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出力计算表》的编制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洲坝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出力计算表》的编制与运用
宋伟鸣
【摘要】Calculation table for output of generator uni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of hydro -power station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utput calculation table in Excellfor Gezhouba hydropower station is introduced .In the table , calculation model of output is established and different operation conditions are simulated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is then propo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output allocation , adjustment and real-time water usage rate.%从水电厂运行技术管理的角度,介绍了《葛洲坝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出力计算表》的编制与运用情况,用Excel表格形式进行数据化编程,全面模拟机组的各种运行状态,建立了机组出力计算模型,提出了葛洲坝电站机组出力分配、调整和实时耗水率计算的全面解决方案。
【期刊名称】《水电与新能源》
【年(卷),期】2014(000)008
【总页数】6页(P57-61,71)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出力计算;耗水率
【作者】宋伟鸣
【作者单位】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湖北宜昌 44300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2;TK730.7
水电站机组出力的分配和调整是运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葛洲坝电站来说,由于其水轮机的双调特性以及与三峡电站联合运行后的特殊性,高效、合理地做好葛洲坝机组出力的分配和调整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了[1]。
在汛期,由于水情变化快,发电计划时常修改,对于运行人员来说,如何在水头、拦污栅压差以及机组工况等多种制约因素条件下,快速准确推算全电站机组发电能力,为梯调发电计划的修正提供准确依据,在满足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增发电量;岁修期间,在运行方式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好机组的开、停,合
理分配全电站机组的负荷,以降低耗水率,节水增发电量至关重要。
当然,上述要求用手工计算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要在短时间内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太容易。
为此,自2010年2月以来,笔者开始开发编制《葛洲坝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出力计算表》,经多次改进,计算表性能指标已比较完善。
本文介绍计算表的编制及运用。
1 机组出力计算表的编制
1.1 计算表的特点及功能
1)此计算表(模型)的技术原理是参照相关规范、特性参数,以《葛洲坝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注:葛洲坝水力发电厂企业标准)和现行葛洲坝电站监控系统为依据,采集机组在各水头工况下的出力数据和水机效率数据,用Excel表格形式进行数据化编程,并全面模拟葛洲坝电站机组AGC的运行状态,建立了葛洲坝电站机组出力计算模型,提出了葛洲坝电站机组出力分配、调整和实时耗水率计算的全面解决方案。
2)根据葛洲坝电站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设计计算表的主要功能:①“机组状态”、“单机水头”、“全厂自动水头”、“全厂负荷分配模式”以及“分厂负荷分配模
式”等状态功能的模拟选择设置;②机组“定负荷”、“定水头”方式的设
置;③“全厂模式”和“分厂模式”下的负荷模拟分配计算;④大江分厂、二江分厂和全厂机组理论最大出力和旋转备用容量的自动计算;⑤机组发电、备用、检修机组台数的自动计算;⑥简单的机组开、停机策略判断;⑦华中电网“两个细则”考核中的“日发电计划考核限幅、限值”的实时计算;⑧电站实时发电流量、实时耗水率的模拟计算。
1.2 计算表的编制
1.2.1 “机组状态”设置
