的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个人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他却觉得遗憾,因为珍珠上面有个小小的斑点。

他想,若除去这个斑点,它该是多么完美呀!于是,他刮去了珍珠的一部分表层,但斑点还在;他狠心刮去一层,但斑点依旧存在。

于是他不断地刮下去。

最后,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此人于是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忏悔地对家人说:“当时我若不去计较那个小斑点,现在我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啊!”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共7题;共2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2题;共26分)
8-1、
9-1、
9-2、
9-3、
9-4、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四、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