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用消毒剂对黄颡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合集下载

八大常用消毒剂对水产养殖全解

八大常用消毒剂对水产养殖全解

八大常用消毒剂对水产养殖全解 消毒剂是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药物,用于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按化学性质可分为醛类消毒剂、碱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盐类消毒剂、卤类消毒剂、染料消毒剂、氧化剂消毒剂、重金属消毒剂等8大类。

我国水产养殖动物品种繁多,不同类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毒性差异较大,用药不当容易造成鱼虾中毒死亡。

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消毒剂毒性方面的标准数据,为此,消毒剂生产研发专家广东环凯整理了我国30年来的相关研究,阐述了生产上常用的消毒剂的安全浓度,并给出了一些使用方面的建议,以供广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参考。

(一)漂白粉 漂白粉中的主要成分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

次氯酸又可放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从而对细菌原浆蛋白产生氯化和氧化反应,发挥其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不同的杀灭作用。

生产上常以0.8g/m3-2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根据毒性大小,可以利用漂白粉对罗氏沼虾幼虾、倒刺鲃鱼苗、广东鲂鱼苗、海南红鲌、红螯鳌虾虾苗、泥鳅、草鱼鱼种、南方大口鲶鱼苗、翘嘴红鲌鱼苗等进行消毒,但需要根据水产动物大小及安全浓度调整用药浓度。

罗氏沼虾幼虾、丁鱥鱼苗、沙塘鳢、黑尾近红鲌、鲑点石斑鱼种、南美白对虾等对漂白粉较敏感,因此在生产上慎用。

(二)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俗称漂白水,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杀毒力,对生物不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但是这种药物不太稳定,使用时应注意有效成分。

其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

生产上使用,常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次氯酸钠对罗氏沼虾仔虾和幼虾安全浓度分别为40.74mg/L与18.77mg/L,远高于生产用量(0.5mg/L),可用于其消毒。

对刺参幼体安全浓度为0.46mg/L,高于生产中的使用浓度(0.1mg/L -0.2mg/L),故次氯酸钠也可作为海参养殖过程中的消毒剂。

(三)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机制与漂白粉相同,遇水产生具有杀菌力的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

三种常用消毒药物对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三种常用消毒药物对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三种常用消毒药物对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靳晓敏;刘玉芹;王志敏;肖金奎;胡锦旗【摘要】选用二氧化氯、高锰酸钾和硫酸铜这三种常用消毒类药物对牙鲆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幼鱼体长6.0~9.0 cm,平均体重7.0 g.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对牙鲆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876 mg·L-1、0.397 mg·L-1和0.329 mg·L-1.牙鲆幼鱼对三种药物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氯.【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09(000)011【总页数】3页(P1-2,10)【关键词】牙鲆;幼鱼;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硫酸铜;毒性【作者】靳晓敏;刘玉芹;王志敏;肖金奎;胡锦旗【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亚科,牙鲆属。

近十几年来,牙鲆的工厂化养殖蓬勃发展,但由于管理不善、养殖密度高、水质恶化等导致病害频发,养殖牙鲆常因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侵袭而大批死亡[1]。

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药物对鱼体进行浸浴或全池泼洒。

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硫酸铜等化学消毒剂以其对水产动物毒副作用小、在水中残留少和不影响养殖系统等优点,成为防治一些疾病的常用药物[2]。

但目前由于牙鲆对各种化学消毒剂耐受力的研究较少,生产中常因浓度使用不当等造成损失。

本试验旨在确定三种常用消毒类药物对牙鲆的安全浓度值,以期为牙鲆育苗和养殖中正确、合理地使用消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用鱼试验用鱼为唐山兴达水产品养殖厂当年的牙鲆幼鱼,体长6.0~9.0 cm,平均体重7.0 g。

5种常用渔药对点篮子鱼幼鱼急性毒性试验

5种常用渔药对点篮子鱼幼鱼急性毒性试验
关 键 词 :点 篮 子 鱼 ; 百 虫 ; 维 酮 碘 ;甲醛 ; 全 浓 度 敌 聚 安 中 图 分 类 号 :9 19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Ac t o i iy o v s e y d u s o i a u t t s u e t x ct f f e f h r r g n S g n s gu t u i i a
S utt otef edu s a eod r f r hop o .g t u t h v rg si t re i lrh n>c pi sl t f ru uf e(ai 5 2 as i w nh o tc u r uf e& e o s l t rt : )> c a r s a o
i ie z csl t cpi sl t & f ru l t(ai5 2 , nt k i t i w tr ee xm n d T e o n , i uf e u r f e e o s uf e rt : ) i a s t s t a r ea ie . h d n a cua r s a o n w h ac e w
邹 雄 章龙珍 刘鉴毅 王 , , , 妤 黄晓荣 庄 , ,
2 10 ) 0 3 6

(.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东 海水产研究所 , 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 开发利用重点实验 室 , 上海 2 0 9 ; 00 0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 上海
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在水温 2 . 0 4℃、 9 2~3 . 盐度 3 0~3 2条件下 , 进行 了敌百虫 、 甲醛 、 维酮碘 、 聚 硫酸锌 、 酸铜与硫 酸 硫
Z og 0U Xin ,Z HAN L n .h n G o g z e ,L U Ja — i I in y ,W ANG Yu ,HU ANG Xio r n HU a —o g ,Z ANG P n ig

