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初中物理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广安市初中物理九年级模物中考二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关于化石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化石能源的形成需要上亿年
B . 化石能源的形成要靠地球上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的化学能
C . 化石能源的形成要经过化学变化和地层的运动
D . 化石能源就是太阳能源
2. (2分) (2016八上·朝阳期中)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 . 手影游戏
B . 水中倒影
C . 树下的阴影
D . 小孔成像
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杯热水变凉了,是因为水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大了
B . 两个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黏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 . 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 . 自行车“龙头”是一个省力杠杆
4. (2分) (2019八下·永寿期末)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狼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顶,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顶,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功及功率之比是()
A . 2:1、5:2
B . 2:1、5:8
C . 1:2、8:5
D . 1:2、5:8
5. (2分) (2019九上·东莞月考) 上抛的石子,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在上升过程中()
A .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B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 .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6. (2分)(2017·聊城) 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 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B . 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
C . 电动机外壳没有接地
D . 人靠近高压带电体
7. (2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很多地方举行了赛龙舟活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关于赛龙舟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龙舟漂浮在水面上,说明龙舟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 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船桨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 . 船桨的浆叶做的宽大是为了减小受力
8. (2分)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P甲>P乙, F甲=F乙
B . P甲=P乙, F甲>F乙
C . P甲<P乙, F甲=F乙
D . P甲=P乙, F甲<F乙
9. (2分) (2018八下·相城期中) 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
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 . 是事实,是推论
B . 是事实,是推论
C . 是事实,是推论
D . 是事实,是推论
10. (2分)甲、乙两种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
B . 液体深度相同时,乙液体产生的压强比甲大
C . 液体深度相同时,甲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小
D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11. (2分)(2020·毕节) 汽车安全带未系提示器是由压力传感器和开关设计而成。
当乘客坐上去,满足设置的压力条件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安全带控制开关S2断开)则语音提示:“请系好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后,安全带控制开关S2闭合,语音提示器不工作。
下图中R是限流电阻,能够满足要求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 (2018九上·鱼台期中) 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接通时,电压表示数为4.5V。
当开关S1接通,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V。
则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A . 3V和4.5V
B . 1.5V和4.5V
C . 3V和1.5V
D . 1.5V和3V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
13. (2分)(2018·天津模拟)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
图中所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14. (2分)(2020·东海模拟)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
15. (4分) (2016八上·龙陵期中)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
________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16. (3分) (2019八上·北部湾月考)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270km/h=________m/s
(2) 360km=________mm
(3) 2h=________s
17. (4分) (2019九上·綦江月考) 如图所示实验中,当塞子从试管口喷出时,水蒸气的________能转化成为塞子的________能.其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同。
我们还可以看见白雾,白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18. (3分)(2014·宿迁) 小明在20s内,用10N水平力拉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6m.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 m/s,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小明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W.
19. (2分)(2018·娄底) 现有“220V100W”的电灯泡一只,将它接在电压为“11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为________W,消耗1kWh的电能可供它连续工作________h
20. (4分)某灯泡标有“220V 25W”的字样,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这个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________A,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Ω,通电1min电流做的功是________J.
21. (2分)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是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当闭合开关S时,(1)若发现L1亮、L2
不亮,分析其电路有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_ ;(2)若发现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不相等,分析其原因,则可能是________ 。
22. (3分)(2016·江苏模拟)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实验中,在图示的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放一些小磁针,闭合开关,观察各个小磁针的指向。
为了探究结果更精确,小磁针应________(选填“多一些”或“少一些”);把电池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会发现小磁针________,此现象说明________。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
23. (5分)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或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4. (5分)(2017·宁城模拟)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①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②用箭头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
25. (5分)(2016·通辽模拟) 如下图中ABO可看成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四、解答题 (共2题;共18分)
26. (8分) (2017八下·邵阳期中) 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十二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十二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
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某次从投掷线以3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5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 ,冰壶的体积为8×10-3m3 ,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________?冰壶停在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________?
27. (10分)(2017·大石桥模拟) 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位于右端,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2W;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电阻R2消耗的功率为P2=2W.若I1∶I2= 2∶1.求:
(1) R0和R2的比值;
(2)开关S1断开、S2闭合,滑片位R0中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五、实验题 (共6题;共29分)
28. (3分)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OA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若将AO和ON靠近,则OB________(“靠近”或“远离”)ON.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这样做是为了探究__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是为了探究________.
29. (6分)(2020·南岗模拟)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与压力大小有关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较光滑一面较粗糙的长木板、两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
(1)实验中,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时如图所示,请说出此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________;
(2)下表是小明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压力长木板表面木块放置木块运动快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一个木块较光滑平放很慢 2.2
2一个木块较光滑平放慢 2.2
3一个木块较光滑平放较快 2.2
小明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________(填猜想序号)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如果他要验证猜想B,他的操作步骤应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30. (6分) (2019八下·封开期末) 如下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________(选填“A.左”或“B.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 ________(选填“A.左”或“B.右”)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那边的前提下,只需将
________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
你认为
________(选填“A.小李”或“B.小王”)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________(选填“A.影响”或“B.不影响”)到杠杆的平衡。
31. (4分)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完成下面各题: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 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_______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__ .(选填“水”或“煤油”)
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___ 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
32. (3分)如图是测量酱油密度的过程,从图1可读出烧杯的质量,图2可读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图3可读出烧杯中全部酱油的体积.那么,酱油的质量m= ________ g,酱油的体积V= ________ cm3 ,酱油的密度ρ=________ kg/m3 .
33. (7分) (2017九上·白云期中)
(1)如图所示,如果闭合开关,电路将发生_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结果会损坏________(填:“灯泡”或“电源”).若使两灯串联,应将导线________拿掉(填:“ ”或“ ”).
(2)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灯与灯的电阻之比为
________.
(3)小明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正确连接电路后,小灯泡刚发光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把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③ ________,并根据表③,归纳小灯泡电阻变化的规律:________.
表③小灯泡的实验数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略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9分)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考点:
解析:
三、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四、解答题 (共2题;共18分)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考点:
解析:
五、实验题 (共6题;共29分)答案:28-1、
答案:28-2、
考点:
解析:
答案:29-1、答案:29-2、
答案:29-3、考点:
解析:
答案:30-1、答案:30-2、答案:30-3、答案:30-4、
考点:
解析:
答案:31-1、答案:31-2、
考点:
解析:
答案:32-1、考点:
解析:
答案:33-1、答案:33-2、答案:33-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