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贫富差距对经济的不利的影响参考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贫富差距对经济的不利的影响参考文献
与中国同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都较大,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收人不平等程度也比较高,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而且这种贫富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和中国一样,收人差距问题也成为印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那么,印度的收人差距是否会持续扩大下去?印度是否曾经历过居民收人差距缩小的阶段?印度独立以来其居民收人差距究竟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印度居民收人差距的变化是否会与库兹涅茨“倒U假说"相符?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借助从世界收人不平等数据库整理的收入分配的连续、可比数据,研究了印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居民收人差距的演变历程,以及各阶段收人差距上升或下降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居民收人差距变化的长期趋势或者规律;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些因素会推动居民收人差距的上升或下降,对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居民收人差距的变化提供重要启示,进一步从源头人手有效控制居民收人差距。
另一方面,根据对全国、农村、城市的基尼系数作横向比较发现,城市基尼系数大大高于农村,城市内部收人不平等程度大大高于农村内部的
收入不平等。
这一点与印度的一系列经济改革密切相关。
一方面,受益于印度的土地制度改革以及“绿色革命"等农村经济改革措施,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得到缓解,城乡不平等的整体状况也有所改善。
直到后来由于受到1990年经济危机及随后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加上印度农产品与化肥等价格上涨等因素”,农村不平等程度下降的趋势才逐渐放缓;另一方面,印度市场化改革、城市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城市内部不平等上升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印度大量的农村无地农民进人城市却又未能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就形成了显性化的城市贫困和不平等一“贫民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部不平等,扩大了城市居民收人差距。
从的数据可以看出,许多年份印度城市的基尼系数比农村基尼系数都高出6个百分点,个别年份城市的基尼系数比农村基尼系数甚至高出7~8个百分点,比如1963年印度城市的基尼系数比农村基尼系数高出76个百分点,1989年印度城市的基尼系数比农村基尼系数高出74个百分点,1999年印度城市的基尼系数比农村基尼系数高出84个百分点。
无论是在1950年代~1970年代中期收入差距缩小的阶段还是在197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收入差距扩大的阶段,印度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都大于农村内部,这成为印度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人分配的一大特点。
其实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印度的居民收人差距基
本保持稳定,没有太大变化,略有上升,20世纪80年代末还略有下降,收人差距真正开始扩大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这一阶段印度收人差距的扩大与其推行的经济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关。
1、市场化改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实行以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目的在于使政府干预下的工业保护体制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新工业政策让私营部门更大程度地介入重要经济领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更为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收人差距不但没有因为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而缩小,反而呈不断扩大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原本富裕的邦由于劳动力素质较高基础设施较好而能够竞争性地获得更多的私人投资,从而经济发展得更快;相反,越是贫穷的邦,经济结构越脆弱,以前的保护体制一旦放开,由于竞争力较差,从而发展大大落后,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此外,1990年印度开始进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后,农业发展受到忽视,一方面农民从金融机构可获得的贷款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农业投人品的价格上涨很快,而印度近2/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的增长缓慢不仅会加剧贫困,更会拉大已有的城乡差距。
2、产业结构变化一服务业发展超过制造业。
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表现就是服务业的发展明显超过制
造业,这一变化对印度城市内部收人差距的扩大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统计,在印度城市内部,金融、保险、房地产业、IT、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增长率从1997年以后超过了制造业部门,这些高收入行业和部门的发展,一方面对具有熟练劳动技能和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对相关配套低收入就业岗位产生需求,比如家政服务、各种清洁和保养工作、食物零售、衣物干洗、美容美发等。
以印度的软件开发行业为例,印度的软件开发与设计业本身,不仅需要程序设计师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提供简单劳动和服务的劳动者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配套服务,后者往往收人很低。
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制造”出城市的收人不平等,因为服务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的分工与联系,远不像制造业的收入分配那么平均。
可以说,印度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其收入差距转向扩大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