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单元测试卷
单元学习结束之后,同学们要及时做好学习总结,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单元测试卷,大家可以参考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骊(lì)歌讪(shàn)笑鲜(xiǎn)为人知
B.狂澜(lán) 哽(gěng)住金柝(tuò) 锲(qì)而不舍
C.脑髓(suǐ) 嗥(háo)鸣荷(hè)笠汹涌澎湃(pài)
D.蝉蜕(tuì) 谰(lán)语污秽(huì) 风流倜傥(dǎng)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亘古回环曲折可歌可泣荒草萋萋
B.哺育崎岖绝壁断涯兴高彩烈坚持不懈
C.瞬息险浚骇人听闻迥乎不同英雄气慨
D.斑斓仰慕惹人注目来势凶凶一泄万里
3、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位局长收贿的丑行被揭露后,立刻变得声名狼藉。

B、我们小区住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校长,他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

C、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D、小王因做错了事而感到心虚,他真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C.我很生气,质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D.“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高高地翘起的唇沟,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拼搏,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南宁市开展“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能取得初步成效的原因,是千千万万南宁人努力的结果。

6、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2分)
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②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③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④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7、下列关于名著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法布尔的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曾被鲁迅先生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C.“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D.安徒生,是法国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8.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
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得体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二、说明文阅读(8分)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今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②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

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

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③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④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

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

但凡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

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

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⑤说到儿童,一个不容忽视的食品是甜食。

千万不要以为甜食的
甜味都来自普通的蔗糖,许多甜腻的食品,如蜜饯、雪糕、糕点等,加入的是甜度相当于蔗糖300一500倍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

糖精钠经水解后会形成有致癌威胁的环乙胺,它能破坏我们的泌尿系统,很可能导致膀胱癌。

⑥于是有网友调侃说:早起,买根加了疏松剂的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

中午,在食堂要一碟牛肉膏牛肉和瘦肉精火腿肠,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

傍晚,买来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

晚上,钻进黑心棉被,哭了。

⑦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

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

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9、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关注食品安全,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

B.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C.食品添加剂过量使用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D.添加剂无处不在,提倡食用绿色食品。

10、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
A.举例子下定义
B.作比较举例子
C.列数字作比较
D.下定义列数字
11、对本文说明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约”这个加点字说明所列举的数据是作者粗略统计后得出的,数据不是很准确,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B.第④段中加点词语“过量”可以删去,删掉后更能体现过氧化苯甲酞的危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第④段中使用了“光顾”这一加点词,将食品拟人化,体现了这篇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D.第⑥段引用了网友的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体现说明文语言
的严谨、周密。

12、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中使用。

B.可以适量使用塑化剂,它能让饮料更浓郁,有云雾感,更可口。

C.长期过量食用含有糖精钠的甜食容易患上膀胱癌。

D.我们鼓励适量使用无害或低毒的食品添加剂。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伤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未尝识书具(曾经)
B. 卒之为众人(最终)
C.稍稍宾客其父(慢慢地)
D.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
1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还自扬州
B.或以钱币乞之歌以咏志
C.于舅家见之贤于材人远矣
D.并自为其名择其善者而从之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借事说理,以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B.本文第一、二段记叙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第三段议论,说明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

C.本文以仲永的事例还告诉我们家庭是否富裕决定了孩子是否成才的道理。

D.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题目中的“伤”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16、翻译句子(4分):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二)邴原泣学(6分)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注释】愿:羡慕恻:同情苟:如果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过书舍而泣( ) ②遂就书( )
18、翻译句子。

(2分)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译:
19、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2分)
答:
四、古诗文积累(10分)
20、①问渠那得清如许, 。

(朱熹《观书有感》)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④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⑤《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 ,_ __ 。

⑥完整地默写《春夜洛城闻笛》
五、综合性学习。

(7分)
21、你积累的关于黄河的古诗词有(写两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请写出一句宣传口号(3分)
六、现代文阅读。

(共13分)
《最后一课》节选
接着,韩麦尔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

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

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的号声——”这句话中“钟声”暗示:__ ; (1分) “号声”暗示:。

(1分)选段写教堂的钟声及普鲁士兵的号声等环境的作用是
24、“我”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谈谈你的看法。

(2分)
25、请赏析下列句子
(1)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分)
(2)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分)
2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神;歌曲《中国娃》中有这样的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韩麦尔先生的话和《中国娃》歌词都表现了什么共同之处?(1分)你觉得如何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汉字。

(2分)
七、作文((50分)
作文题目:那一次,我真的________。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立意自定,要有具体事例叙述,要写出真情实感。

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可奖励2分)。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给带点的字注音。

仰之弥高( ) 锲而不舍( )
呕心沥血( ) 迥乎不同( )
兀兀穷年( ) 群蚁排衙( )
气冲斗牛( ) 义愤填膺(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句后括号里。

(1)闻一多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值得我们学习。

( )
(2)佩服他、仰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 )
(3)他潜心惯注,心会凝神,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 )
(4)我父亲涎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候,他一
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 )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A.兽铤亡群(疾走 ) 仰之弥高(更加 )
B.锲而不舍(刻 )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C.迥乎不同(差得远 ) 呕心沥血(滴 )
D.风悲日曛(昏黄 ) 平沙无垠(阻挡 )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害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6.下列句子不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卿言多务,孰若孤?
C.尊君在不?
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C.《福楼拜的星期天》的作者是莫泊桑,他是法国作家,被称为
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8.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为了搞好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舟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9.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质愈小。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0.依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例: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室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二.阅读(每小题2 分,共40分)
(一)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3)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
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4)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5)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6)“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防一下楼”的主人。