五种化学药物对黄颡鱼药浴安全影响的研究

五种化学药物对黄颡鱼药浴安全影响的研究
对 黄颡 鱼 的 寄生 虫 病 原做 了 量 有 关 资料


定影 响


笔者 近 来
些 调 查分 析
并 查 阅 了大
结 果表 明

黄颡 鱼 仅 感染 寄生 虫的种类 就
有6 0 属 能力




9 0 种 之 多 , 且 有 些 种 类 具 有广 泛 而 快 速 的传播

因此
黄颡 鱼 的 病 虫 防 治 已 经 引 起 渔 业 界 的 重


爱德 华 氏 菌

嗜 麦 芽寡养单胞菌

海 豚 链球
因此

在 斑 点 叉尾 鲴 养 殖 过程 中


尤其在低
本 次 试验 从 三
岔湖 发病 的斑 点 叉 尾 鲴 体 内分 离到

水温 季节 径 类

要 做好 预 防 工 作

对 水 体进 行 消 毒 和 投 喂 鱼

的病 原 菌为鲁 氏 耶 尔 森 氏菌

环 丙沙星

强 力霉

氯 霉 素 5 种 药物 敏 感 ; 先 锋 霉 素 Ⅵ

克拉霉素

胺 甲基 异 嗯 唑
乙 酰 螺旋 霉 素


麦 迪 霉 素 等 药物 不 敏
卡那 霉 素

感 ; 丁 安卡 那 霉素 新霉 素

。 、
庆大 霉 素

妥 布 霉素
黄 颡 鱼 (P e
干 支流及 湖泊
l t
e o
还 要 考 虑 药物残

鲁 氏 耶 尔 森 氏 菌 属 于 肠 杆 菌 科

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五种农药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作者:杨通枝詹会祥姚俊杰杨梅韦玉来杨龙保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年第02期摘要: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草甘膦铵盐、草甘膦、乐果、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并进行安全评价,根据试验期间死亡鱼数及死亡时间,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各时间点的半致死浓度。

结果表明:草甘膦铵盐、草甘膦、乐果、甲氰菊酯、阿维菌素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LC50分别为5.755 mg/L、210.7 mg/L、39.598 mg/L、0.009mg/L、0.0122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223 mg/L、62.66 mg/L、10.182 mg/L、0.0018 mg/L、0.0031 mg/L。

五种农药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甲氰菊酯>阿维菌素>草甘膦铵盐>乐果>草甘膦。

关键词:农药;昆明裂腹鱼;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中图分类号:S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19)02-0032-05 ; ; 国际DOI编码:10.15958/ki.sdnyswxb.2019.02.006Abstract:Acute toxicity effects of glyphosate ammonium salt, glyphosate, dimethoate,fenpropathrin and avermectin on juvenile Schizothorax grahami were studied by static acute toxicity tests and the safety of these five pesticide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dead fish and the time of death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median-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 at each time point was calculated by linear interpo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C50 of glyphosate ammonium salt, glyphosate, dimethoate, fenpropathrin and avermectin were 5.755 mg/L,210.7 mg/L, 39.598 mg/L, 0.009 mg/L and 0.0122 mg/L, respectively. The safe concentrations were 1.223 mg/L, 62.66 mg/L, 10.182 mg/L, 0.0018 mg/L and 0.0031 mg/L, respectively. The ranking of sensitivity of 5 pesticides was as follows: fenpropathrin > avermectin > glyphosate ammonium salt > dimethoate > glyphosate.Key words:pesticides; schizothorax grahami; acute toxicity; median-lethal concentration(LC50);safe concentration昆明裂腹鱼( Schizothorax grahami )属鲤科( 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 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 Schizothorax Heckel),是我国特有的高原鱼类,于西南地区分布,在贵州主要分布于南、北盘江上游支流、金沙江下游干支流以及乌江上游。

过硫酸氢钾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过硫酸氢钾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养殖技术农家科技 51过硫酸氢钾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研究段 聪 李凯丹(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水产系 重庆 402460)摘 要:试验将预先曝过气的水加入水族缸并连续充氧,再根据试验所需要的度将过硫酸氢钾配成各组需要的浓度。

每个浓度组放入10尾黄颡鱼,整个试验过程连续观察96h,详细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症状。

根据试验结果算出的药物安全浓度永荣的为8.5712mg/L,洁华的为14.1988mg/L。

关键词:过硫酸氢钾;黄颡鱼;安全浓度 1.试验准备 供试验用鱼购于荣昌双河镇黄颡鱼400尾,平均体长14.9±1.3cm,平均全长18.4±1.5cm,体重70.4±19.5g,饲养于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实训基地鱼池。

每天换水约1/3。

所选试验动物个体健康、规格基本一致,体表以及解剖观察健康。

试验前饲养3d,尽量前排尽体内粪便。

试验期间不投喂饵料避免对试验结果影响。

试验药品购于两个厂家的过硫酸氢钾连云港永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洁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试验前用避光保存过硫酸氢钾的含量为50%。

