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形势,并对成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雾时空分布地面形势新疆
中图分类号:P4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60(2005)04-0474—05
雾即空中弥漫着乳白色的直径2960~15960 mm的小水滴,能见度<1.0 kmEl|。雾对交通运输的 影响很大,能见度差容易引起交通事故【2叫】,大雾 也不利于城市空气中污染颗粒物的扩散,加重空气 的污染程度【5 ̄8l。新疆以辐射雾为主,出现大雾时 部分地区伴有雾凇和米雪,能见度极差,严重影响 交通运输业的正常运行,造成高速公路、机场被迫 关闭。本文依据1961--2003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新 疆雾的演变特征和大雾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成 因进行分析。
万方数据
4期
马禹等: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475
的年际变化规律性更差。 新疆的雾多在冷季出现,属于冬季型雾区【9J。
高山区全年均有雾出现,大西沟站是新疆唯一夏季 型雾区,集中出现在5,-一9月,5月、6月最多,1 月最少;而同在天山山脉中段、相距不过百里的天 池站却是3月、10月、11月雾出现较多,6--一8月 及1月较少,呈双峰型。其它山区雾的季节分布也 多呈双峰型,如温泉、昭苏、小渠子、北塔山、巴 音布鲁克等,峰值的分布在深秋和初春,各地略有 差别。山脉北麓雾的季节分布开始向单峰型过渡, 平原地区则是明显的单峰型,峰值在隆冬,夏秋很 少有雾出现。如天山北麓的乌鲁木齐在12月雾日 最多,2月次之,4~10月几乎没有雾出现。
表l新疆持续5~6 d大雾的发生时间
Tab.1 Time of persistent 5~6 days of heavy
!垒g!望茎i西!璺翌g
日期
持续天数地点
日期
持续天数地点
大雾天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主要出现在11月至3月,12月 万方数据
最多(89次),其次是1月(图1)。维持1~2 d和 3--一6 d的大雾天气过程12月为峰期,维持3~6 d 的在2至3月还有次峰期。最寒冷的1月维持时间 达3 d以上的过程只有7次。这种分布说明温度低 易形成雾,但温度太低不利于雾的维持。
3大雾天气过程的时空分布
在281次大雾天气过程中,只在北疆出现的占 总数的70%,只在南疆出现的占2%,其余28%为 北疆、南疆同时出现。持续1 d的大雾占54%,主 要出现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乌苏到木垒一线、博乐 地区、伊犁河谷、阿勒泰山区。持续2--一3 d的大雾 占35%,易在温泉一博乐、呼图壁一奇台出现。而 持续4--一5 d的大雾占1l%,持续6 d的大雾43 a只 在北疆出现1次。表1给出持续5,6d大雾的具体 日期。
476
干旱区地理
28卷
图2带状高压型(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T_Td) Fig.2 Band high·pressurc type(solid lines were isobar,
dashed lines were isolines ofT—Td.)
4.3南疆高压型 地面图上,南疆西部闭合高压脱离北方冷空气
孤立稳定维持(图4)。这种型比较少见,占大雾天 气过程的2%。43 a中典型的例子是1962年11月底 到12月中旬南疆的大雾天气,南疆西部闭合高压11 月29日形成,11月30日至12月4日南疆每天有 14个以上站出现大雾,其中喀什、阿克苏、巴州三 地的部分地区雾日连续5 d。12月6日、15日、17 日南疆有11个站出现大雾。其中,12月2日阿克苏 大雾持续7.2h,喀什持续14.7h,4日巴楚持续12.9 h,15日莎车持续21.0 h,均为历史极值。
图4南疆高压型(1司图2) Fig.4 South Xinjiang high-pressure type(as fig.2)
通过对700 hPa天气图分析发现,带状高压型 700 hPa欧亚范围为纬向环流,波动较多,北疆上 空有较弱的冷平流。东部高压型700 hPa为经向环 流,新疆受东部槽后暖脊控制。南疆高压型700 hPa 北疆为浅脊,南疆位于咸海南部闭合低压前西南气 流中,并配合-12℃冷中心。
