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沪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6分)
1. (2分)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 . 课桌的高度为1.6m
B . 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7.1m/s
C . 人体的体积为0.5m3
D . 教室里的一盏灯管照明灯的功率为400W
2. (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小噪声
B .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3. (2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
C .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 .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4. (2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
D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 (2分)(2015•郴州)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的行为,交谈时应轻声细语,不影响他人.这里的“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频率
6. (2分)小明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估计了以下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 .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B . 一支圆珠笔质量约为10mg
C . 一个凳子的质量约为2kg
D . 普通初三学生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10 m/s
7. (2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 站在地球上的人确定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8. (2分)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 . 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 . 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 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9. (2分)下列对时间和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初中女生800m跑的时间约为1.5min
B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C . 同学从一楼走上五楼的时间约为6s
D . 冬天有暖气的教室内温度约为20℃
10.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B . “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C . 轮船“声呐”系统是利用了超声波在水中能传递信息的特征
D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11. (2分)常有这样的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猫、狗已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 . 猫、狗比人聪明
B . 猫、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
C . 猫、狗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 . 人比猫、狗的听声频率范围广
12. (2分)小明家买了一个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1min,则他应该的操作是()
A . 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
B . 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
C . 将摆线缩短一些
D . 将摆线增长一些
13. (2分)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 . 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
B .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C .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 .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1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在15℃的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⑤大冶中心城区4月30日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15. (2分)A、B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 1.2 米的两点,甲从 A 点、乙从 B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a)、(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 . 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B . 经过 3 秒,甲、乙相距 1.5 米
C . 甲到达 B 点时,乙离 A 点 0.9 米
D . 乙到达 A 点时,甲离 B 点 2.4 米
16. (3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 .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 .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7. (3分)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运动情况可能是()
A . 甲、乙匀速下降, V乙>V甲,丙停在空中
B . 甲、乙匀速下降, V乙>V甲,丙匀速下降
C . 甲、乙匀速下降, 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 V丙>V甲
D . 以上说法均不对
二、填空题 (共2题;共4分)
18. (2分)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19. (2分)月球上没有空气,两个登月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波才能进行交流,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_______的;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人敲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你听到的第一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20. (5分)如图所示,说明超声波在生活、医疗和工业等领域各有什么应用,它们分别是利用了声波在传递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21. (5分)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声呐,利用该装置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问:如果这种装置发出信号16s后接收到遇到暗礁后返回的波,则暗礁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假设这种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m/s)
四、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9分)
22. (5分)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 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位置间距如图所示.
(1)甲图中A 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乙图中小球B 沿斜面运动过程中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部时与相同的木块碰撞,碰撞之后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
23. (3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中,小明用塑料尺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1)先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这一现象表明:发声的塑料尺在________.
(2)然后用较大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的声音变大.这一现象表明: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
有关系.
(3)再改变塑料尺伸长桌面的长度,用适当的力拨动塑料尺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及发出声音的高低均发生
了变化.这一现象表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系.
24. (6分)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
操作:
(1)用细线栓在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小球的作用是________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发出一个较小的声音。
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
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
个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
说明:声源发出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
除此之外响度还与
________有关,如果在真空中做这个实验,小球________(选“能”或“不能”)弹开。
25. (5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请你利用常见的空易拉罐作为主要
实验器材,并添加一些其他器材,设计两个物理小实验(力、热、声、光电学均可),并参照示例完成下表.添加的主要器材主要实验过程或方法(文字表述或画图说明均可)说明或研究的物理问题
示例盆、水将空易拉罐放在盛水的盆中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的物体也
可以浮在水面上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7题;共3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4分)
18-1、
19-1、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20-1、
21-1、
四、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9分)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
25-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