试验仪器有加热棒,增氧管,PH 试纸,玻璃缸,温度计,烧杯,玻璃棒,研磨,生理盐水。

2.试验方法 试验用静水式生物测试法,期间不换水持续充气使溶氧达到5mg/L 以上并维持到整个试验结束。

把预先准备的过硫酸氢钾含量为50%粉末溶解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母液。

为了更好的溶解先用研磨将粉末状的过硫酸氢钾研精细再用烧杯溶解成母液。

由于大致浓度范围不能确定故正式试验前需要做预试验来确定浓度范围。

2.1预试验试验浓度扩大和缩小的方法是试验设置几个不同的浓度梯度,每组用10尾鱼,以0.00mg/L为空白对照组。

永荣的设置浓度为0.00mg/L、30mg/L、50mg/L、70mg/L、90mg/L、110mg/L 为浓度,进行预试验处理。

试验观察发现浓度为30mg/L、50mg/L 时,96h 内无出现死亡,浓度为70mg/L 时,96h 内死亡率达10%,当浓度达110mg/L 时,24h 内死亡率达90%。

5种常用水产药品对似鲶高原鳅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

5种常用水产药品对似鲶高原鳅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

5种常用水产药品对似鲶高原鳅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何阔;杨淞;汤巨平;赵柳兰;吴浩;吴应斌【摘要】本文选择在似鲶高原鳅适宜的水温,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的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和甲醛5种药物对似鲶高原鳅鱼苗的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似鲶高原鳅24 h半致死浓度(24 h LC50)依次为0.183、0.261、3.69、16.3、77.4 mg/L;48 h LC50分别为0.143、1.87、3.33、13.2、75.4 mg/L;96 h LC50分别为0.13、1.42、3.1、11.1、69.7 mg/L;对似鲶高原鳅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13、0.142、0.31、1.11、6.97 mg/L.5种药物对似鲶高原鳅的毒性强度依次为:氰戊菊酯>硫酸铜>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似鲶高原鳅对氰戊菊酯、硫酸铜等杀虫剂非常敏感,而对聚维酮碘、甲醛等杀菌剂相对不太敏感,但对高锰酸钾这种杀菌剂较为敏感,所以在使用高锰酸钾时注意浓度的控制.本文就5种药物对似鲶高原鳅的急性毒性效应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6(037)010【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似鲶高原鳅;半致死浓度;急性毒性;安全浓度【作者】何阔;杨淞;汤巨平;赵柳兰;吴浩;吴应斌【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省似鮎高原鳅省级原种场,四川峨眉山614224;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四川省似鮎高原鳅省级原种场,四川峨眉山614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6似鲶高原鳅(Triplop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1],俗称老虎鱼、黄河鲢鱼、土鲇鱼,是鳅科鱼类中个体较大者。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

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商宝娣;张效平【摘要】为探明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辛硫磷和狼毒大戟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为金鱼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96 h静态生物测试法,进行5种杀虫药物对金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辛硫磷、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的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9 mg/L、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29 mg/L、0.549 mg/L、2.755 mg/L、2.922 mg/L和1.365 mg/L.根据化合物对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甲苯咪唑对金鱼属于高毒药品,辛硫磷属于中毒药品,敌百虫、吡喹酮和狼毒大戟乙酸乙酯提取物属于低毒药品.【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43)009【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金鱼;急性毒性;狼毒大戟提取物;杀虫药物【作者】商宝娣;张效平【作者单位】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8金鱼(Carmsim auratus)隶属鲤科鲫属,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观赏鱼之一,其色彩绚丽鲜艳,姿态优美奇异,备受人们喜爱。

金鱼具有体型较小、生命力强、饲养简便等一系列作为实验动物的优良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鱼病学[1-2]、鱼类遗传学[3-4]、亲缘关系进化[5]、环境科学[6]等领域的研究。

一般金鱼的养殖密度较高,容易产生病害,每年都会因为疾病爆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8],成为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指环虫病是金鱼养殖中高发、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福建省金鱼协会统计,每年由指环虫病引发的病害与死亡数占金鱼总病害与死亡数的37%,已成为制约金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甲苯咪唑、敌百虫、吡喹酮和辛硫磷等都是农业部渔用药品手册中登记的驱虫药物[9],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防治,尤其是对单殖吸虫病的防治。

