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事》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下西洋.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子目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两部分内容反映出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战争冲突.这表明明朝在努力发展对外友好、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积极组织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船到达范围学生各抒已见,展通过情景假设使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邮只丈,长吨,长吨、120生发学时引导激的
航海史上贸易与文伟大的航和平的使者
的壮举海家化交流
在《郑和下西洋的纪提出问题:“伟大的航为什么取名为上,念邮票》“贸易与文化“和平的使者”海家郑和”“航海史上的壮举”?交流”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日本南北朝的战乱,到材料一
14世纪末以北朝的胜利告终,但到 15 . 世纪中叶又进入藩侯割据的战国时代各封建藩侯为满足自己的奢侈欲望,并
弥补战争经费的不足,都积极支持武
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进行抢掠.
合中国的一些奸商,也与倭寇相勾结,伙从事走私和劫掠 .还有一些破产的滨也充当倭寇的
胁海贫民,为饥寒所迫,
回.从当时明朝统治腐败,海防松弛,浙学生阅读材料,日本国内社会答问题:“战船、哨船十存一二”,生分闽沿海卫所,养培学明朝国力减析材料的能力,了.动荡加剧,士卒也只剩4/10“倭剽掠辄得志,益倭寇与解弱,海防松懈(无所忌,来者接踵”倭抗光戚继的《明史·朱纨.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动脑筋:戚继光抗倭为什么会取得胜自由讨论问学生题,.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百度文库: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 )
]
[板书设计明朝的对外关系课15第一、郑和下西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
1.前提:国力强盛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3.概况: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友好之行4.意义:增进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倭患严重
2.概况:浙江台州大捷,福建、广东抗倭
3.性质:反侵略斗争
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