根据需要,机组出力计算表可设置各台机组的状态,有“备用”、“检修”、“自动”、“运行水头值”4个选项。
1)机组的状态设置为“备用”,记机组为“备用”状态,机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为0 MW,即不参与相关出力计算。
2)机组的状态设置为“检修”,记机组为“检修”状态,机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为0 MW,即不参与相关出力计算。
3)机组的状态设置为“自动”,记机组为“发电”状态,且该机组出力计算用水头值接受“全厂自动水头”赋值,机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关联此水头值。
4)机组的状态设置为“运行水头值(即为具体水头值)”,记机组为发电状态,但该机组出力计算用的水头值为当前的具体水头值,机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关联此水头值。
5)上述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来源于现行大、二江监控系统。
1.2.2 “全厂自动水头”设置
机组出力计算表中的“全厂自动水头”功能分大、二江两部分,分别关联大、二江机组,通过设置具体水头值,为大、二江“发电”状态的机组赋水头值,其中“自动”状态的机组接受赋值。
为简化计算,本表设计水头值变动的最小单位为0.10
m。
1.2.3 “负荷分配模式”设置
机组出力计算表中的“负荷分配模式”功能设置有“分厂模式”和“全厂模式”两种选择,所有负荷分配均采用等比分配原则。
1)“分厂模式”。
分别按大、二江发电计划,对大、二江机组负荷进行独立分配计算。
2)“全厂模式”。
按全厂发电计划,对大、二江机组负荷进行统一均衡分配计算。
分配值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大江理论分配值=(全厂发电计划×大江理论最大出力)/全厂理论最大出力;
二江理论分配值=(全厂发电计划×二江理论最大出力)/全厂理论最大出力。
3)对于“发电”状态下的“单机理论分配值”,在机组“定负荷”模式下:单机理
论分配值=单机定负荷设置值;在“定水头”模式下,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大江单机理论分配值=(大江理论分配值×大江单机理论上限制)/大江理论最大出力; 二江单机理论分配值=(二江理论分配值×二江单机理论上限制)/二江理论最大出力。
1.2.4 机组单机“发电模式”设置
机组单机“发电模式”分为“定水头”和“定负荷”两种模式。
1)“定水头”模式。
在此模式下,当机组按所赋的水头值参与计算、分配出力,此时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与所赋的水头值关联。
2)“定负荷”模式。
当机组需按固定值参与计算、分配出力时,可将机组单机发电模式设置为“定负荷”模式,并手工设置单机定负荷值,此时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等于单机定负荷设置值。
1.2.5 “日发电计划考核限幅、限值”的计算
针对国家电监会华中监管局2011-10-14日下发的《关于华中区域“两个细则”实施的补充通知》文件规定,本计算表增设“日发电计划考核限幅”及“日发电计
划考核限值”计算功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若设置为“额定版本”,考核限幅=大、二江发电机组的额定出力和×2%。
2)若设置为“常规版本”,考核限幅=大、二江计划出力和×2%。
1.2.6 分厂、全厂机组理论最大出力和旋转备用容量的计算
有关理论最大出力和旋转备用容量的具体算法如下。
1)“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来源于现行大、二江监控系统。
2)全厂机组理论最大出力=全厂“发电”机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的总加。
3)分厂机组理论最大出力=分厂“发电”机组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的总加。
4)单机旋转备用容量=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单机理论有功分配值。
5)全厂旋转备用容量=全厂理论最大出力-全厂理论有功分配。
6)分厂旋转备用容量=分厂理论最大出力-分厂理论有功分配。
1.2.7 机组开停机策略判断
本计算表设计有简单的机组开、停机策略判断提示作为参考,共有4种判断策略,判断条件如下。
1)“计划偏高、备用开机”。
在大江、二江有“备用”态机组时,若全厂或分厂发电计划大于相应理论最大出力值则判断为“计划偏高、备用开机”。
2)“计划超高、建议修改”。
在大江、二江无“备用”态机组时,若全厂或分厂发电计划大于相应理论最大出力值则判断为“计划超高、建议修改”。
3)“负荷偏低、节水停机”的判断条件:①任意1台“发电”态大机有功理论分配
值≤(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110)/170;②任意1台“发电”态小机有功理论分配值