丁guì鱼苗对五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丁guì鱼苗对五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随着其池塘养殖的历史增加,其对各种药物的耐受
性也许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
顺序不会发生 大的变化 。
34 试验水温在 2 2 ℃ ,较池塘在养殖季节的 . 2~ 3 温度 (5c)偏低。而药物的毒性与水温有一定 2q
的关系。一般规律是水温升高,药物毒性增加 ,在
具体用药时要注意水温 的影 响 。
32 丁 鱼苗对孑 雀石绿的敏感性 最强 ,其安全浓 . L 度仅为 004m / ,为 常用 剂量 05—10m / . 1 gL . . g L的 13 ~17 。而且幸 存鱼有 明显 中毒症状 ,已有文 /5 /0 献报道 ,孑 雀石绿有 致癌和胚胎 致 畸作用 。因此认 L 为孔雀石绿不 宜作为丁缈 鱼苗 的防治药 物。但 对 丁 鱼卵孵化过程 中的水霉病 目前 尚无更好 的防治药 物 ,所以建 议 可 以慎 用作 鱼卵孵 化 时 的遍撒 药 物。 丁够对漂 白粉 的敏感性仅 次于孔雀石绿 ,其 安全浓 度 0o 7m / .5 gL是常用剂量 的 1 1. ,由于漂 白粉受 / 75
了五种作为实验用药 。这 五种 药物分别是硫酸铜 一 硫酸亚 铁合 剂 ( 学 纯 ) 化 、漂 白 粉 ( 有 效 氯 含
3 %) 0 、孔雀石 绿 ( 生物 染 料 ) 、敌百 虫 ( 0 晶 9%
浓度仍不死鱼时, 则仅对被测的最高浓度作出评价。
2 结果
体) 、高锰酸钾 ( 化学纯 ) 。
五种药物敏感性大小顺序 :孑 雀石绿 >漂 白粉 > L 硫
33 从试验结果看,丁 鱼对各种药物都较敏感 , .
这可能与该鱼一直生活在河流等水体中,从来不使 用药物 ,而转入池塘养殖时间较短,各种疾病的发
生还少 ,很少用药 ,尚无形成对药物的耐性有关 ,

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强氯精浓度为 5. 0 m g /L 时, 1 h出现死亡, 5 h 死亡 100% ; 3. 2 mg /L 时, 6 h 出现死亡, 24 h死亡 60% ; 2. 3 m g /L 时, 16 h出现死亡, 24 h 死亡 20% ; 1. 5 m g /L 时, 40 h出现死亡, 48 h死亡 10% 。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均为分析纯, 使用时按 5 2
收稿日期: 2007- 10- 26 作者简介: 张耀武, 1967年 生, 男, 河南 邓州人, 实 验师, 主 要从 事水产养殖学教研工作。 E - m ai:l zhyw@ lynu. edu. cn
比例混合; 敌百虫 ( 湖北沙隆达公司生产 ) 有效成分
20% ; 浓度为 1. 8 m g /L 时, 96 h死亡率为 10% 。 2. 2 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半致死浓度 ( LC50 ) 及安全浓度见表 2。结果表 明, 黄颡鱼对 5种药物敏感性依次排序为: 强氯精 >
二氧化氯 > 敌百虫 > 溴氯海因 > 硫酸铜 + 硫酸亚铁 合剂。
表 2 5 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0
1. 0 1. 5 2. 3 3. 2 5. 0
0
1. 0 1. 8 3. 2 5. 6 10. 0 0
1. 0 1. 8 3. 2 5. 6 10. 0 0
采用静水式和换水式试验法。每个玻璃水族箱 盛放 20 L 试验液, 随机放入 10尾试验鱼, 每个药 物 浓度梯度设 3个试验箱作为平行, 另有 1个不加药 物的空白组作为对照组。水 温保持在 ( 20 1) , 试验鱼不投喂饵料。强氯精、二氧化氯和溴氯海因 3种药物试验开始后每隔 24 h更换 1次试验液, 其 余 2种药品均不更换, 使用前先将试验药物配制成 母液, 再按比例稀释成所需浓度, 药液现配现用。试

5种消毒剂对黄颡鱼2种病原菌体外抑制效果的研究

5种消毒剂对黄颡鱼2种病原菌体外抑制效果的研究

患病黄颡鱼
此之外,抗生素会在鱼体和水环境中残留,对人类存在潜在危害。

为更好地防治黄颡鱼细菌性疾病,寻找广谱、高效杀菌药物显得迫在眉睫。

消毒剂对防治细菌性疾病可以起到良好作用,且通常不会有残留问题。

现在消毒
(三)消毒剂对两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用灭菌过的蒸馏水将5种消毒剂菌悬液,阴性对照:向装有3mL灭菌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试管中加入0.1mL 灭菌蒸馏水,阳性对照:向装有3mL 灭菌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试管中加入0.1mL浓度为菌悬液,各管设3个平
别吸取0.1mL涂布于脑心浸液平板上,放置28℃或30℃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24h观察有无细菌生长,培养基中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是其次为高铁酸钾,最低有效浓度为4mg/L、MIC为8mg/L、MBC为16mg/ L;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最低有效浓度为8mg/L、MIC为16mg/L、MBC为。

黄颡鱼早繁试验

黄颡鱼早繁试验

30透明液状物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

有时还伴有鳍基部和皮肤表面充血,眼球突出、腹腔膨大、腹水等症状;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每亩每米水体使用二氧化氯150-200g ,全池均匀泼洒,连用2d ;同时内服败血宁(每千克饲料添加10-20g )+保肝宁(每千克饲料添3-6g ),拌饵投喂,连用5-7d 。

4、白云病症状:鱼体表有点状白色黏液附着物,并逐步蔓延扩大,全身像包一层白云,以头背部、尾鳍处白色黏液更为稠密。

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鱼溜边不摄食,游动缓慢不久死亡,剖开鱼腹可见肝、肾脏充血。