大雾天气过程在1961—1986年围绕年平均6.2 次上下明显波动,1987—2003年呈现出明显的减少 趋势,这可能与西北地区气候向暖湿转变有关【10叫41。




《藉驰翅蠹隧

0 7 8 9 10 1l 12 1 2 3 4 5 6 月份
图l大雾天气过程年变化
Fig.1
Annual variation of heavy fog
收稿日期:2004.12.14: 修改日期:2005-05-09 基金项目:新疆气象局科研项目(200315)和乌鲁木齐市科委应用研究重点项目(Y30502)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马禹(1967一),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气候和灾害性天气研究.E-maih wangxu2323@vip.163.com
摘要:利用新疆90个气象站43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新疆雾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雾主
要出现在北疆,尤以天山山区最多;雾日的年际变化波动性大、周期性差;冬季雾日最多,多自午夜时分起,正
午之前散。早上是高发时段。绝大多数的雾持续时间在3 h之内。(2)对281次大雾天气过程普查后分为3种地
新疆90个气象站43年年平均雾日为9.1 d,而 年平均雾EEl.0 d的站有69个(其中北疆41个, 南疆28个),这69个站年平均雾日为11.7 d,它基
本能代表新疆雾日的多年气候平均值。一日内≥11 站出现大雾的日数共计515 d,其年平均雾日为12.0 d,非常接近11.7 d。因此选择11站以上同日或连 续几日出现大雾做为大雾天气过程,在515大雾日 中共得到大雾天气过程281次,其统计结果反映出 新疆大雾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
2+新疆雾的时空分布
新疆地势高低起伏,复杂的下垫面影响了新疆 雾的分布特征。新疆的雾日北疆多于南疆,山区多 于平原,以天山山区最多,干旱的塔里木盆地最少。 43年年平均雾日最多的地方在南北疆气流通道两 侧的山区站大西沟:天池站,分别是58 d、54 d, 入口处的乌鲁木齐是24 d,小渠子30 d。天山山脉 西段的昭苏为44 d,温泉34 d,巴音布鲁克24 d。 东部山区的北塔山年平均雾日为36 d。准噶尔盆地 南部的蔡家湖43 d,炮台25 d,莫索湾17 d。天山 北麓奇台、木垒22,---24 d,其它各站5~16 d。北 疆北部、西部低山区10~15 d,平原地区及伊犁河 谷小于10 d。南疆除焉耆、拜城是10d外,其它地 区均小于5 d,塔里木盆地南缘、吐哈盆地<1 d。
这种类型地面图上(图2),欧亚45----55 oN范 围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高压排列成带状高压,或 高压中心在乌拉尔山西侧强烈发展,受乌拉尔山东 侧强锋面气旋的压制呈‘L’型,其底部不断有闭合高 压呈带状东伸至北疆地区,南疆为低压区。北疆处 于带状高压底部的均压区内,大部地区晴空少云, 阿勒泰地区偶有降水,北疆西部和北疆沿天山一带 14时气温稳定在一8~一12℃,北疆北部气温稳定在 一20℃左右,出雾前一天温度露点差有突降过程。 带状高压型占大雾天气过程的46%,出现于11~3 月,呈双峰性,2--一3月是高峰期,12月是次峰期。 带状高压型的大雾天气集中出现在阿勒泰、伊犁、 乌苏一鸟鲁木齐,大雾区与T—Td<2℃的区域基本 一致。雾的维持时间与带状高压内第二个小高压的
移动和强度有关,当第二个高压携带弱的冷空气入 侵北疆,破坏北疆上空较稳定的层结时,雾消散。 但随后带状高压重建,雾又将在T—Td<2℃的区域 内重新出现。当带状高压移出北疆后,大雾天气过 程结束。·
4.2东部高压型 此类型地面图上(图3),冷空气入侵北疆后在
北疆东部向东南方向加深,部分冷空气从塔里木盆 地东侧进入南疆,同时中亚到新疆西部有锋面气旋 东移、或有热倒槽发展、或有小于一3.0 hPa的负变 压存在。东部高压型占大雾天气过程的52%,主要 出现在11~3月,其中12月最多。东部高压型主 要造成伊犁、天山山区及两侧的大雾天气。成雾前, 北疆由于冷空气活动出现小量降雪,湿度加大,气 温较低。雾主要出现在西部低压与东部高压的过渡 区(过渡区无明显变压),气温-4--一-12℃,T-Td <2℃的区域内。出雾后,持续时间较长,雾天气 的结束与新疆东部高压的变化及下一次冷空气的 活动和强度有很大关系。若东部高压明显减弱东移 或又有强冷空气入侵北疆,则大雾天气过程结束。
新疆雾的日变化规律很一致。不论山区还是平 原,雾多自午夜时分起,正午之前散,早晨是高发 时段。除温泉、乌鲁木齐外,下午少有雾出现。