≤(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100)/134;③任意1台“发电”态增容机组有功理论分配
值≤(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100)/146。
4)“负荷超低、工况停机”的判断条件:①任意1台“发电”态大机有功理论分配
值≤(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100)/170;②任意1台“发电”态小机有功理论分配值
≤(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90)/134;③任意1台"发电"态增容机组有功理论分配值
≤(单机有功理论上限值×90)/146。
5)以上3)条和4)条可以理解为:①在高水头(18.6 m以上)工况下,大机低于100 MW、小机和增容机组低于90 MW即判断为“负荷偏低、节水停机”;②在高水
头(18.6 m以上)工况下,大机低于90 MW、小机和增容机组低于80 MW即判断为“负荷超低、工况停机”;③在18.6 m以下的其他水头段,则参照以上标准进行等比例缩减。
1.2.8 电站实时发电流量、实时耗水率的计算
1)有关计算公式。
水电站耗水率是衡量水电站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即为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发电水量。
其计算公式:
另根据公式:
推出:
由式(1)和式(4)可得:
式中:μ为耗水率,m3/(kW·h);T为计算时段长;PT为水轮机功率,MW;PC为发电机功率,MW;Q为发电流量,m3/s;H为发电净水头,m;ηT为水轮机效率(通过《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查得);ηC为发电机效率,按相关规程规定均取0.97。
所以,单机发电流量Q可由式(4)计算得出,实时耗水率可由式(1)或式(5)计算得出。
2)单机计算模型的设计。
由于葛洲坝电站机组为轴流转浆式机组,通常情况,其发电机功率运行在额定范围内且水轮机运行在协联工况下(即正常工况),故按照《葛
洲坝水轮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本计算表所计算的发电流量和耗水率均为在正常协联工况下的数值,其他过渡工况下的计算本表不考虑。
另外,单机运行中其技术供水的耗水流量估算在3 m3/s左右,相对于单机发电流量来说可以忽略。
所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简化计算,计算模型如图1、图2。
图1 小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图
图1 为小机《运转综合特性曲线图》,图1中,在水头轴方向以设计水头18.6 m 为起点,向上每隔0.40 m 水头划坐标线(至 26.80 m),向下每隔0.10 m水头划
坐标线(至13.00 m);在出力轴方向,设计以发电机功率 20、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4 MW的水轮机功率折算值为坐标线,在纵、横坐标线形成的交点处查取得水轮机效率ηT用于计算。
与小机类似,在各自的《运转综合特性曲线图》图中,在水头轴方向的坐标线与小机相同;在出力轴方向,大机设计以发电机功率 3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 MW 的水轮机功率折算值为坐标线,增容机设计以
发电机功率20、85、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6 MW 的水轮机功率折算值为坐标线,形成交点,查取得水轮机效率ηT用于
计算。
图2 正常工况、水头下单机功率与发电流量关系示意图
图2 是在正常工况、水头一定的情况下,单机发电机功率PC与发电流量Q间的
关系示意图。
图中K1~K13为近似计算用的分段斜率,P0~P13为发电机功率分段坐标,Q0~Q13为发电流量分段坐标。
3)实际计算。
如图2所示,分段斜率K1…K13的计算如下:
其他分段斜率K2…K13的计算与此类似。
Q0~Q13的计算可由式(4)计算得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1中18.6 m以上水头每0.40 m间隔间的数据,则通过线性分析法计算得出。
比如,18.6 m 和 19.0 m 水头段的K1…K13以及Q0~Q13可用式(6)和式(4)计算得出,此时,18.7、18.8、18.9 m 水头段的K1…K13以及Q0~Q13则是通过线性分析法计算得出,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现在从图2可知,机组在正常工况下,对于特定水头,任意单机发电机功率PC,其发电流量Q可作如下近似计算:
若PC点变化到PC'点,则PC'点对应的发电流量为Q',近似计算如下:
通过以上算法,即可近似计算出在特定水头下指定单机发电机功率PC所需的发电流量Q。
在求得单机发电流量Qi后,电站实时发电流量Q总、实时耗水率μ的计算如下:
以上式(9)和式(10)中,若机组在停机备用、检修状态,单机发电流量Qi和发电机功率PCi默认为0。
编制新的计算表实测见图3。
图3 实物样品计算表外观图
2 实际运用