防治方法:①预防,鱼种下塘前,每立方米水体使用杀素闻灵4.5-7.5m l ,药浴20-30m in 。

②治疗,第一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水质保护解毒剂666.7-1000g ,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安83.3-111g ,全池均匀泼洒,隔天再用一次,同时内服恩诺沙星粉(每千克饲料添加4g )+鱼用ABC (每千克饲料添加5g )+三黄散(每千克饲料添加5g ),拌饵投喂,连用5-7d 。

5、寄生虫病寄生虫主要有锚头鳋、中华鳋、鱼波豆虫、小瓜虫病等。

防治方法:①预防,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用敌百虫66.7-100g ,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杀毒灵200-300g ,全池均匀泼洒,每20-25d 一次。

②治疗,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虫杀星20-33.3m l ,全池均匀泼洒;第二天,每亩每米水体使用鱼安83.3-111g ,全池均匀泼洒。

6、车轮虫病的防治方法: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达0.7P P M 浓度。

黄颡鱼早繁试验胡国宏熊占山张家松毛瑞鑫刘铁刚(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33)提要:在北方黄颡鱼每年开始自然繁殖的时间为6月20日左右。

本试验通过提温培育亲鱼,将黄颡鱼的繁殖时间提早20d 。

4月10日开始给亲鱼池提温,到4月30日水温达到25℃。

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作者:段秀娟,任延军来源:《河北渔业》 2015年第5期段秀娟,任延军(天津海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 300272)摘要:研究了聚维酮碘、硫酸铜、高效氯氰菊酯三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漠斑牙鲆幼鱼(70日龄)的毒性效应。

结果表明:聚维酮碘的安全浓度为4.062 g/mL;24 h半致死浓度为55.296 mg/L,48 h半致死浓度为34.560 mg/L。

硫酸铜的安全浓度为0.667 mg/L,24 h半致死浓度为2.812 mg/L,48 h半致死浓度为2.600 mg/L。

高效氯氰菊酯的安全浓度为0.079μg/L,24 h半致死浓度为7.112 μg/L,48 h半致死浓度为2.371 μg/L。

关键词:漠斑牙鲆;聚维酮碘;硫酸铜;高效氯氰菊酯;毒性中图分类号:S917文献标识码:A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属硬骨鱼纲、鲽形目、鲽亚目、牙鲆亚科、牙鲆属,又称“美国漠斑牙鲆”、“大花鲆”,为暖温性、广盐性种[1],适温范围 3~34 ℃,适盐范围0~40‰[2],原产于美国沿海,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良的养殖性能[3]。

漠斑牙鲆自1999年引入福建省,现已成为我国海水鱼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4],但在常规养殖过程中常出现腹胀病、出血病、缺鳃病等疾病[5],淡化养殖中出现腹水病、烂鳍病、鳃霉病、脂肪肝病等[6],造成惨重损失。

这些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疾病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养殖密度高,水质恶化等因素导致,生产上常用的防治方法是用药物对鱼体进行浸泡或全池泼洒[7],而药物对牙鲆一般具有显著毒性,因此,必须在药浴过程中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浓度和时间,一般幼鱼对有毒物质的敏感性高于成鱼[8]。

为增加幼鱼期药浴的安全性,本试验应用聚维酮碘、硫酸铜、高效氯氰菊酯三种药物对牙鲆幼鱼[9]开展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其对聚维酮碘、硫酸铜、高效氯氰菊酯药物的敏感性,进而为患病牙鲆药浴治疗提供数据参考。

八种药物对黄颡鱼种的急性毒性

八种药物对黄颡鱼种的急性毒性

八种药物对黄颡鱼种的急性毒性
杨治国;杨东辉;叶新太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2004(34)5
【摘要】在常温静水条件下,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高效敌百虫、富氯、硫酸铜、百毒威、高锰酸钾、伏碘、福尔马林、食盐等药物对黄颡鱼种(2~3cm)的急
性毒性试验.上述试验药物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0.15、0.23、0.45、0.83、1.11、1.78、15.1、1863 mg/L.表明硫酸铜、百毒威、伏碘、福尔马林是控制黄颡鱼病
害的较理想药物.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杨治国;杨东辉;叶新太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
南信阳,464000;河南省水产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5.325
【相关文献】
1.两种杀虫药物对黄颡鱼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J], 李西雨;王德忠;潘连德;吴建开
2.四种药物对黄颡鱼鱼种的毒性试验 [J], 王卫民;严安生;周立国;查金苗;张志国
3.5种常用药物对拉氏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J], 曾垂莉;刘艳辉;刘铁钢;柳鹏;李秀颖;祖岫杰
4.5种常用药物对瓦氏黄颡鱼急性毒性试验 [J], 王武;袁琰;马旭洲
5.5种常用渔药对黄颡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J], 张耀武;陈万光;郑建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种常用消毒剂对锦鲤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5种常用消毒剂对锦鲤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几种消毒剂的使用提供理论参考ꎬ 能在实际应用 中减少相应的损失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1������ 1������ 1 试验鱼
试验鱼来自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榕桥中试 基地锦鲤苗种培育池ꎬ 选择正常养殖ꎬ 无病无 伤ꎬ 规格均匀的锦鲤幼鱼作为试验对象ꎬ 平均全 长 (4������ 73 ± 0������ 82) cmꎬ 平均体重 (1������ 83 ± 0������ 35) gꎮ 在相同室内环境下暂养 48 hꎬ 试验开始前 24 h 停止投喂ꎮ 1������ 1������ 2 试验渔药
渔业研究 2019ꎬ41(1) :70 - 74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http: / / www. hyyysci. com DOI:10������ 14012 / j������ cnki������ fjsc������ 2019������ 01������ 010
表 1 试验用消毒剂 Tab������ 1 Disinfectants for experiment
主要成分含量 Content of main component
1 - 溴 - 3 - 氯 - 5ꎬ5 - 二甲基海因 24%
生产厂家 Manufacturers
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三氯 - 均三嗪 2ꎬ4ꎬ6(1Hꎬ3Hꎬ5H) 三酮 30% 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试验选用溴氯海因、 三氯异氰尿酸、 聚维酮 碘、 二氧化氯、 高锰酸钾 5 种市面上常见消毒 剂ꎬ 详见表 1ꎮ
收稿日期: 2018 - 11 - 15
基金项目: 2017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 作者简介: 刘银华 (1989 - ) ꎬ 女ꎬ 硕士研究生ꎬ 助理工程师ꎬ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和育种. E - mail: 962648501