新疆雾持续时间的分布形式,可分为两种,一 是以昭苏为例,绝大多数的雾持续时间在3h之内, 以持续0.5~1 h的最多,另一种以北塔山为例,绝 大多数雾的持续时间也在3 h之内,但持续1~30 rain的最多。雾的最长持续时间,乌鲁木齐和蔡家 湖超过40 h,雾日并不很多的克拉玛依、哈巴河、 阿拉山口和伊犁在30,---40 h之间,温泉、昭苏、北 塔山等天山两侧各站超过20 h,北疆北部、塔额盆 地、南疆各站出现雾的最长持续时间均<20 h。
新疆雾日的年际变化波动性很大。在雾日最多 的区域,大西沟站在20世纪60和70年代雾日较 多,1980年之后雾日减少,趋势稳定;天池站则相 反,1980年之前雾日较少,之后增多。昭苏雾日的 年际变化有一个近似7年的周期,1975年之后年雾 日明显多于之前。北塔山、小渠子和温泉的年际变 化相似,波动幅度小,周期性差,只是温泉和小渠 予在1987年有一个极端峰值。乌鲁木齐、奇台、 木垒、炮台和巴音布鲁克的年际变化相似,有一个 近似的10年的周期,波幅较大,乌鲁木齐在1987 年也有一个极端峰值。其它年雾日较少的地区雾日
process in Xinjiang
4大雾天气过程的地面气压场特征
对281次大雾天气过程对应的地面天气图普查 发现,大雾天气主要是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高压雾, 成雾与高压中心位置、高压的分布和冷空气的强弱 有很大关系。强冷空气快速东移不易形成大雾天 气,只有较弱的冷空气缓慢移过北疆或冷空气移过 北疆后在新疆东部地区向东南方向加深时,才会造 成新疆的大雾天气。新疆大雾天气的地面形势有带 状高压、东部高压和南疆高压3种类型。 4.1带状高压型
第28卷第4期 2005年8月
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Vbl.28 NO.4 Aug.2005
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马 禹1, 任宜勇2, 陈春艳1, 储长江3
(1新疆环境气象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2新疆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2.3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 1)
南疆闭合高压形成前,南疆基本无降水。高压 形成后,气温明显下降,湿度突然增加,出现大范 围T-Td<2℃区。高压维持期间,气温稳定在一8~ 一12℃之间,风和变压都很小,雾出现在高压的顶 部和后部T—Td<2℃的区域内。随着高压的缓慢东 移、消亡,雾区也缓慢东扩和消亡。
图3东部高压型(I司图2) Fig.3 Eastern hi曲-pmssurc type(1ines same as fig.2)
1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于新疆90个气象站1961--2003年的 地面观测资料,某一天出现一次或一次以上雾时记 为一个雾日,据此统计了90站月及年雾出现日数, 对其中54个基本站和基准站(全天24h记录天气 现象及起止时间)进行了雾日变化、持续时间的统 计分析。
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日界为20:00 时。在统计雾出现日数时,若某一次雾跨越20:00 时,按两个出现日计算。在做日变化及持续时间统 计时,将跨越20:00时出现的雾作为一次连续的过 程处理。将雾出现的具体时段以分钟为单位换算成 24(h)x60(min)序列进行统计,得出新疆54个 基本站和基准站43年来24 h每分钟雾出现的累积 次数,它与43年雾出现的总日数相比得到频率。 根据每次雾出现的起止时间计算持续时间,以 30min为单位统计出新疆54站43年来雾出现的累 积次数,与总次数相比计算出现的频率。
大雾天气过程在19611986?围绕?平均62次上下明显波动19872003?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这可能与西?地区气候向暖湿转变有关10叫41789101l12123456月份图l大雾天气过程?变化fig1annualvariationofheavyfogprocessinxinjiang4大雾天气过程的地面气压场特征对281次大雾天气过程对应的地面天气图普查发现大雾天气主要是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高压雾成雾与高压中心位置高压的分布和冷空气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