11.概括文段的大意。

12.文段是抓住闻一多的什么特点来介绍闻一多的?
13.第六自然段是紧承上文哪一句话记叙的?
14.闻一多研究唐诗宋词的目的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原话回答)
15.文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什么?
1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句话用了什么样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7.读了此文段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
小歌德是个顽皮的孩子,但好思索,好( )。

有一次,歌德捉到一只小麻雀,将麻雀关在小盒里仔细端详。

麻雀的羽毛被小歌德弄得残缺不全,但是他仍没有找到留在脑海中问题的答案:“这柔软的肌肉里,怎么会长出羽毛呢?人的皮肉一样是柔软的,为什么却不长一根羽毛?”
一个一个的问题在小歌德的脑海中跳跃,虽然没有答案,他仍觉
得十分有趣。

小歌德真是一个爱思索的孩子。

父亲约翰发现儿子爱思索的特点,觉得他懂事了,应该让他学习了。

父亲亲自做小歌德的家庭老师,教他基础知识、作文和修辞。

小歌德领悟很快,对语言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几乎一学就会。

10岁的某一天,父亲把儿子领进自己的藏书室。

对儿子说:“从今天开始,只要你需要,这个藏书室随时对你开放。

”小歌德激动得跳了起来,问爸爸:“这是真的吗?”
“爸爸怎么会骗你呢?不过,不过你得先完成你的功课。


从那以后,小歌德一有空就躲进藏书室。

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书籍,在他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引起他的许多( )。

他摸着书本想:“如果我也能写出那么多动人的诗歌、小说,就会给许多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阅读、朗诵,并酝酿着写诗。

纯真的诗句从脑海里( )到纸上,他将这些诗献给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读了,很高兴,亲了亲他的前额:“孩子,努力吧,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是( )。

A.追问奇思妙想跳跃
B.刨根问底奇思妙想流淌
C.刨根问底想法跳跃
D.追问想法流淌
19.将文中带点的词“贪婪”换成“聚精会神”好吗?为什么?
20.第一二自然段写出了小歌德的什么性格特点?
21.横线上的话揭示了歌德当时的什么心情?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2.小歌德最后成了世界闻名的大诗人,他的成功,就他个人来说取决于他的哪些优良品质?
23.从客观上说,小歌德的成功,哪些条件对他起了很大作用?
24.小歌德的成长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作文(40分)
名人、成功者,你耳闻目睹的一定不少。

在你的身边也一定不乏其人。

他们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你觉得他们的哪些方面值得你佩服?你是怎样看他们的?你想获得成功吗?你打算怎样走你的路?请以“人生的成功”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为限;2、紧扣话题;500字以上。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栖息( ) 勉强( ) 聆听( ) 嫉妒( )
piān piān 起舞 jun 顾温xīn 陶 zu
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4分)
(1)形容十分拥挤,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 )
(2)处在优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

( )
(3)家家户户都知道。

( )
(4)形容特别有滋味或有兴趣。

( )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A.朵朵浪花托起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 )
B.休闲是人生一枚甘甜的果实。

( )
C.他委屈的泪水像开了闸似的哗哗流了出来。

( )
D.在这时代的主旋律中,也偶尔有几声不和谐的音符。

( )
4、古诗文默写。

(6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4)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暗喻时世之凋敝丧乱、人生之凄凉飘零的句子是:,。

二、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作者是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填人名) 。

(1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2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3、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___ 和_____ _。

(2分)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5、阅读全文,说说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 (13分 )
一个裁缝和一个金匠一起外出旅行。

一天傍晚,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听到从远方传来乐曲声,而且越来越清脆。

乐声独特、悦耳,使他们忘了疲劳,加快脚步往前走。

月亮升起来时,他们来到一座小山丘上,在这里,他们看到一群矮小的男人和女人。

他们正手拉着后,一边欢天喜地转着圈跳舞,一边用甜美的歌喉唱歌,这就是两位流浪者听到的乐曲。

中间坐着一位老人,他比其他人稍微高一点儿,穿着一件花外套,灰白的胡须挂在胸前。

两个流浪者惊呆了,站在那里看他们跳舞。

老人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进来,人们也主动松开手让他们进去。

金匠是个罗锅,他和其他驼背的人一样鲁莽,他首先进去,裁缝起初有些胆怯,往后退缩;后来,当他看到他们跳得那么欢畅时,他也鼓起勇气走了进去。

矮人们又重新拉成圆圈,继续像狂欢一样唱歌跳舞。

但是,老人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刀片,磨了起来,磨快之后,他回身看两个陌生人。

他们感到害怕,可是不容他们多想,老人抓住金匠,转瞬间把他的头发和胡子剃了个净光;裁缝也落了个同样的结局。

老人剃完以后,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像是说,他们不错,没有反抗,心甘情愿地让剃光了,这时,他们心里也不再感到害怕了。

老人用指头指了一下旁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