常用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毒性_连载三_

常用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毒性_连载三_

实用技术—用药指导责任编辑 李振龙48 《中国水产》2011年第6期采集到41科的174种底层鱼类(4639个体),对照区采集到37科的147种底层鱼类(2679个体)。

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倾倒场和对照点附近差异显著。

钢渣对铜、铬、镍、铅等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可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

钢渣对废水中的磷酸盐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在钢渣用量为3g/100mL,磷酸盐溶液浓度为10mg/L(以P计)时,l小时就可以使残留液磷浓度降到0.lmg/L左右,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磷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

钢渣也经常被用来作为水产养殖池底的改良剂,优点是能够氧化和消毒海水,还可以快速地消除池底硫化氢的影响。

三、高炉渣高炉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废渣,也称高炉矿渣,它是由CaO、MgO、Al 2O 3、SiO 2、MnO、Fe 2O 3等组成的硅酸盐和铝酸盐。

海底污泥释放出的氮、磷等营养盐和硫化氢容易引发海水富营养化和赤潮、青潮等海洋灾害,高炉渣可在污染严重的海域用作覆砂材料。

研究人员发现,将高炉渣覆盖在海底污泥上,对于促进底泥污染物的分解和海水水质的净化起到积极作用。

另外,而高炉渣具有微孔结构及比表面积大的特性,在各种藻类孢子放散时,孢子体被高炉渣吸附于其表面附着,高炉渣通过不断吸附的颗粒物为孢子体萌发和藻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通过高炉渣碳酸固化体的物理吸附和海藻的生物吸收联合净化水质、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预防赤潮爆发。

四、总结为了实现粉煤灰、高炉渣和钢渣等废渣资源最优化利用和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应当把水域环境修复和废渣处置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对粉煤灰、高炉渣和钢渣用作环境修复材料的研究投入,作为建造人工鱼礁材料和水质净化剂的基础,积极推广利用高炉渣和钢渣在近海海域构建人工藻场。

研发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适于参考国外经验的、高效修复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的渔业水域修复新型技术,实施以粉煤灰、钢渣和高炉渣等工业废渣作为基本材料的人工鱼礁和人工藻场建设工程,有效改善我国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种常用药物对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5种常用药物对大黄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究项 目( MS 2 2 0 1 5 0 2 3 ) 。
1 2 0
水产 科技 情报
2 0 1 7 , 4 4 ( 3 )
1 . 4 试验 方法
为1 0 0 % 。安 全浓 度为 3 2 . 7 2 m g / L 。
本试验采用静水 式水生生 物测试 法 J 。试 验前用纯水将各试验药物配成一定质量浓度的母 液待用。先通过预试验及根据常规鱼病 的防治浓
近 亲 繁殖 , 大黄 鱼 种 质退 化 明显 , 表 现 出性 早 熟 、
个体小型化 、 抗病力差 以及养殖 品质下降等问题。 大黄鱼苗规模化繁殖过程 中 , 仔、 稚、 幼鱼前期 的 培育均在室内水泥池 内进行 , 培育后期 随着水温 升高 , 投饵量增加 , 代谢 产物积累 , 极易发生病虫 害并 迅 速蔓 延 J 。一 旦 发 生病 害 , 将 严 重 影 响 培
水 产科 技情 报
2 0 1 7 , 4 4 ( 3 )
l 1 9
d o i : 1 0 . 1 6 4 4 6 / j . c n k i . 1 0 0 1—1 9 9 4 . 2 0 1 7 . 0 3 . 0 0 2
5种常 用药物对大黄鱼 幼鱼 的急性毒性试验
祝 斐 陈淑吟 张 曹进 吴 国均 刘 海林 张志 勇 张志伟 贾超 峰 沙士兵
试 验用 水 为蓄水 池沉 淀后再 经 2 0 0目滤 网过 滤 的海 水 , 水温在 2 2 . 0—2 3 . 8℃ , 盐度 l 9—2 3 , 溶 氧量 5 . 2~ 7 . 0 m g / L, p H 8 . 0~8 . 4 。试 验桶 容
黄鱼病害、 准确用药提供参考 。
幼鱼进行 了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显示 , 5种药 物对 大黄鱼幼鱼的 4 8 h 半 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分别 为 : 甲醛 溶液 2 0 6 . 4 1 、 3 2 . 7 2 m g / L , 高锰酸 钾 2 . 0 6 、 0 . 6 0 m e VL , 五 水合 硫 酸铜 2 . 0 9 、 0 . 4 8 m g / L , 三氯 异氰 尿 酸粉 8 . 7 2 、 2 . 1 8 mg / L, 二氧化氯 l 4 . 9 4 、 4 . 4 8 m g / L 。试验结果表 明 , 甲醛 、 三 氯异氰 尿酸 、 二氧化 氯可在 大黄鱼 幼鱼的病害防治 中安全使用 , 高锰 酸钾 、 硫酸铜则需慎用 。 关键词 : 大黄鱼 ; 幼鱼 ; 急性毒性试 验 ; 半致死浓度 ; 安全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编辑刘柱军
防治
病害2019.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黄河等流域。

