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对壶《乾坤》的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这组紫砂对壶《乾坤》就是把紫砂圆器和方器 融合起来进行重新设计和创作,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之上 融入了现代的紫砂设计语言,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非 常惊艳的感觉,同时又充满了东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 涵,让人观之啧啧称赞。此对壶其一壶身呈现出紫褐 色,采用了上圆下方的造型设计,饱满有力的线条勾勒 出肌肉感非常明显的形态,端庄稳重,夺人眼球。壶嘴
修长婉约,出水干净利索,壶把采用了飞天造型,和壶 嘴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端握特别舒适。在壶的口沿之 处装饰如金铎表面一般的纹饰,更加增添了精致巧妙之 感,壶盖圆形和口沿严丝合缝,通转流畅,没有半点的 阻滞,壶钮为乾坤八卦造型,阴阳之间凸显出此壶本来 的文化内涵,充满了刚柔相济、天圆地方的玲珑百祥之 感。另一把壶则色泽鲜艳,橘红色非常的引人注目。壶 身却采用了和这把相对的上方下圆设计,横平竖直的线 条和弧度优雅的曲线完美对接,壶嘴上扬气势不凡,壶 把同出一辙,呼应对称。壶盖贴合严密,壶钮圆形纽扣 状,小巧可爱又非常实用。从整体上来看这对组合《乾 坤》壶,充分利用了紫砂泥料的色泽和可塑性好的特 点,一紫一红,方圆之势在壶身运用纯熟,设计之巧 妙,工艺之精湛,细节之到位,可谓是难得的精品力 作,再加上壶身疏密有间,布局合理,构图精美,刀工 老辣的刻绘装饰,使得此组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韵 味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之所在,蕴含在其中的丰富内涵更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中国传统艺术之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精 湛的工艺、古朴的造型、赏用兼优的特点成为陶瓷百花 苑中的奇葩。关于紫砂最早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北 宋文人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 著名诗句,其中的紫泥新品就是指代宜兴紫砂壶,尽管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宋代的紫砂器,我们对于紫砂历 史的推断也只能从诗歌之中推测。真正的紫砂壶出现在 明代,明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着宜兴丁蜀 附近的金沙寺庙之内有上好的泉水,宋代大文豪苏轼曾 经在这里汲水泡茶,寺内的僧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制陶, 并且传授给了在这寄居的小书僮供春,于是供春根据金 沙寺内千年银杏树的树瘿形态捏塑的“树瘿”壶成为最 早的紫砂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内,金沙寺僧和 供春也被紫砂艺人尊颂为“紫砂始祖”。从明代开始到 清代紫砂巨匠迭出,传承不断,时大彬、陈鸣远、邵大 亨等等大家带来了非常经典的紫砂作品,如“大彬如 意”、“鸣远南瓜”、“大亨仿古”都是直到现在还是 紫砂艺人翻新仿制的热门器型。同时,宜兴的年轻一代 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 制作了许多新颖别致又韵味悠然、内涵丰富的紫砂器 型,得到了广大壶友们的喜爱和青睐。
《乾坤对壶》论紫砂对壶《乾坤 Nhomakorabea 的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
高潮龙
【摘 要】宜兴的年轻一代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 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制作了许多新颖别致又韵味悠然、内 涵丰富的紫砂器型,得到了广大壶友们的喜爱和青睐。我的 这组紫砂对壶《乾坤》就是把紫砂圆器和方器融合起来进行 重新的设计和创作,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之上融入了现代的紫 砂设计语言,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非常惊艳的感觉,同时 充分地利用了紫砂泥料的色泽和可塑性好的特点,一紫一 红,方圆之势在壶身运用纯熟,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湛, 细节之到位,可谓是难得的精品力作,再加上壶身疏密有 间,布局合理,构图精美,刀工老辣的刻绘装饰,使得此组 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韵味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之所在,蕴 含在其中的丰富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键词】紫砂对壶;乾坤;造型艺术;人文内涵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乾坤”这一意象是中国传 统文化之中的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卦象、天地、阴 阳、男女、国家、世界观等等,在许多的诗词文章之中 可以看到其中的含义,所以说乾坤二字如果用具象来表 现的话,具有很高的难度。我的这组紫砂作品《乾坤》 对壶用紫砂的方圆器型融合、金铎八卦装饰、壶身精美 刻绘等等元素把“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的境界表 现得淋漓尽致,在紫砂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方面可谓是 开一派新气象,绽放出紫砂艺术更加迷人的魅力。
结语:紫砂艺术传承千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之下和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演绎,形成了历史 悠久、体系完整、大师引领、新秀迭出的繁荣景象。当 我们来实地探寻宜兴紫砂的奥秘的时候,就会深刻的体 会到其中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紫砂艺人们的进取之心。正 是在这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环境之中,年轻一代飞 速成长,技艺突飞猛进,设计理念新颖,为紫砂艺术的 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紫砂艺 术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施泉根《“乾坤壶”的文化底蕴》 [2] 石 硕《壶中天地大 圆满自不绝》