通过机组出力计算表的运用,葛洲坝电厂的运行人员可根据机组工况和运行方式,模拟葛洲坝机组全厂AGC负荷分配,快速准确推算机组发电能力和耗水率,为汛期发电计划的修正和大江电厂、二江电厂负荷合理分配提供准确依据,在满足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水增发电量,同时也可有效避免电网考核电量的发生,为葛洲坝电厂节水增发、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2.1 电站机组发电工况的模拟
利用计算表中的“机组状态”、“单机水头”、“全厂自动水头”、“全厂负荷分配模式”以及“分厂负荷分配模式”等状态功能的选择设置,可以完全模拟电站机组的实时发电工况。
通过直观模拟,为运行人员熟悉全电站机组的运行方式以及掌握全电站水头、出力情况提供了方便。
2.2 电站机组发电能力的推算
在模拟实时发电工况的基础上,可以参照水头、拦污栅压差以及机组工况,灵活改变计算表中的相关水头设置,即可快速推算全电站机组发电能力。
由于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在运行的监控系统上进行模拟推算,所以,该项应用在汛期是比较实用的。
2.3 电站机组出力的模拟分配和开、停机策略判断
在选择相应水头或自动水头、设置相应机组状态后,本表可以自动计算机组发电、备用、检修机组台数、大江、二江和全厂机组理论最大出力和旋转备用容量,还可进行简单的机组开停机策略判断。
这些功能主要运用于岁修期间,运行人员可利用此表提前模拟全厂各时段发电计划的走向,为电站高效、合理分配出力以及做好机组的开、停机管理提供保证。
2.4 电站节水增发的数据支持
计算表中的电站实时发电流量、实时耗水率的模拟计算功能经实际运用测试,模拟计算数据准确可靠,因此,相关计算结果可为节水增发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1)实时发电流量的计算数据实测。
例如,表1为2012年9月15日02时至16日00时梯调葛洲坝整点水情数据。
其中9月15日10时,大江、二江机组全部运行,大江、二江出力(1 880+1 020)MW,发电流量显示为18 500 m3/s,按工作水头大江取19.20 m,二江取19.00 m,用该表计算数据为18 474 m3/s;另9月16
日00时,大江、二江机组全部运行,大江、二江出力(1 880+1 020)MW,发电
流量显示为18 600 m3/s,按工作水头大江取19.10 m,二江取19.00 m,用该
表计算数据为18 565 m3/s。
由此可见,两者数据均非常接近,表明该表计算数
据可靠,符合实际工作的要求。
2)实时耗水率运用。
当在给定大江、二江水头、出力和运行方式的情况下,结合上述的2.3条功能,可在计算表中模拟一个耗水率最优的运行方式,用以指导实际节水增发工作。
当然,耗水率最优运行方式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受到系统潮流、系统备用容量和设备运行方式等多种因数的制约,但参照耗水率计算数据,还是可以减少工作的盲目性的。
实际工作中有不少运用的事例,在此就不赘述。
表1 梯调葛洲坝整点水情数据表时间 5号站水位/m 7号站水位/m 大江水头/m 二江水头/m 发电流量/(m3·s-1)09 -16 T00 66.17 46.29 19.10 19.00 18 600 09 -15 T22 66.12 46.91 18.84 18.65 19 100 09 -15 T20 66.08 46.99 18.79 18.59 19 100 09 -15 T18 66.16 47.01 18.88 18.68 19 000 09 -15 T16 66.23 46.87 18.93 18.74 19 000 09 -15 T14 66.10 46.87 18.87 18.67 19 000 09 -15 T12 66.13 46.91 18.86 18.62 19 000 09 -15 T10 66.22 46.93 19.20 19.00 18 500 09 -15 T08 66.15 46.42 19.56 19.40 18 000 09 -15 T06 66.22 46.35 19.62 19.52 18 000 09 -15 T04 66.19 46.22 19.26 19.22 18 500 09 -15 T02 66.01 46.68 18.63 18.50 19 400
3 后续开发
1)机组出力计算表中12.10 m及以上水头段出力计算数据已完成,12.10 m以下水头段出力计算数据采集、导入工作正在进行中,故该水头段出力计算功能暂不可用。
2)计算表中“耗水率计算”功能模块因需采集的基础数据量较大,现暂完成了16.10 m及以上水头段“耗水率计算”数据导入,16.10~13.10 m水头段“耗水率计算”数据采集、导入工作正在进行中,故该水头段“耗水率计算”计算功能暂不可用。
另需说明的是,13.10 m以下水头段“耗水率计算”相关数据因水轮机
厂家原始数据缺乏,故该数据采集无法进行,但因葛洲坝机组在13.10 m以下水头段运行的时间不多,故此情况对计算表功能影响不大。
3)因葛洲坝0F机组运行的相对独立性,现本计算表暂未涉及0F,其相关功能将在后续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刘大恺.水轮机[M].3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