底栖,杂食性偏肉食,夜间觅食,主食一些鱼虾为主的小型水生或陆生生物。

黄颡鱼味道美、营养高,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广受消费者青睐,由于养殖成本低、价格亲民,成为时下非常受欢迎的特种养殖鱼类。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一些消毒剂防治疾病必不可少,消毒剂的使用需要有一个安全合理的标准,而关于消毒剂对黄颡鱼敏感性研究报道尚且不多,本试验选择了二氧化氯、高锰酸钾、聚维酮碘、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5种常用消毒剂对黄颡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旨在为黄颡鱼养殖生产中防病用药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
(1)试验用鱼。

试验用鱼为当年繁育的体质优良的黄颡鱼苗,培育至8厘米左右,选择健康有活力、生长良好、规格均匀的幼鱼,在实验室暂养72小时,试验开始前24小时停止喂食。

试验鱼平均全长(8.12±0.81)厘米,平均体重(5.53±0.25)克/尾。

(2)消毒剂。

选用5种常见消毒剂,直接在市场采购,药品内容详见表1。

(3)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为经过24小时沉淀和曝气的养殖用山溪水;其水体溶氧>5毫克/升,pH 7.1~7.9,水温维持在26~28℃。

2.试验方法
通过48小时预试验获得48小时无死亡最高浓度和24小时全部死亡最低浓度,作为正式试验的
浓度区间。

得到5种消毒剂的浓度阶梯范围分别
是:溴氯海因7.0~10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1.5~5.0毫克/升、聚维酮碘0.5~1.0毫克/升、二氧化氯15~60毫克/升、高锰酸钾10~25毫克/升,在此浓度范围内每种消毒剂分别设计5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组,见表2。

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每个浓度设置3个平行组,每组7尾鱼。

试验容器为5升塑料桶,盛水3升。

试验前按试验所需配置母液,现配现用。

试验周期为96小时,期间不增氧、不换水、不投饵,每6小时观察一次,前3小时持续观察,及时捞出死鱼,并记录试验现象及数据。

3.数据处理
半数致死浓度LC 50采用Karber 氏法计算,将公式lgLC 50=Xm-i(Ʃp-0.5)导入Excel 计算出半数致死浓度LC 50。

式中,Xm 为最大剂量的对数,i 为相邻组浓度对数差,P 为各浓度组死亡率,Ʃp 为各浓度组死亡率之和。

安全浓度(SC)=LC 50×0.1二、结果
1.黄颡鱼幼鱼的中毒症状
根据试验现象分析,不同消毒剂对黄颡鱼幼鱼的毒性表现不同。

溴氯海因试验组黄颡鱼滴入药物后游动迅速,呼吸急促,然后慢慢潜于水底,直至死亡。

三氯异氰尿酸试验组,高浓度药液一经滴入便表现出躁动不安的症状,在水桶中无方向快速游动,甚至跃出水面撞在桶壁上,半分钟便肚皮翻白沉到桶底直至死亡;低浓度的试验组一直绕
何国森1刘银华1钱毅2刘路遥2
(1.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2016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

表2
各种试验药物的浓度
毫克/升
渔药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聚维酮碘二氧化氯高锰酸钾
浓度7.01.50.5015.010.0
7.72.00.5921.212.6
8.42.70.7130.015.8
9.13.70.8442.4
19.9
10.05.01.0060.025.0表1
试验用消毒剂
序号12345
渔药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聚维酮碘二氧化氯高锰酸钾
主要成分含量
1-溴-3-氯-5,5-二甲基海因24%三氯-均三嗪2,4,6(1H,3H,5H)三酮30%
聚乙烯吡咯烷酮碘10%ClO 210%、活化剂、增效剂、稳定剂
KMnO 4≥99.3%
47
DOI:10.14184/ki.issn1004-843x.2019.04.026
栏目编辑刘柱军
防治
病害2019.4
桶壁游动,随着时间推移表现越来越激烈直至死亡。