CERAMICS SCIENCE & ART 53
修长婉约,出水干净利索,壶把采用了飞天造型,和壶 嘴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端握特别舒适。在壶的口沿之 处装饰如金铎表面一般的纹饰,更加增添了精致巧妙之 感,壶盖圆形和口沿严丝合缝,通转流畅,没有半点的 阻滞,壶钮为乾坤八卦造型,阴阳之间凸显出此壶本来 的文化内涵,充满了刚柔相济、天圆地方的玲珑百祥之 感。另一把壶则色泽鲜艳,橘红色非常的引人注目。壶 身却采用了和这把相对的上方下圆设计,横平竖直的线 条和弧度优雅的曲线完美对接,壶嘴上扬气势不凡,壶 把同出一辙,呼应对称。壶盖贴合严密,壶钮圆形纽扣 状,小巧可爱又非常实用。从整体上来看这对组合《乾 坤》壶,充分利用了紫砂泥料的色泽和可塑性好的特 点,一紫一红,方圆之势在壶身运用纯熟,设计之巧 妙,工艺之精湛,细节之到位,可谓是难得的精品力 作,再加上壶身疏密有间,布局合理,构图精美,刀工 老辣的刻绘装饰,使得此组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韵 味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之所在,蕴含在其中的丰富内涵更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中国传统艺术之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精 湛的工艺、古朴的造型、赏用兼优的特点成为陶瓷百花 苑中的奇葩。关于紫砂最早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北 宋文人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 著名诗句,其中的紫泥新品就是指代宜兴紫砂壶,尽管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宋代的紫砂器,我们对于紫砂历 史的推断也只能从诗歌之中推测。真正的紫砂壶出现在 明代,明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记载着宜兴丁蜀 附近的金沙寺庙之内有上好的泉水,宋代大文豪苏轼曾 经在这里汲水泡茶,寺内的僧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制陶, 并且传授给了在这寄居的小书僮供春,于是供春根据金 沙寺内千年银杏树的树瘿形态捏塑的“树瘿”壶成为最 早的紫砂壶,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之内,金沙寺僧和 供春也被紫砂艺人尊颂为“紫砂始祖”。从明代开始到 清代紫砂巨匠迭出,传承不断,时大彬、陈鸣远、邵大 亨等等大家带来了非常经典的紫砂作品,如“大彬如 意”、“鸣远南瓜”、“大亨仿古”都是直到现在还是 紫砂艺人翻新仿制的热门器型。同时,宜兴的年轻一代 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 制作了许多新颖别致又韵味悠然、内涵丰富的紫砂器 型,得到了广大壶友们的喜爱和青睐。
《乾坤对壶》论紫砂对壶《乾坤 Nhomakorabea 的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
高潮龙
【摘 要】宜兴的年轻一代紫砂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 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制作了许多新颖别致又韵味悠然、内 涵丰富的紫砂器型,得到了广大壶友们的喜爱和青睐。我的 这组紫砂对壶《乾坤》就是把紫砂圆器和方器融合起来进行 重新的设计和创作,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之上融入了现代的紫 砂设计语言,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非常惊艳的感觉,同时 充分地利用了紫砂泥料的色泽和可塑性好的特点,一紫一 红,方圆之势在壶身运用纯熟,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湛, 细节之到位,可谓是难得的精品力作,再加上壶身疏密有 间,布局合理,构图精美,刀工老辣的刻绘装饰,使得此组 作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韵味和传统艺术的精髓之所在,蕴 含在其中的丰富内涵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键词】紫砂对壶;乾坤;造型艺术;人文内涵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乾坤”这一意象是中国传 统文化之中的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卦象、天地、阴 阳、男女、国家、世界观等等,在许多的诗词文章之中 可以看到其中的含义,所以说乾坤二字如果用具象来表 现的话,具有很高的难度。我的这组紫砂作品《乾坤》 对壶用紫砂的方圆器型融合、金铎八卦装饰、壶身精美 刻绘等等元素把“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的境界表 现得淋漓尽致,在紫砂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方面可谓是 开一派新气象,绽放出紫砂艺术更加迷人的魅力。
结语:紫砂艺术传承千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之下和宜兴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演绎,形成了历史 悠久、体系完整、大师引领、新秀迭出的繁荣景象。当 我们来实地探寻宜兴紫砂的奥秘的时候,就会深刻的体 会到其中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紫砂艺人们的进取之心。正 是在这样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环境之中,年轻一代飞 速成长,技艺突飞猛进,设计理念新颖,为紫砂艺术的 长远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紫砂艺 术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施泉根《“乾坤壶”的文化底蕴》 [2] 石 硕《壶中天地大 圆满自不绝》
CERAMICS SCIENCE & ART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