二氧化氯试验组不同浓度组的应激反应不同,但应激反应的现象和三氯异氰尿酸试验组相同。

高浓度组鱼苗迅速游动,过一段时间后安静下来并静伏于水底,死亡的黄颡鱼身体僵直,有大量黏液分泌,且伴有出血症状。

聚维酮碘试验组在滴入药液后,有明显呼吸减弱的症状,且身体抽搐好似失去平衡,沉在桶底摆动,死亡后鱼体发白僵硬,体表黏液增多。

高锰酸钾试验组滴入药液后,症状虽然不明显,但随着浓度的增加,鱼缺氧严重,鳃盖开闭合速度加快。

每种药物在高浓度试验组均表现出很强烈的中毒症状,滴入药液后迅速游动且焦躁不安,半分钟内便出现死亡现象。

低浓度组大都没有明显中毒现象,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慢慢表现出缺氧焦躁的现象,多喜欢绕壁而游或无目的地四处撞壁,随着试验进行才慢慢出现死亡。

2.半致死浓度及安全浓度
运用Karber 法在Excel 上计算得到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及安全质量浓度数据如表3所示。

三、讨论
溴氯海因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消毒剂,通过氧化失活生物体内磷酸脱氢酶而杀灭微生物,效果缓慢,但作用时间长。

试验得到溴氯海因对黄颡鱼的安全浓度为0.6884毫克/升,这与宋文华等的研究结果(0.56毫克/升)和张耀武等的研究结果(0.86毫克/升)接近,与鲇鱼(Silurus astotus linnaeus )的安全浓度(0.56毫克/升)也接近,且高于溴氯海因常规使用量(0.3~0.4毫克/升),所以溴氯海因可以在黄颡鱼养殖生产中安全使用。

三氯异氰尿酸俗称强氯精,有次氯酸的刺激性气味,属于消毒防腐药物。

三氯异氰尿酸有强氧化性,通过抑制细菌的各种巯基酶活性而杀灭
细菌,甚至对虫卵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消毒剂。

试验中,三氯异氰尿酸对黄颡鱼安全浓度为0.1950毫克/升,低于王武等的研究结果(0.50毫克/升)和张耀武等的研究结果(0.46毫克/升),这也许是计算方法不同的原因。

其安全浓度远低于泥鳅(Oriental weatherfish )(2.27毫克/升),却在水产生产常用全池泼洒浓度(0.1~0.3毫克/升)范围内,说明黄颡鱼对三氯异氰尿酸非常敏感,但在养殖生产中仍可以作为优良的杀菌消毒剂。

聚维酮碘俗称碘伏,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分子碘形成的高分子络合物,PVP 对菌膜亲和,其运载的碘使菌体蛋白、酶、脂质等失活。

消毒碘伏刺激性较低,适用范围广且无副作用。

试验中,10%聚维酮碘对黄颡鱼的急性毒性最强,其安全浓度为0.0629毫克/升,换算为1%聚维酮碘安全浓度为0.629毫克/升,这与杨治国等的研究结果(1.78毫克/升)不同,应该与计算方法不同有关,但其安全浓度高于生产中常规全池泼洒消毒浓度(0.2~0.5毫克/升),所以在黄颡鱼的养殖生产中,聚维酮碘可作为消毒剂的首选。

二氧化氯又叫百毒清,溶于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使微生物蛋白失活,从而快速杀灭微生物。

二氧化氯可分解水体中氨氮、亚硝氮等,祛除臭味,可抑制藻类的繁殖。

试验中,二氧化氯对黄颡鱼的急性毒性最小,其安全浓度为3.2481毫克/升,远高于张耀武等的研究结果(0.51毫克/升),这也许与试验浓度梯度的设置范围不同有关。

水产养殖中,二氧化氯常规使用量是0.1~0.3毫克/升,远低于试验所得安全浓度,所以二氧化氯在黄颡鱼生产养殖中是非常安全的消毒剂。

高锰酸钾又称灰锰氧或阳粉,是一种氧化剂,可使细菌蛋白氧化失活而杀死细菌,对车轮虫(Trichodina )、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 )等寄生虫也有很好的效果。

试验所得高锰酸钾对黄颡鱼的安全浓度为1.2871毫克/升,与杨治国等的研究结果(1.11毫克/升)相近,养殖生产中,高锰酸钾常规使用量是2~5毫克/升,高于其对黄颡鱼的安全浓度,所以在黄颡鱼的养殖生产中,高锰酸钾的使用要慎重。

5种消毒剂的毒性依次为:聚维酮碘>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高锰酸钾>二氧化氯。

表3
半数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毫克/升
渔药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聚维酮碘二氧化氯高锰酸钾
LC 50
24小时7.5542.6560.74348.49714.889
48小时7.2482.2560.68343.01614.326
72小时6.9532.1650.65632.78213.184
96小时6.8841.9500.62932.48112.871
SC 0.68840.19500.06293.24811.2871
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